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海 《群众》2010,(11):75-76
<正>在最近召开的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讲话中,温家宝总理指出:"政府不仅要按照法定权限办事,还要按照法定程序办事。没有程序的民主,就没有实质的民主;没有程序的公正,就很难保证实体公正和结果公正。当前重权限、轻程序的问题比较突出,许多损害、侵犯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组织建设     
“男女平等”或“男女不平等”,重要的是这种平等或不平等是否性别公正。如果性别公正,那就顺其自然;如果性别歧视,那就应该去纠正这种“男女平等”或“男女不平等”。“平等”有平均、一样、无差别的含义,是一种事实状况,可以用客观指标度量。“公正”有合理、好、善、应该如此的含义,是一种价值判断,公正不是用客观指标来度量,它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原则进行主观上的权衡和  相似文献   

3.
程序正义与行政相对方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序 ,通常被释为人们从事法律行为必须遵循和履行的法定时空关系、步骤和方式 ,是一个由设定、实施、救济、监督等程序系统组成的体系。程序正义是指法律程序自身的公正、公平、合理与程序所要产生的结果无关的独立价值。因而 ,法律程序本身正当性和合理性的标准 ,构成人们公认的程序正义的基本内容。本文提及的程序正义 ,旨在讨论人们怎样运用程序正义的价值保护行政相对方合法权益的问题。  一、行政方和相对方的“权力”与“权利”“代议制”产生后 ,公民把管理国家的大权授予他们选举出来的政府及其官员 ,公民则成了被管理者 ,在通常…  相似文献   

4.
段厚省 《北京观察》2000,(12):52-53
司法公正包括司法活动过程的公正和司法活动结果的公正。前者又称程序的公正,后者则是实体的公正。程序的不公往往导致结果的不公;反过来,一个公正的程序则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实体的公正。但“公正”二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又何其艰难!诉讼本来就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没有硝烟的战争,而法庭则是他们厮杀的战场。在这个规则严谨的战场上,各种势力纷纷登场,法院以及法官作为最后的裁决者,不得不在各种势力之间寻找对自身最为有利或最少风险的选择。所谓司法公正,便是指这场斗争之斗争规则的合理性、各方对规则的遵守无误,以及裁决对各势力集团利益分配的满意性。就司法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男女平等与性别公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妇运2002&#183;11“男女平等”或“男女不平等”,重要的是这种平等或不平等是否性别公正。如果性别公正,那就顺其自然;如果性别歧视,那就应该去纠正这种“男女平等”或“男女不平等”。“平等”有平均、一样、无差别的含义,是一种事实状况,可以用客观指标度量。“公正”有合理、好、善、应该如此的含义,是一种价值判断,公正不是用客观指标来度量,它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原则进行主观上的权衡和判断。“平等”告诉我们“是什么”,“公正”告诉我们“应该是什么”。比如:男女劳动者之间工资有高低,有差别,不平等,这是可以用货币单位来度量的。那么这种“不平等”是否公正呢?这就要看造成这种不平等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因为贡献大小而有工资高低,那就是公正合理的,如果是因为男女同工不同酬,那就是不公正不应该的。又如:服兵役基本上以男性为主,虽然“不平等”却是公正的。再如:让女人登高架线下井挖煤,干与男人一样的活,虽然“男女都一样”却不公正。男女平等可以分为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机会平等”或“结果平等”既是衡量尺度又是行事原则。机会平等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等各个领域各项事务上具有平等的参与竞争的资格。机会平等只重视男女在竞争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6.
吕平顺 《理论月刊》2001,(12):88-89
公正与效率是民事诉讼的两大价值目标.没有公正,就没有效率;没有效率,也谈不上公正.该文探讨了何谓公正,何谓效率,并通过对督促程序与证据制度的分析,阐述了公正与效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法者,平之如水。”这是《说文解字》对“法”的注解。司法公正,就是指执法者公正无私。现代意义上的司法公正,不仅是指实体公正,而且还包括程序公正和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的情感公正。司法公正的基本要求是:实体处理正确,程序合法,社会效果良好。实现司法公正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千百年来,不管是谁,只要在公正的明镜下拭法,灵魂腐朽的人,丑恶的行径就无可遮掩。  相似文献   

8.
《人大建设》2008,(10):55-55
《第一财经日报》近日刊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的文章说,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公平竞争和平等交易,机会均等、程序公正和规则对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可能造成“结果不平等”,但只要是机会均等下的“结果不平等”,那也是公正的。现实中之所以出现了许多不公正和不公平,主要是因为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去推进公平对等的“市场化改革”,而不是市场经济本身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正如定罪与量刑一体化程序模式具有诸多缺陷而不利于实现量刑的程序公正一样,中国目前确立的“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模式亦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难以确保量刑的程序公正.因此,为了真正实现量刑的程序公正,确立“完全独立”的量刑程序模式是中国量刑制度改革的应然选择.使量刑程序成为一种完全独立的诉讼程序,既符合量刑个别化原则的要求,亦顺应量刑程序独立化的国际趋势,而且有利于真正实现量刑的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10.
李文彬 《青年探索》2000,(5):31-32,16
当前,素质教育正席卷赤县神州。作为素质教育之灵魂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其灵魂又是什么?是公正素质的培养。因为,“一个没有社会公正的社会,比一个没有仁爱、没有理性的社会更为冷酷、黑暗,可怕。”而且,我国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要实现未来社会之公正,就必须在今天的青少年中大力培养公正素质。  相似文献   

