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8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表现的是长征干部、电台政委李侠从延安到上海后,与绸厂女工何兰芬以夫妻名义为掩护,战斗在敌人心脏,为党发出一份份重要情报的故事。后李侠、何兰芬不幸被捕。敌人用尽酷刑,李侠只字不露,遂被释放。释放后继续战斗。解放军渡江前夕,李侠在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坚持把情报发完,用生命换来了渡江战役的胜利。文艺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作品中的主人公大都有生活原型。河北省高邑籍的韩慧如和她丈夫秦鸿钧,也有电影中主要人物的类似经历,是何兰芬、李侠的原型之一。现从韩慧如老人写的回忆录《我的回忆》中,节选部分章节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1958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表现的是长征干部、电台政委李侠从延安到上海后,与绸厂女工何兰芬以夫妻名义为掩护,战斗在敌人心脏,为党发出一份份重要情报的故事。后李侠、何兰芬不幸被捕。敌人用尽酷刑,李侠只字不露,遂被释放。释放后继续战斗。解放军渡江前夕,李侠在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坚持把情报发完,用生命换来了渡江战役的胜利。文艺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作品中的主人公大都有生活原型。河北省高邑籍的韩慧如和她丈夫秦鸿钧,也有电影中主要人物的类似经历,是何兰芬、李侠的原型之一。现从韩慧如老人写的回忆录《我的回忆》中,节选部分章节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1958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表现的是长征干部、电台政委李侠从延安到上海后,与绸厂女工何兰芬以夫妻名义为掩护,战斗在敌人心脏,为党发出一份份重要情报的故事。后李侠、何兰芬不幸被捕。敌人用尽酷刑,李侠只字不露,遂被释放。释放后继续战斗。解放军渡江前夕,李侠在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坚持把情报发完,用生命换来了渡江战役的胜利。文艺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作品中的主人公大都有生活原型。河北省高邑籍的韩慧如和她丈夫秦鸿钧,也有电影中主要人物的类似经历,是何兰芬、李侠的原型之一。现从韩慧如老人写的回忆录《我的回忆》中,节选部分章节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传承     
在人生旅程中,我已走过32个年头。饮水思源,我想到的是我的忘年交——韩奶奶。 韩奶奶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主人公李侠的原型之一——秦鸿钧烈士的夫人韩慧如。1935年,22岁的她就在上海协助她的姐夫陈为人保管党中央1号档案。1937年7月起,韩奶奶以小学教师身份为掩护,协助丈夫秦鸿钧开展地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传递党中央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南京解放前夕,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曾活跃着一支秘密力量,他们战斗在敌人心脏里,获取情报,瓦解敌人,策动起义,策应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这就是由中共南京市委书记陈修良领导的地下情报组织。  相似文献   

6.
李科 《人民公安》2013,(15):38-43
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红色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将主人公李侠所代表的我党优秀地下工作者们乐观坚毅、临危不惧、勇于奉献的形象深植人心。电影的结尾,李侠镇定地发完最后一份绝密电报,眼看狡猾凶残的敌人持枪闯进来……  相似文献   

7.
1948年冬,“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从越南河阳归来,行至盘江,敌前阻后追,处境艰危。我军虽然经过革勒、秧甫、小老龙三次战斗后甩掉了敌人,但部队长期行军作战十分疲劳,病号增多,敌人又固守盘江防线,阻止我军渡江北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只得放弃渡江,分兵活动,疏散病号,以争取主动。当时我因恶性疟疾复发就被留在邱北县石洞村治病。石洞村是个偏僻的小山寨,村前村后都是山林,见不到水田,老乡都是靠种旱庄稼过日子,生活十分贫困。我住的老乡家姓孙,名叫孙绍堂,他有父母、妻子、儿女全家共六口人。他们虽然是彝族但也会讲汉话,所以语言还是相…  相似文献   

8.
《传承》2006,(Z1)
总前委成员邓小平与陈毅、谭振林等详细检查了几个兵团的渡江作战准备情况,确实认为“尚好”后,又特别强调,在战役指导上,要从最困难情况出发,着眼粉碎敌人固守江防,收缩兵力以求攻我一路的企图,要做好发生严重战斗的准备。这一批四十岁上下的久经战场考验的高级指挥员,工作效率极高,半天便开完了会。这时,机要参谋送来两份电报。第一份是说,国民党又从西北调了第九十五师增防江南。邓小平想了想,说“:对头,从前我在冯玉祥那里工作时,就晓得这个部队。”他再看第二份电报时,忽然扬起眉梢,欣喜地高声说“:好啊,毛主席、党中央昨天下午进北京…  相似文献   

9.
梅兰 《传承》2003,(4):38-40
看过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观众大概都记得片中的男女主人公“李侠”和“何兰芬”。这部拍摄于50年代的反映我党地下工作者斗争生活的影片曾在中国电影史上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教育和激励了中国的几代人。岁月荏苒,沧海横流。从那个年代走来的人大多已是耄耋老人或已经离开人世。当时间的长河将我们缓缓载入21世纪第三个春天的时候,我们惊喜地寻找到了一对60年前从北平向我党发出“红色电波”的伴侣。他们的经历和电影中的主人公相比,与其说是相似,不如说就是当年他们惊险人生的缩影。这对默默无闻的伴侣,就是已故的原天津市公安局副局…  相似文献   

