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革”中,最早在北京贴陶铸大字报的可能是浙江某中学的一个中学生。他除了受当时一般的极“左”思潮的影响外,还可能受当时批“三家村”的直接影响,专批陶铸的两本书:《理想,情操,精神生活》和《思想·感情·文采》,写有两万多字,用了60张大字报纸,贴在前门大街很显眼的地方。这份大字报我听说过,是否看过没印象了。还有一张有相当影响的反对陶铸的大字报与我有直接关系,其情况和过程如下所述。  相似文献   

2.
峥嵘 《世纪风采》2010,(6):38-39
1967年9月8日,姚文元在由他们一伙控制的《人民日报》上抛出了《评陶铸的两本书》的文章,对陶铸进行诬陷,给他加上了许多大得吓人的帽子,使陶铸蒙受了不白之冤。《评陶铸的两本书》是个政治大阴谋陶铸的这两本书,究竟是什么样的书?一本是《理想,情操,精神生活》,1962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书中收集的《松树的风格》、《太阳的光辉》等10篇文章,大部分是根据陶铸对高等院校的师生、共青团干部和青年所作的讲话整理而成的,  相似文献   

3.
我党的优秀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七年了。在这难以忘怀的日子里,我重读了他的《松树的风格》一文,缅怀他那刚烈的英姿和高尚的情操如同看见苍劲的古松,屹立在高山之巅,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认识陶铸同志是在解放战争序幕揭开  相似文献   

4.
1967年9月8日,姚文元在《人民日报》上抛出了《评陶铸的两本书》的文章,对陶铸进行诬陷,给他加上了许多大得吓人的帽子,使陶铸蒙受了奇耻大辱、不白之冤。  相似文献   

5.
《先锋队》1997,(1)
庐山会议上的朱德朱德同志的女儿朱敏,在《文汇读书周报》撰文说:爹爹朱德在庐山时,住在“359”号别墅里,几乎每天都有部下来拜望他。有一天,广东省委书记陶铸来看爹爹。爹爹头一年在广东视察时,对陶铸在广东搞“大跃进”的过火行为大为不满。果然,现在广东人开...  相似文献   

6.
1962年深秋的一天下午,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来到桃花源。此时,桃花源凋零敝落。陶铸走着走着,不由皱起眉头:“倒真不知仙源何处寻了!” 他的老搭档中南局书记金明同志打趣道:“老陶,仙源就在前面,咱们走吧。” 过了穷林桥,陶铸环目四顾,不见一棵桃树,伏在路旁的蒿草倒是不少。或许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他情不自禁地低吟起《桃花源记》来了。“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相似文献   

7.
陶铸的风格     
读者还记得陶铸那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松树的风格》吧!在这篇散文里,他借松树抒情,号召人们学习松树那种“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的高贵品格。陶铸是这样号召于人的,那末,他是如何要求于己的呢? 最近,笔者访问了澧县人武部离休干部、建国初期曾担任陶铸警卫班长的邢广文。讲起当年在陶铸身边的那些日子,邢老滔滔不绝,激动不已。笔者记录了以下片断,读者可从中去体味,去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陶铸百年诞辰。欧阳友徽曾撰写《陶铸和他哥哥的故事》一书,现摘编如下:陶铸兄弟早年丧父,家境贫困。陶铸为支持哥哥陶自强读书,12岁就背柴卖苦力,哥哥吃白米饭,他喝萝卜缨子汤。在上世纪20年代,陶铸投考黄埔军校,加入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  相似文献   

9.
陶铸与潮汕有很深厚的情缘,他除了留下“汕头日报”四字墨宝之外,在龙湖区妈屿岛,至今还耸立着一个“陶铸亭”。  相似文献   

10.
扳倒陶铸之后,江青一伙的 下一个目标是周恩来 1966年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后,刘少奇、邓小平虽然仍是政治局常委,但实际上已“靠边站”了。党和国家的重任倾在了周恩来的身上。鉴此,全会期间在讨论政治局常委分工时,周恩来向毛泽东建议,让刚从广州调中央工作的陶铸担任要职,以协助他处理党和国家的日常事务。毛泽东采纳了周恩来的建议,并在政治局常委名单草案上亲自用红笔把陶铸勾到周恩来的后面、陈伯达的前面。这样,陶铸一跃成为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中央  相似文献   

11.
明镜篇     
《湘潮》1987,(9)
陶铸狱中学日文1933年,陶铸被叛徒出卖,坐了4年牢。在牢中,陶铸刻苦学习日文,引为美谈。陶铸出狱后,有同志问他:“你当时坐牢,怎么有心情学日文?”陶铸说:“我虽然被判无期徒刑,但是我相信国民党的日子长不了。这帮人倒行逆施,腐败透顶、丧尽人心,我  相似文献   

