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专项社会救助对象应当如何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即医疗、住房、教育等专项救助的对象应该如何确定。现行的政策是这些专项救助标准基本参照低保标准,即其他各种专项社会救助主要是从低保对象中选择那些在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家庭,实施专项救助。这样做,虽然简化了操作程序,但也容易造成部分低保对象享受到的综台救助指数远远高于低保线,而生活在低保标准边缘的困难群体可能享受不到任何待遇,从而降低了救助标准的科学合理性。对于这种现象,曾有人提出过质疑:  相似文献   

2.
扶贫和救助,是一对相辅相成的范畴。总的原则是:可以通过经济扶持的对象给予扶贫,不能通过经济扶持的对象给予救助。但从身处贫困状态到脱贫是要时间的,因此,在此过程中,通过低保救助维持其基本生活仍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上级精准扶贫工作有关部署,河南省上蔡县民政局按照"瞄准特困对象、实行兜底保障、开展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以落实救助政策为抓手,以提高困难群众救助精准度为重点,多策并举,强力助推精准脱贫工作深入开展。一、基本情况。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382户79753人,其中需要低保政策兜底3253户9207人;2016年,全县要实现脱贫5872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湖州市残联在建立残疾人低保数据库基础上,对低保边缘户进行调查,以补充完善数据库,为分层分类救助体系的实施提供依据。在扶助贫困残疾人同时,注重扶助“低保边缘”和重度残疾人生活、就学困难,构建“救助圈”,防止出现“政策断裂”。构建“救助圈”有三个层面。一是特困圈:对象是低保中的特困户,可全额享受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二是贫困圈:对象是低保残疾人,全市有5239户、5770人享受低保;市区1544名低保残疾人办理《生活救助证》,重度补助100元/月,轻度补助50元/月,农村分别补助60元/月和30元/月,年度发放资金99.54万元。低…  相似文献   

5.
<正>河南省民政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践行"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认真履行脱贫攻坚专项责任,推动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精准衔接,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临时救助政策,完善兜底脱贫政策体系,为困难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  相似文献   

6.
冯瑛  陈建东  朱悦蘅 《前沿》2010,(12):22-25
在经济迅速转型期间,我国政府逐步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低保)的覆盖范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初关注的重点是城镇贫困人口,后来延伸到农村地区。随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拓展,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有多少贫困人口需要低保救助,以及该项目需要多少资金。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最新数据,本文估计了不同类型贫困人口的数量以及相应的低保支出。作者还对政府的财政能力进行了评估,并讨论了城镇低保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7.
数字     
正5311万人截至2017年底,全国城乡低保保障5311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同比分别增长9.4%和14.9%。全国所有县(市、区、旗)农村低保标准全部达到或超过扶贫标准。城乡统筹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全面实施,460多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水平普遍提升。2017年全国实施医疗救助8738万人次。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制度,实施临时救助893万人次。  相似文献   

8.
工作动态     
密云县推出农村低保配套措施 从今年10月1日起,北京市密云县在全县农村普遍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使贫困户尽快走上富裕之路,密云县推出了与农村低保制度相配套的“五个结合”措施。农村低保与社会救助相结合,为贫困户提供多方面的扶持和帮助;农村低保与脱贫致富相结合,把低保家庭纳入脱贫致富整体规划;农村低保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开展经常性的家政服务活动;农村低保与科技扶贫和智能开发相结合,并帮助其子女完成学业;农村低保与政策公  相似文献   

9.
短讯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重庆永川市出台《农村五保户特困户重点优抚对象患大病医疗救助办法》(试行),拨出60万元资金解决农村特困群众的看病难问题,为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李科定、唐福华)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建立了低保、大病、住房、教育、灾害应急、扶贫等完善的救助方式。截止2005年4月底,城市低保8013户19956人;农村低保890户2000人,做到了应保尽保,分类施保。有200多患大病的农村贫困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发放救助金15.8万元。(张伟东)  相似文献   

10.
正为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兜底扶贫作用,近年来成都市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创新管理机制,提升保障水平,推动社会救助与精准脱贫协同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一、实行城乡和区域统筹,提升救助制度公平性。一是在全面消除城乡低保标准差异基础上,2015年全市实现低保标准分区域(即中  相似文献   

11.
低保对象的存在一方面来自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不够,就业不足,社会体制转型经济结构调整期间产生大批失业下岗职工;另一方面的因素在于低保对象本身:据统计,三分之二以上的对象本身具有劳动能力,但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能,在竞争激烈的改革社会中处于劣势.因此,社会救助要立足于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的高度,注重标本兼治,寻求根本意义的扶贫救助.  相似文献   

12.
正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的战略背景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全面开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的"两项制度衔接",按照"发展产业带动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给予生活"兜底",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整合资  相似文献   

13.
完善城市低保标准是低保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和低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低保标准的制定和调整不仅是方法论的问题,也是贫困治理和低保标准政策取向的思想认识问题。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是由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转型催生和推动的,是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转轨中的适应性政策创新,同时也是在经济转型中传统社会救助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基础变革条件下的应对性制度创新。中国城市低保制度建立以来,城市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当前和今后需要结合社会救助制度的转型发展,进一步完善低保标准政策,体现人文性、保障性、协同性、地方性和法治性等政策要素和政策理念。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强调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其中后两者都属于社会救助政策的范畴。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实施  相似文献   

15.
冮树革 《长白学刊》2016,(6):110-115
完善城市低保标准是低保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和低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低保标准的制定和调整不仅是方法论的问题,也是贫困治理和低保标准政策取向的思想认识问题。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是由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转型催生和推动的,是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转轨中的适应性政策创新,同时也是在经济转型中传统社会救助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基础变革条件下的应对性制度创新。中国城市低保制度建立以来,城市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当前和今后需要结合社会救助制度的转型发展,进一步完善低保标准政策,体现人文性、保障性、协同性、地方性和法治性等政策要素和政策理念。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鄱阳县在扶贫救灾工作上,坚持多元化原则,区分不同层次,多渠道组织资金,使救助能力不断提高。城市低保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在对全县17815个城市低保对象进行排查的基础上,人均月低保金达到60元,去年全年共发放城市低保金357.32万元,并全面启动农村低保工作,确定40329名农村低保对象,已发放资金302.5万元。同时,还先后发放五保资金360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516万元、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6,(11)
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救助作为兜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基本制度,在脱贫攻坚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江苏省在前两轮脱贫工程中,着力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在政策、对象、标准、管理等方面的衔接,初步形成了救助兜底保障、扶贫促进发展的融合式工作格局,为夺取脱贫工程的阶段性胜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湖北省民政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社会救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展政策有效衔接,着力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民生兜底保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医疗负担沉重是我国城乡困难家庭面临的最大难题。本文运用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2016年在29省份开展的"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抽样调查数据(1),对城乡低保、低保边缘群体的健康状况、家庭医疗负担进行了分析,并对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会救助制度与精准扶贫政策在实施项目、救助对象等方面有重合交叉的地方,这使得二者在融合治理上具有了可能性。面对两者融合的困境,可以从救助对象识别、救助项目安排、救助资金使用、参与主体、管理机制等方面探索构建社会救助与精准扶贫的衔接机制,充分发挥社会救助与精准扶贫兜底保障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