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智者同行     
张勇 《民主》2024,(1):37-38
<正>人物名片王春芳,民进沈阳市委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沈阳出版社高级策划编辑。编辑《铜行里》一书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每个人都应该感谢这个时代,面对挑战,让追梦人有了创造事业、实现梦想、发展自己的无限空间,感谢这个时代,让王春芳的人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感谢出版这个职业,让王春芳走进了花开梦想的季节。  相似文献   

2.
贾平凹其人     
贾平凹是当代中国作家里的奇才。他今年三十七岁,写了三十八本书。短篇、中篇、长篇都写。散文自成一格。间或也写诗。他的书摆在地下,可以超过他的膝盖。写得多的作家也有。有人长篇不过月,中篇不过周,短篇不过夜。写得多,而不滥,少。  相似文献   

3.
误解     
远道退来一份陈稿。再大的作家,退稿都收到过,因此我毫不难为情。为了敝帚自珍起见,修修补补,拟收集子。一位女士见了说:这篇退稿还要什么,另写一篇新的吧。说得好轻松,“另写一篇新的”,要知道,我写文章跟生孩子差不多,也有一个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过程。想早点出生,也可能是早产儿,放在温箱里不知道活得下去活不下去。再往深处一想,那位女士可能存在一点误解,什么误解呢?即是说:会者不难,反正你学会写文章了,另写一篇就是了。这种误解,其实好多人都有。我有一位高龄朋友,天天洗冷水澡,却告诉我一个秘密:“几十年如一日,天天洗冷水澡,可逢到寒冬腊月,清早往冷水里跳,每次还要思想斗争。”这是大实话。“几十年如一日”,总可以说“会”了吧?可是“每次还要思想斗争”。写文章一样,哪怕是多老的作家学者,如果要写点  相似文献   

4.
荷衣蕙带 《各界》2014,(7):75-76
赵浅予是宋英宗和原配的女儿,大宋最矜贵的宝安公主,那时,谁见了她都要敛眉颔首低到尘埃里.在19岁之前,她一定不会料到,自己也会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相似文献   

5.
程青 《瞭望》1998,(29)
作家:试试靠自己写作程青有一个现象已悄然发生却几乎从未被渲染:中国专业作家已经越来越少。据了解,目前中国作家协会机关仅有专业作家4人,都是“顾问级”老资格的,而且多年来已不再发展这样“吃皇粮”的专业作家。省市一级作协分会“养”的专业作家也为数颇少。“...  相似文献   

6.
文学界、影视界以及戏剧界,都应该认真对待顾彬的批评,如果只是满足于吵闹和发表抗议,就把自己的正事给耽误了德国汉学家顾彬在最近召开的世界汉学大会上再次对中国文学提出了批评。中国的作家、学者,有支持的,有反对的。顾彬的批评,经过媒体过滤,著名的有这么几条:其一,中国现代文学是“五粮液”,中国当代文学是“二锅头”。其二,如果一个作家不掌握(外国)语言的话,他根本不是一个真正的作家,所以基本上中国作家是业余的,而不是专家。其三,好多中国作家根本不把文学当作刻苦的工作,觉得文学可以玩儿,玩儿够了可以下海。上世纪80年代一批很重要的作家,现在什么都不写了。  相似文献   

7.
不论从事哪门艺术, 都可以有两类作品,两类 作家,两类态度。 一类是表演的态度, 艺术家自己决定要呈送给 观众、听众或读者一点人生感受,他的选择不为流行趣味所左右,能赢得掌声固然欣幸于自己的追求和努力终于获得了群众的赏识,从而感到慰藉,受到冷落也心安理得,只要无愧于艺术家的良心和使命就行。 但这里要强调的是无愧于艺术家的良心和使命,就是指,艺术家的心是和群众的愿望、和历史的要求相通的。那些立下宏图大愿,决心要让自己的艺术直到五百年后才  相似文献   