11.
司法公正作为一种理念追求,应通过程序正义来实现。重视程序,就需要确保司法活动规范行为过程的公正。本文仅就执法行为规范的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冲突调整中的程序公正程序公正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完全的程序公正。如二人分蛋糕,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程序,让切蛋糕  相似文献   

12.
孙海林 《前沿》2004,(10):94-95
就审前程序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 ,一直没有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审前程序的概念 ,并且在“官本位”思想及超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影响下 ,始终过于强调法院的主要地位和作用 ,而忽视冲突主体在诉讼中的诉讼主体地位和作用 ,这严重违背了诉讼目标价值。为了充分实现诉讼的公正及效率价值 ,笔者认为 ,应当引进“人本位”的现代司法理念 ,确立当事人在审前程序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法学界和司法工作者在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现象的同时,产生了过分强调程序公正的倾向,并导致司法裁判不公现象的增多。从实证的角度看.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基础和前提.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依归和检验标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产生冲突,这时,法官就要根据价值衡量来决定取舍,不能简单地一律程序公正优先.也不能把实体公正作为惟一的追求。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民事诉讼实务中要实现裁判的实体公正,必须在民事裁判结果中体现法律和情理的统一。以取得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实现法律公正与社会主流正义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笔者是一个铁杆彩票迷,无论是福利彩票还是体育彩票,每期必买,虽然截至目前只中过一次末等奖,但仍无怨无悔,为什么会如此?就因为我喜欢彩票中真正的公开、公平、公正。首先是公开,彩票在发行前就制定了一整套科学、合理、详细的制度和非常容易操作的实施细则,在这个游戏规则中,没有明显的对某个社会板块有利的倾向性,没有可供管理和操作者玩弄的“双轨制”或“多轨制”,没有在解释上可以模棱两可的纠纷温床。有了第一项铺就的基础,于是就有了第二项的公平。你看,彩民们大多数都是失败者,赢家只是少数,获大奖者更是凤毛鳞角,…  相似文献   

15.
公平正义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性质的最根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古以来,"公平正义"就为许多中外思想家和仁人志士所向往,并把公平、公正看作价值理想,同时"公平正义"也反映着人民的愿望,代表着人类历史前进的方向,具有引导人类文明进步的普遍世界历史意义。公正价值观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相对性。在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历史进程中的过程性"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公正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相互支撑:公正可以促进和谐,有公正才有和谐。没有公正,就没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没有公正,也就没有法治秩序下的自由、平等生活;没有公正,就不能塑造诚信友善、勤劳敬业的人民。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共有低保对象 2655户、4269人。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 活权益,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路 桥区强化低保运行的“七大”工作机制,不 断完善低保制度。主要做法: 一是程序规范化。低保对象的确定,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形成“六三 一”工作运行机制,即经过申请、评议、 调查、复核、审批、答复六道程序;实行  相似文献   

17.
王玺 《中国保安》2004,(24):30-30
在世人心目中,法官的形象都是铁面无私、不徇私情的,的确,“公正”两个字,对一名法官而言,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在办案过程中,法官的职责就在于确定一个法律标准。要让当事人明白参照这个标准,哪一方是正确的,哪一方是错误的。法律标准是原则,是底线,谁也没有权力去超越这个标准。作为一名基层的法官,本案主人公徐丽对李洁雅哥哥及父母犯下的罪行深恶痛绝,在审理他们的案件时毫不手软,秉公执法;但同样作为一名有良知、有爱心的法官,她对父母、哥哥都进了监狱的李洁雅,却倾注了无比的爱心与真诚,在决定帮助李洁雅时,她的想法很简单:“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18.
宋代范仲淹做宰相时,担心地方官中有滥竽充数之人,于是亲自审阅任职花名册,看到有不胜任的就用笔勾除其姓名。身边的人看到后就说:“一笔就勾掉一个人的官职会让其全家痛哭。”范仲淹说:“一家人哭总比一方人民哭好啊。”“一家哭,其如一路哭何?”范仲淹清楚,一方经济的发展与否、百姓生活的安宁与否,与地方长官的才能、德行息息相关。范仲淹在花名册上“视选簿有不可者辄笔勾之”不是根据个人的好恶,而是站在国家、朝廷和全局的高度“动笔”,是出自公心、做得公正、行得公道的,是爱国家、亲百姓、忧天下的行为。所以这一“勾”,勾出的是一…  相似文献   

19.
一 必然性:规范伦理模式向实践伦理模式的转换 不言而喻,当代中国的道德已陷入某种困境,而且,现在流行的规范伦理学(实际上是一种伦理的形式模式)又没有能力扭转这种困惑的局面。现在,人们急切需要的是一种能直接指导现实道德生活的实践伦理模式,但是,现实的伦理理论却常常使人们失望。一方面,欧美的道德教科书是如此地不符合我国国情,如美国学者J·P·蒂洛的《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一书所构筑和提出的“人道主义伦理学”体系和“生命价值”、“善良”、“公正”、“说实话”、“个人自由”五项道德原则,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大相径庭;另一方面,苏联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创新既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所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所大学没有创新就没有特色,没有特色就谈不上竞争力。”方名山如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