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判过程历时两年半之久、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美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不仅是当代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新代表,而且在海关程序、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资金流动控制等诸多方面的规定都有所创新和突破,势必会对未来的同类协定产生影响.它的产生与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它的实施也同样会对中国、东盟、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未来贸易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参加的多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都对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概括介绍和评价了中国参加的四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即亚太经合组织 ( APEC)、曼谷协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亚欧会议的发展、性质、内容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印度农业应对WTO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从自身国情出发,在应对<农产品协定>及其他WTO相关规则时做出了相当保守而谨慎的承诺,在农产品市场贸易以及国内农业生产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从而促进了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并从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中获得了许多好处.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东盟五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实施,中国和东盟各国将逐步减少服务业准入限制,扩大服务部门的对外开放.因各成员国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差异,该进程对各国影响必利弊互现.因此,各成员国应根据本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现状,确定服务业自由化进程,以顺利实施<协议>.鉴于此,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和东盟五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国具体实施该<协议>和进行后续谈判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推动中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动因主要在于促进两国经贸领域的合作,控制和减少中国对美国出口所受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阻碍,加快构建中国版本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美国推动中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动因主要在于这一协定符合美国的经济、政治和战略利益。中美自由贸易协定将对亚太地区的国家产生重大影响,并有助于化解中美之间因美国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而中国主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而产生的矛盾与冲突。中国推进中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突破口可以选择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而非通常的货物贸易及关税减让。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日本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贸易产品结构集中度较高,市场相互依存程度较高,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并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通过中日相互减让关税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及贸易逆转效应、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的享惠门槛降低效应、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的贸易成本降低效应、服务贸易及投资协定的间接出口带动效应对中日货物贸易产生较大的影响。GTAP模型模拟评估结果表明,中日关税减让对两国的进出口规模均有促进且对日本的促进作用更强,两国的GDP和社会福利均会得到改善,但中国的贸易条件和贸易收支会出现恶化;两国双边进、出口额均有增加但产业异质性明显,中国各产业对日出口和进口均增加,其中纺织品对日本出口增量最大,机电产品自日进口增加额最多;中国对日本的货物贸易逆差增加。为此,中国应制定灵活的产业冲击应变政策,充分利用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重视推进非关税壁垒优惠安排,做好贸易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7.
竞争性自由化战略是旨在通过与美国签订各种贸易协定的方式来鼓励外国对美国企业开放市场和采纳美国的商业法规,并同时支持美国在全球的外交政策和军事目标的一种战略.本文认为,由于美国在各种区域贸易安排中过分注重政治因素的考虑和高度利用了市场的不对称性,除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少数例子外,包括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在内的绝大部分区域贸易安排对美国贸易伙伴的经济影响较小.这不仅决定了美国的区域贸易安排的一体化程度较低和长期的停滞不前,也影响了区域贸易安排在世界主要地区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墩  姚帅 《当代韩国》2010,(4):39-46
本文首先阐述了韩国过去与现在的贸易政策,以及韩国FTA政策从区域内向区域外的转变,并分别从国际、地区和国内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这一转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韩国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对东亚区域主义的影响。随着更多的亚洲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将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积极影响。东亚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东亚各国是否有能力来共同协调相互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刘艺 《当代亚太》2004,(2):33-36
第十二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首脑会议通过了<伊斯兰堡宣言>、<南亚自由贸易协定框架条约>等文件,为南亚合作增添了新的动力.南亚地区合作将会有新的进展.印巴之间的关系仍将是影响南亚地区合作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在双方的努力推动下,合作机制和制度基础不断得到完善.2004年签署的<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标志着双方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中又取得了实质性的新进展.本文在总结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进程与新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经济合作的薄弱之处和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