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声音     
《台声》2014,(11):16-17
<正>马英九:为提高食安层级,台当局将比照灾害防救组织模式,将现有"行政院"食品安全推动工作小组,扩大成"食品安全办公室",以推动跨"部会"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10月13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岛内相关"部会"参加的"国安高层"会议中作出上述表示。  相似文献   

2.
肖翔 《两岸关系》2012,(2):53-54
今年1月31日,在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胜选的马英九宣布“行政院”第一波改组名单,多位具有专业背景的财经官员执掌财经部门。对于这份名单,台湾舆论多认为具有鲜明的“财经内阁”色彩,目的是因应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欧债危机对台湾经济的冲击,在蓝绿壁垒分明的台湾社会受到各方认可。其中,由原“行政院副院长”升任为“行政院院长”的陈冲被认为是不带政治色彩、凭个人能力和完整履历从台湾文官体系脱颖而出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为了2012台湾地区领导人竞选连任,马英九当局强打"政绩牌",强化宣传力度。台"行政院"决定任命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杨永明出任台"行政院新闻局长"。5月2日,台"行政院"举行新旧任"新闻局长"交接典礼,杨永明正式走马上任。  相似文献   

4.
时政     
《台声》2016,(3)
正1月24日,新党主席郁慕明表态,将投入国民党主席补选。他强调,国民党如今要"去中国化"、改名,他将与新党一同捍卫,呼吁国民党展现真心诚意,欢迎他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同参选党魁。此举将为泛蓝整合投下震撼弹。1月25日,马英九办公室发言人陈以信表示,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经审慎考虑后,同意台当局"行政院长"毛治国辞职,并决定任命现任"行政院副院  相似文献   

5.
马英九一审被判无罪8月14日上午,台北地方法院对马英九"特别费"案作出一审判决,主文只有醒目的五个字:"马英九无罪",理由是马英九无不法和谋利意图。这意味着马英九能否继续"参选"的危机暂时得到解除,司法也还给了马英九一个他迫切希望得到的清白。  相似文献   

6.
<正>5月20日,马英九利用就职6周年之机在台湾台中市"中国医药大学"发表题为"倾听青年心声、实现世代正义"的演讲。这篇长达5200字的讲稿,处处充满柔情喊话,同时不失一贯立场,可谓柔中带刚。马英九在演讲中,围绕当前岛内青年的焦虑,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牛肉",同时对当前岛内政局及两岸关系等问题提出明确主张。这篇演讲突出表达了马英九希望破解民进党攻势,重新争取选民认同,化解施政压力等方面的良苦用心,但能否达到目标,尚有许多难题待解。  相似文献   

7.
国民党在台湾"九合一"选举中大败之后,台湾"行政院长"江宜桦辞职,马英九任命毛治国"组阁",再次引起一阵批判之声,认为马英九用人缺乏创意,又是老面孔,没有新气象。暂且不论马英九提名人选是否合适与恰当,我们首先要问台湾需要怎样的治理人才与精英?选人用人是要没有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在民进党杯葛下,马英九当局施政绩效无感,民意支持度低迷,"九合一"选举后蓝绿版图彻底翻转,国民党内部矛盾爆发,民进党夺权气势高涨,呈现"蓝守绿攻"、"国弱民强"态势。马英九当局施政争议不断,满意度持续低迷年初马英九当局两次小幅改组"内阁",公布"25条行政纪律",意图提升国民党战斗力,全力拼经济、拼选  相似文献   

9.
两岸怎样才能双赢《同舟共进》:马英九上台后,两岸关系开始"回暖",但涉及敏感问题,两岸关系还是很脆弱的。凤凰卫视评论员杨锦麟用了一个字来形容两岸关系——"瓷"。南方朔:目前的两岸关系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外弛内张",看起来好像回春了,实际上还是  相似文献   

10.
正3月13至19日,马英九率团赴中美洲"邦交国"危地马拉和伯利兹访问,往返过境美国休斯顿和洛杉矶。这是马英九任内第12次出访,第9次赴拉美地区"固邦",第18次过境美国本土,是其任内最后一次出访。马英九主要意图是借出访对内宣扬其"活路外交"政绩,巩固"邦交"友谊和修复对美关系。马英九此行虽然目的明确,但效果不彰。  相似文献   

