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犹太文学在美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具特点的代表性的作家及作品。二战后美国文学中,犹太文学独树一帜,成就卓著,为世人所瞩目。在美国的社会条件下,犹太移民的生活内容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以特殊的方式承袭着犹太传统的文化母题,犹太文学鲜明地表现出了其与犹太文化传统的内在联接。  相似文献   

2.
贝娄的《贝拉罗莎暗道》从历史记忆与忘却的隐喻角度,讲述了纳粹大屠杀中的犹太幸存者及其后代在美国的种种遭际,涉及美国犹太人后裔面对民族历史的态度、“美国化”中的文化传统延续、关于人类大屠杀的哲学思考等,在传统价值与美国后现代文化的纠结中,对刻意与无意的历史忘却进行了一场心灵大审判,同时也是作家身份自审意识的一次集中体现。小说表现的不仅是犹太文化在美国的遭遇,而在于揭示了一个如何面对人类和人性灾难的道德哲学问题,因此小说具有其深刻的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卢迪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7):122-123,128
贝纳德·马拉默德被认为是美国犹太裔作家中“犹太性”最强的一个人,他的作品,尤其是短篇小说,以描写犹太人为主。《银冠》就是其中的一部佳作,其在叙事方法,主题,以及其表现的犹太性上都能体现出马拉默德那独特而充满魅力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戏剧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从美国戏剧的最初兴起到今天的繁荣,自始至终犹太作家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关注社会问题,用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创作则是美国犹太戏剧的一个重要传统。  相似文献   

5.
犹太律法是犹太教信仰的规范化,其产生和发展与犹太教的历史演变同步。犹太律法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圣殿被毁、国家沦丧之时,以色列的土地上曾经存在一个完整的法庭体系。犹太律法具有神圣性,同时又被创造性解释和应用。犹太律法具有民族性,同时又对普世性价值予以强调。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西欧的犹太妇女》一书向国内读者展现了中世纪犹太妇女在西欧生活的画面。作者以中世纪西欧犹太妇女地位为中心统领全书的研究和写作,厘清了学界的一些模糊认识,该书不仅拓展了中国犹太学研究的领域,而且资料丰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相似文献   

7.
2004年10月11日至14日,犹太教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和犹太文化研究所主办: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作为协办单位参加。会议旨在加深对犹太文化的核心内容一犹太教的专题研究,加强中外学者在犹太教研究方面的对话。会议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收到论文及摘要30余篇,近50名中外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分组、分期宣读论文及摘要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主要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以色列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年轻国家.人口不多,却民族众多,文化活跃.在这里,东西方文化交汇、过去与现在相通.4000年犹太文化的遗产,一个世纪的犹太复国主义,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所带来的原住国的文化都对以色列有所影响.多元的文化给以色列社会注入了勃勃生机,但同时也给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为了消除这些影响,自立国之日起,以色列政府就十分重视进行犹太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9.
《伙计》是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代表作。本文拟研究这部小说的叙事艺术,即圆圈形叙述模式以及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的运用,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马拉默德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批总部设在北美地区的犹太基金组织不断向以色列境内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非政府组织提供资金援助,对其援助动机主要有两种看法:一是意识形态说,即认为援助阿拉伯人非政府组织是为了推动以色列的民主、自由和多元化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同时提升作为整体的以色列的力量;二是控制与削弱说,即认为财政援助只是犹太基金组织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控制并削弱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非政府组织。但无论“意识形态说”还是“控制与削弱说”都很难做到独排众议、一语中的。追究援助动机本无意义。只要这种援助有利于弥合阿犹两族人民之间的历史裂痕,维护以色列的国家稳定和繁荣,缓和当前紧张的巴以局势,就是成功的援助。  相似文献   

11.
作为美国文化的载体,美国小说常常站在强势人群一边,体现出对"他者"的偏见,如果认同了这种文化,就是认同了美国的强权主义文化。美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基督教、白种人、男权文化,美国小说的作者对这种文化的代表通常会给予肯定或赞誉之词,而对于他们的对立人物则常有贬低歪曲之嫌。阅读著名的美国小说《白鲸》、《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与《瑞普.凡.温克》之后,读者很可能认同其中对于异教徒、非裔美国人和女性的刻画,这就是接受了偏颇的文化暗示产生的结果,这样的文学阅读实际上是一种误读,因为它是狭隘片面的。  相似文献   

12.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杰出的美国南方作家,怪诞、孤独、精神隔绝是其作品体现的主要主题。本文将聚焦于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借助创伤理论,分析小说中两个典型人物形象,酒鬼杰克·布朗特和黑人医生考普兰德,及其由于文化历史社会现状所遭受的创伤。本文旨在进一步揭示麦卡勒斯反映的孤独主题的深层内涵——孤独的不可解救,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寻求治愈创伤的办法,但都无法逃脱人性的孤独。  相似文献   

13.
张欣以她细致浪漫的笔调描绘都市女性的命运,选取爱情主题展现其生存的困惑及情感的渴望,由此形成了她小说的主要特点:一方面以现实主义作家的理性精神,揭示"爱情"主题与商业文化之间的必然冲突及爱情追求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以文学家的浪漫、女性的温情,永存对爱的挚念.  相似文献   

14.
以色列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名,却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实,它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网,包括犹太历史文化教育、国土安全和国防教育、公民道德和民主政治教育等.中以两国有相似的历史境遇,但以色列已经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培养好我们的接班人,以色列在这方面的优秀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对藏族文化传统的关注和思考,是扎西达娃小说一以贯之的主题.藏族仪式、民俗是作者借以表达此主题的文化形式.从《朝佛》到《西藏,隐秘岁月》,作者有一个简单批判到犹豫反思再到深刻领悟的思考过程.扎西达娃的创作始终植根于藏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他一直在追问:藏族文化的精髓到底是什么?如何存在?因此,扎西达娃的小说是“西藏”的,与魔幻和荒诞并无多大关联.  相似文献   

16.
李颖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6):204-204,206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小说<红字>中的女主人公海丝特身上红字"A",不仅具有广泛的文学象征意义,更具有深刻的社会象征意义,对小说的主题和作者的人生理论的展开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赵树理是乡土里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具有丰富的民间艺术的素养。以独特新颖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奠定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地位。赵树理的小说有强烈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揭示当时农村阶级斗争的真实状况以及揭示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斗争是他小说鲜明的主题及其小说的思想特点。赵树理小说强烈的艺术魅力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赵树理是乡土里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具有丰富的民间艺术的素养。以独特新颖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奠定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地位。赵树理的小说有强烈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揭示当时农村阶级斗争的真实状况以及揭示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斗争是他小说鲜明的主题及其小说的思想特点。赵树理小说强烈的艺术魅力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而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又必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中美少年小说中的成人形象因此大有不同 :中国少年小说中的成人多数是良师益友 ,而美国少年小说中的成人则有许多反面形象。究其原因 ,主要是不同文化对作家有着不同的影响。中国作家受儒家思想及集体观影响 ,而美国作家则崇尚个人主义与平等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心理学领域中有关青少年未来目标内容的文献,探讨了未来目标的特点、目标内容测量的方法以及当前研究中的主要发现,并讨论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青少年未来目标的文化普遍性与特异性、年龄特点以及性别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