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0 毫秒
1.
正近年来,上海市救助管理站按照上级规定要求,积极完善流浪乞讨救助服务体系,不断推动形成有效工作机制。特别是紧贴今年11月份上海举办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的实际,努力提升救助管理标准化、精细化、人文化水平。一、提高思想站位,强化使命责任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始终把做好救助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对待,不断强化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年初,我们在分析工作形势时充分认识到,做好新时代的流浪乞讨救助工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讯     
上海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本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沪府[2003]67号)。《通知》明确了有关部门和各级救助管理站的职能:市区县民政局负责对本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并加强对所属救助管理站的领导和管理.监督救助管理站落实救助措施和规章制度,对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帮助救济解决困难.改善工作条件:市公安局、市建委(城管、市容监察部门)会同市民政局研究制定有关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管理部门求助的告知引导护送的办法.并指导实施。公安机关负责对有违法行为或有犯罪嫌疑的人员进行处理。市卫生局负责制定救助管理站对口的医疗点,指导对受助人员中患病对象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政》2020,(4):42-43
北京市东城区救助管理咨询站加大疫情防控期间在外巡视救助力度,成立在外巡视专班,时刻保持全时在岗在位,确保在外求助人员在疫情防控时期保障身体健康,并及时得到有效救助。一是一线指挥、现场处置。北京市民政局和东城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深入一线了解流浪乞讨人员在疫情防控期内的生活保障与身体健康问题,提供基础防护物资,采取跟随救助一线现场发现问题、现场处置问题的方式,指导和帮助疫情防控时期安全、科学、高效地开展救助工作,有效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了对长期在外的流浪乞讨人员开展救助服务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9,(5):118-119
新华社8月初报道,民政部、公安部等5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与以往的流浪乞讨管理政策相比,通知首次提出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区别对待”的管理手段:对正常的流浪乞讨人员,要积极引导他们进入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  相似文献   

5.
正宿迁市救助管理站成立于1996年,2007年增挂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牌子。多年来,救助站努力遵循"人性化、亲情式、全天候"救助理念,认真做好市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困境未成年人关爱性保护救助,积极发挥"兜底救急"作用。同时,宿迁市救助管理站是江苏省13个地级市救助管理站人员编制最少的一个,在编人员4人,政府购买服务6人。  相似文献   

6.
日志摘发     
<正>第11组:赴辽宁开展第二阶段蹲点工作6月5日,第11组在工作组组长、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廖鸿带领下,再赴辽宁深入开展调研。6月6日,工作组抵达沈阳市民政局召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座谈会,沈阳、大连、本溪、盘锦等市救助管理站长和有关人员参加座谈,会后工作组抽查了沈阳市救助管理站托养机构于洪区社会福利院。通过调研,总的感到辽宁省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十分重视,政策把握准确,工作流程清晰,相关措施到位,流浪乞讨人员  相似文献   

7.
盛强 《中国民政》2023,(13):22-23
<正>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救助管理站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志愿服务、转介、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广泛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大力推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社会化,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有效、专业救助服务,切实提高救助服务成效。搭建平台,畅通社会力量参与渠道。  相似文献   

8.
从8月1日起,国务院制订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同时废止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符合救助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可以获得政府的全面救助。同日起,各地“收容遣送站”将悉数更名为“救助管理站”。  相似文献   

9.
正有效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等基本困难群体的救助工作,是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应尽的责任,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这一特殊困难群体的关心和爱护。保定市救助管理站作为市政府直接负责救助管理工作的部门,始终坚持"依法救助、无偿救助"原则,认真履行职责,采用灵活多变的救助方法,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确保全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较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天津市民政局坚持底线思维,树牢"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积极构建规范、精准、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工作,织密兜牢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安全网。坚持高站位,全力保证受助人员"零"感染。一是提前启动。一月即叫停向疫情高发区护送受助人员,并下发通知,建立晨检制度、体温检测、护送交接等8项安全管控措施,提前备足工作人员和防护用品。二是严实举措。第一时间协调市防控指挥部设置流浪乞讨人员集中隔离点,所有受助人员隔离14天无恙后进入救助管理机构。配足救助管理机构防疫物资,协调疾控机构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  相似文献   