11.
日前,TVBS公布最新民调显示,"双英"获得的支持率大幅拉近,不仅马英九领先蔡英文仅剩1%,甚至在推估得票率后,蔡英文的支持率已首度领先马英九。该民调公布后,蓝营一片恐慌,绿营则以为"鸿鹄将至",喜上眉梢。民进党发言人陈其迈趁势声称,  相似文献   

12.
为了避免金权交易与防止腐败,将政治捐款透明化,台湾也建立了政治人物的财产申报制度与合法的政治献金制度,但政治献金与商人投资政治人物的政治佣金很难区分,成为滋生腐败的另一根源。最近,马英九的亲信赖素如涉贪被收押,在岛内引起很大政治震撼,对执政困难重重的马当局更是沉重一击。笔者不问赖素如案件本身的可能发展与政治影响,而是在思考为何号称台湾又一个奇迹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3.
正5月20日,马英九卸任,民进党上台,台湾迎来新一次政党轮替。在马英九卸任前夕,台湾TVBS民调显示马英九的支持率明显上升,施政满意度为23%,为2012年连任以来的高点,较前任陈水扁高出10个百分点;不满意度58%,比陈水扁的69%少11个百分点。马英九当局施政8年,民众感到最满意的项目是"处理两岸关系",台湾47%的民众给予肯定。近期,舆论围绕马  相似文献   

14.
邱毅中国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在台湾有"揭弊祖师爷"之称。曾揭露陈水扁"第一家庭"弊案。马英九提名沈富雄为"监察院副院长"在"立法院"未获通过,他起了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13)
正民进党上台已满一个月,在行政决策上颇多首鼠两端、摇摆不定,但在"去中国化"上却精心布局,"果敢"有加。5月31日,民进党当局屁股还没有坐热,即以"行政院"公告"教育部令",废止2014年2月10日号令修正发布的"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要",并决定撤回对"太阳花学运"中冲入"行政院"民众的起诉。尽管民进党对此轻描淡写,声称与"去中国化"没有关系,但这恰恰暴露出其一以贯之的政治算计。教科书是影响青少年思想观念、形塑青少年政治  相似文献   

16.
不变与不辩     
《台声》2015,(4)
<正>最近岛内有两件政治大事和马英九密切相关,他都表现异常平静,又异常执着。一是陈水扁"保外就医",二是王金平党籍案上诉。这两件事,如今他都成为败方。陈水扁贪腐案,马英九本有权"特赦",但他坚不采用;王金平党籍案,党内撤告之声排山倒海,他仍坚持走完"司法程序"。结果是陈水扁的贪腐案"保外就医"了,王金平的党籍案也在新任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的化解之下有了解套之方。他的对手都胜利了。这期间,马英九遭受党内外冷嘲热讽,媒体批判者多,申援者少,电视名嘴、网络乡民,把他骂得犹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4,(11)
<正>最近马英九在以"以民主为傲,以台湾为荣"为题的演讲中,评论最近岛内政治,尤其是"太阳花学运"和民进党籍"立委"霸占"立法院"主席台,相信岛内的众乡亲听了都会心有同感。这种场景最近又搬到香港重演,并且仍在上演中。一个是霸占行政机构,一个是霸占市政道路,同样是"霸占",同样是"非法",但马英九却说:"对香港民众最近为争取特首普选的行动,我也要再次表达坚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正>台"行政院"新任发言人孙立群,是前台湾大学校长、前台"国防部长"孙震之子,一直沉潜在学术界,近几年才涉足政治。孙立群钟情于音乐,是一位非职业却很专业的小提琴手,才华出众,为人随性。岛内媒体认为,担任台"行政院"发言人,要求更专业、更谨慎,孙立群像是"屋顶上的提琴手",既要拉出优雅的旋律,又要小心防范不要掉下来。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5,(2)
<正>台湾岛内"九合一"选后,国民党重挫,民进党大胜。国民党内外对马英九的批判与攻击排山倒海,最终迫其辞去党主席一职。从历史来看,任何一个政治人物,多少都会受到个性、用人风格、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一定有功有过。但在今日台湾岛内,似乎对马英九的评判只有过,完全没有功。2008年马英九执政以来,面对岛内乱局与困境,打破两岸僵局、维护台海和平,拓展台湾地区"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20.
马英九面对民进党执政八年留下的"烂摊子",加上国际油价、粮价飞涨引发的通胀,虽然通过开放两岸政策努力提振台湾民间的信心,但台湾经济不振、财政困窘的难题非短期所能改善。台湾《联合报》民调显示,台湾民众对马英九的满意率不断下跌,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