12.
今年1月18日,是我们党和国家杰出的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诞生80周年。《月刊》编辑部决定在本刊第2期上刊发一组文章来纪念他。 1987年12月17日,我们顶着和暖的冬阳,来到焦林义同志的寓所采访了他。焦老在陶铸同志领导下工作多年,对陶铸同志了解甚多。焦老得知我们的来意后,饱含深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东北解放40周年和陶铸同志逝世19周年,在郭峰、曾志、刘异云、王振乾和赵石同志的领导下,由中共辽宁省委党史办组织编纂的《陶铸在辽吉》回忆录专辑,经过两年的紧张工作,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三年解放战争期间,陶铸同志一直战斗在辽吉地区。他曾是中共辽宁省委的第一任书记,并始终担任辽吉(辽西、辽北)省委书记和军区政委。在坚持辽吉、坚持边沿区和敌后斗争的艰苦岁月中,陶铸同志表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艺术和才能,他英勇果断、关心群众,深  相似文献   

14.
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接受和平条件,率部出城接受解放军的和平改编,31日双方圆满完成交接。2月21日,陶铸去傅作义处告知毛泽东要接见他和邓宝珊,并允许带随员一人。对于傅作义与毛泽东的这次会面,诸书所记各不相同,有必要做一考证,订正某些书所记之讹。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下卷记述:“2月23日,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在西柏坡接见傅作义、邓宝珊。”①在他主编的《周恩来传》中却为:“2月22日,傅作义和邓宝珊乘飞机从北平抵达石家庄,再乘吉普车来到西柏坡,周恩来先接见他”,“当天下午,毛泽东、朱德会见傅作义”。②而王克俊的《北平和平解…  相似文献   

15.
钱江 《党史博览》2009,(8):36-37
“文革”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场劫难,也使生活在“文革”台风眼中的一些人从精神到作风都扭曲了。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就是这样一个人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进入“文革”年代,他“疯狂了”,情绪忽起忽落,言语有时难以控制,荒唐至极。他忽而红得发紫,在陶铸被打倒以后,  相似文献   

16.
宋凤英 《湘潮》2008,(1):16-21
在创建新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陶铸有党内才子的美誉。他戎马半生,和知识分子有着深厚的渊源,对知识分子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被知识分子视为良师益友。许多和他有交往的知识分子都深有感触地说:“知我者,陶铸也。”  相似文献   

17.
陶铸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先后担任过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南局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文革”期间,由于受林彪“四人帮”的诬陷和残酷迫害,过早地离开人世。 陶铸在担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期间,曾多次来曲江检查和指导工作,在曲江大地上留下了他革命的足迹。其中,他曾两次深入到曲江白土区。一次是在1957年8月中旬,全省广大农村进行整顿、巩固农业社的  相似文献   

18.
1960年9月,我们陪同陶铸同志到广东省化州县的龙首乡,看望在抗旱救灾中有功的农民群众和乡村干部。陶铸同志刚一下车,人群里便爆发出一阵“欢迎陶书记前来视察”的呼喊,陶铸同志的脸色一下子变成铁青,很不高兴,但在群众面前,他强忍怒火,说:“我们绕过去,从别处进村。” 在前来欢迎的县社干部指引下,我们进到乡公所。没想到,乡公所的办公桌上堆满了香蕉、橘橙、菠萝、糖果……看到这些,陶铸同志扭头就走。陶铸站在院子里,县杜  相似文献   

19.
“我们国家解放不久,经济非常困难,应当尽可能节省,以减轻人民的负担。今后不准超支,下周扣还”。“有碗青菜,再来碟辣椒,就很够了”。这是《陶铸的风格》一文中,陶铸对警卫员今后开支伙食的训诫。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体察民情,与民同甘共苦的风范。我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村干部。我知道“民”与“官”之间是有某些差别的。但有些事实在让人费解、令人担忧。比如,早几年,我们村不论来了什么检查团、慰问团、参观团……团团必喝;也不论召开什  相似文献   

20.
6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明确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这一思想,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反映人民生活,而且要反映人民的理想、追求、道德、情操和利益,也就是反映时代精神。今天,我们学习《讲话》,发扬《讲话》精神,就是要紧紧抓住“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这个核心,并以这一根本性和原则性的理论去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创作出合符时代要求的崇高的精神产品。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精神产品;任何一个时代也一定会产生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