10.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平逮捕了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书记、中国国民党在北方的主要负责人李大钊。在狱中,李大钊留下了两份珍贵的文献资料——《狱中供词》和《狱中自述》。《狱中供词》是李大钊被敌人审问时的回答,而《狱中自述》则是他以书面形式向敌人作出的回答。文中李大钊以国民党人自称,从未谈及中国共产党。李大钊为何要以国民党人的身份写自述呢?  相似文献   

11.
看过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观众大概都记得片中的男女主人公“李侠”和“何兰芬”。这部拍摄于50年代的以反映我党地下工作者斗争生活的影片曾在中国电影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爱国主义的丰碑,教育和激励了中国的几代人。岁月荏苒,沧海横流。从那个年代走来的人大多已是耄耋老人或已经离开人世。当时间的长河将我们缓缓载入2004年春天的时候,我们惊喜地寻找到了一对当年从北平向我党发出“红色电波”的人生伴侣;他们的经历和电影中的主人公相比,与其说是相似,不如说影片就是当年他们惊险人生的缩影。这对默默无闻的人生伴侣,就是已故原天…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反映我党隐蔽斗争的电影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里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李侠,是以本文主人公李白烈士为创作原型的。李白烈士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鼓舞了几代人,他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但是敌人的特务机关是怎样破坏我秘密电台的?李白等烈士是怎样被捕的?凶手是谁?我公安机关是如何破获这个案子的?却鲜为人知。当你看罢本篇文章,便会揭开谜底,恍然大悟。李白,原名李华初,化名李霞、李静安。1910年5月1日出生在湖南省洲田县张坊区板溪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5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0年8月,参加了红军。1934年10月,…  相似文献   

13.
《涉江》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涉江》的主旨和诗中写到的屈原放逐江南后的行踪,历来有三种看法。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涉江》为屈原“言己放弃,以明旦之时始去,遂渡江湘之水”之作。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认为,《涉江》是屈原于放逐陵阳九年之后,自陵阳渡江入溆浦前的“预拟”之作。楚辞研究者大多取此二说。而清人吴汝纶《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  相似文献   

14.
一部《潜伏》引起了人们对中共隐蔽战线斗争的极大兴趣,剧中余则成、翠平假扮夫妻,深入虎穴,与敌人斗智斗勇,为党传递了大量情报.他们的原型之一就是中共晋察冀分局社会部在北平秘密潜伏的王文、王凤岐夫妇. 假家庭真夫妻 1942年的一天上午,时任华北社会部副部长的钟子云,找到在此培训的王文谈话:“组织上决定派你和王凤岐同志一起到北平建立秘密电台.  相似文献   

15.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敌人的疯狂屠杀所吓倒、被征服、被杀绝。相反,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  相似文献   

16.
龙钢 《今日上海》2012,(3):54-55
年龄在五六十岁左右的人应该都记得,有一部名叫《渡江侦察记》的电影。影片讲述的是,1949年人民解放军在取得淮海战役胜利后,积极准备横渡长江,继而南下解放全中国的故事。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当年看过此片的观众对片中那个机智勇敢的侦察员小马留有深刻的印象。殊不知,“小马”的原型就“近在眼前”。他就是新中国第一代水兵、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海军战斗英雄王维福。  相似文献   

17.
曹普南,山东省潍县(今潍坊市)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他曾指挥部队在墩台战斗中全歼日寇一个中队。在大柏山战斗中,被鲁中军区火线提升为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曹普南率部参加莱芜、孟良崮等战役。1948年任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二师政治委员、第二十六军七十六师政治委员,组织指挥部队参加了淮海、渡江和解放上海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曹普南任志愿军第二十六军政治部副主任。1950年11月赴朝作战。后历任内长山要塞区政治委员、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1993年6月8日在福州逝世,享年74岁。本文为曹普南同志的遗文。  相似文献   

18.
重看电视剧《康熙王朝》,听康熙在痛斥贪污现象时说:"自朕继位以来,以为鳌拜是最大的敌人,战胜了鳌拜以为吴三桂是最大的敌人,战胜了吴三桂以为葛尔丹是最大的敌人。这一路斗下来才发现,最大敌人就在这乾清宫!就是我们自己!"由此联想,其实每个人的身上都依附着两个自己:好的自己和坏的自己,这两个自己是一对天生不和的兄弟,每天都在战斗,都在试图打败对方。  相似文献   

19.
张太恒 《春秋》2013,(2):25-27
我的同乡战友、著名战斗英雄、号称"爆破大王"的盖希云烈士,是1945年从山东垦利县入伍的。家里很穷,是个放牛娃,个头不高,身体很结实。他参军后先后参加了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等大小战役战斗几十次,曾  相似文献   

20.
间谍之最     
最早记录间谍活动的书籍是中国的《左氏春秋》。书中记载了夏朝第6代帝王少康(公元前2000多年前)灭掉浇政权,派间谍到浇的领地进行间谍活动的事情。*最早的书面谍报是古埃及的巴努姆提供的。大约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侦察司令巴努姆被派往边境地区,监视改方部落的动静、当时,他把一份书面情报送到了他的上司手中。这是迄今为止所知道的最早的一份书面情报。女最早的间谍理论著作是《刊、子兵法·用间篇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军事理论鼻祖的《刊、子兵法》,最后一篇拥间篇》是专门论述间谍的一在这一篇中,刊、子阐明了用间谋略对战争胜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