11.
日前,经长沙市委办公厅同意,市委宣传部批准长沙市救助管理收容站发出告市民信:不要直接向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施舍金钱,避免爱心被不法分子利用。最近长沙市乞丐突然增加,民政部门曾多次上街劝乞丐们接受救助,可是多为徒劳,乞丐宁愿浪迹街头,以乞讨为职业。据一位交警介绍,乞丐在街上乞讨,交警根本管不了,这些乞丐劝不回赶不走。公开信呼吁,在街头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时,市民应劝导其到市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不属救助对象的,应劝其回家自食其力,发现组织和利用流浪乞讨人员行乞的不法分子及时向公安部门举报。长沙市救助管理站办公室主任李桓说,…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泾川县民政局结合全县精神文明县城创建活动,不断创新社会救助工作方式,逐步建立了街头流浪乞讨人员主动救助长效机制。一是县救助管理站成立了城市社区劝导组、救护组,固定3名人员长期对过往流浪人员、弃婴、智残人员进行救助和遣返护送。  相似文献   

13.
鄢德新 《中国民政》2008,(11):41-41
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出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实现了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从强制管理到自愿接受救助管理服务的重大转变.转变的本质要求是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人性化。因此,做到救助管理人性化服务是救助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本文结合四平救助管理站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谈谈实现救助管理人性化服务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苗家平  赵红 《中国民政》2008,(12):57-58
云南省大姚县出台《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和精神病人救治工作暂行办法》,对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由民政部门给予适当医疗救治。救助管理站加大资金投入,配置标准化的救助设施。根据不同的受助人员,采取不同的救助方法。对儿童的救助,由专人进行教育和管理;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实行监护式管理。并结合救助特点,在节假日,上街服务,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劝导。  相似文献   

15.
《广东民政》2010,(11):63-63
近年来,随着惠东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流浪乞讨人员也不断增多。2009年.惠东县救助管理站共出动车辆862辆次、人员1265人次,向流浪乞讨人员发放衣服、棉被532套;救助到站求助人员1679人次。今年1至10月份,我站共接待求助1532人(其中:男性求助人员1336人次,女性求助人员196人次,  相似文献   

16.
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在实施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社会化救助的路子,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7.
佛山在落实救助管理法规和政策方面都做得比较好的,这包括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也包括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精神病人、危重病人、残疾人的救助和救治在省民政厅相关处室的指导下,在佛山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都是比较落实的。就以2007年为例,佛山市救助管理站共接待求助人员2526人,经甄别符合救助条件给予救助的2178人,  相似文献   

18.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民政部令第24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已于2003年8月1日正式施行。为了切实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现结合我市实际,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依法认真界定救助对象民政部《实施细则》规定,救助管理站实施救助的对象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受助对象必须同时具备4个条件,即: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很难快速鉴别求助人员是否符合《实施细则》规定的条件,各区县(自治县、市)可结合救助工作实际,依据《救助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精神灵活掌握,但  相似文献   

19.
短讯     
《中国民政》2011,(8):62-64
社会救助和灾害应急救援 河北省沙河市救助站启动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网络把民政部、地方民政部门乃至每个救助管理站联结起来,为开展救助工作搭建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进入7月以来,广州市多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牵动着人心。民政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为街头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人员提供救助服务,保证其生命安全。广州市各救助站根据天气情况,多次及时启动特殊天气应急救助预案。据统计,仅7月的高温期间,共有3000多人次流浪乞讨人员走进各救助管理站纳凉避暑。市救助站负责人表示,“不能让一个流浪者倒在广州街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