8.
卜束 《瞭望》1990,(35)
“三百六十行,隔行如隔山。”这是俗谚,自有至理存焉。常常发现,有些人在这一行是顶刮刮的人才,干另一行却往往是庸才。我有一位老友,就干过这样的蠢事。他是作家,写了不少小说、散文和诗,也出过几本集子。不幸的是,他忽然也削尖脑袋向流通领域里钻,和一位港客合开了个AB公司,忙了一阵子,结果是发财梦破灭,亏欠了一大笔债。他后来说,这下子明白了:自己原来毫无经商之才。  相似文献   

9.
正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把人比作一个分数:"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说透了一个人的自身价值和自我估计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要高估自己,也不应低估自己,只有提高自身实际才能,才会使自身价值得到真正提高。正确估计自己,然后作出正确判断,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正确估计自己,就是说把自己摆在准确的位置上。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占据着一个特定的位置,按照这个特定位置的要求,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0.
作家十人谈     
本刊请了十位作家来谈一九八五年的文学。他们中有小说家、诗人,也有评论家、翻译家,有声名卓著的老作家,也有近几年崭露头角的中青年作家。他们都是中国文坛上有代表性的人物,读一读他们的文章,也许有助于对中国文学界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带来了我们社会的巨大变化,既有物质上的变化,又有精神上的变化,还有人的生存状态的变化。过去,城市人生活在单位里,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是靠单位包揽,与此相对应的,自己的一切当然也就得听从单位安排,可说是“单位人”。现在,随着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刷,人对单位的依附,或者说,单位对人的束缚,呈现出式微之势。越来越多的人告别“单位人生”,不再依恋一个单位“从一而终”,有些更干脆不要单位,凭着自己  相似文献   

12.
最佳忠告     
<正>美国《读者文摘》杂志曾发起过一次问卷调查,问题是:"你一生中获得的最佳忠告是什么?"结果,收到了众多回复,下面是其中若干人士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他们当中有畅销书作家、著名企业家、教育工作者和医生,等等,希望你也能从中获得一些人生启迪。发愁是愚蠢的我们全家人离开原来的居住国后,住在维也纳的一所难民营里,每天面对的都是不安和恐慌。一天,爸爸宣布我们要去  相似文献   

13.
任均  王克明 《各界》2011,(2):22-24
我是在延安结的婚。我的五个孩子里,头两个是在延安生的。一个是大儿子延风,一个是大女儿乔乔。 1942年夏天,在延安平剧院工作时,组织上批准我和一达结婚了。我们分配到了一个小窑洞,俩人把自己的东西都放在这个窑洞里,就算是成家了。可是,只有我拿来了从家里带到延安的被子褥子,和一个小柳条箱子,一达却没有。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10,(39)
<正> 城市路径的探索,寄望困境的解决,实现品质提升,提供可供参考的城市发展模式或也为外界所期待作家郑渊洁近日在自己的微博里写道:"有一次在北京堵车3小时,内急无法解决。后来每次驾车都戴纸尿裤,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无论真假,其以直白的文字呈现了北京拥堵的交通给人带来的巨大不便。人类对城市问题的关注至少可推及100多年前。早在1898年10月出版的《明  相似文献   

15.
壹·声音     
《侨园》2014,(7):8-8
"虽然我受过高等教育,知道这些都是迷信的一套,但是人在这个时候,在这个气场里,好像就不得不这么做。生怕有一点儿没做到,就真的影响孩子高考。"——每年高考前,总有家长带考生到庙里祭拜,以期金榜题名。如今,家长们的祭拜活动纷纷挪到了网上的家长论坛里。就连一名在高校当副教授的家长也说,自己也背着孩子在网上拜了拜。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7,(6)
正一、熟知当地文化和环境每个国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了解一些留学目的国的生活习惯、民俗宗教、文化情况是很有必要的。二、调整好心态乐观自信的心态永远适用各种各样的情况,结交朋友是放松心情的最好方法。学会旅行,记录不同国家的美食美景也是调节心情的良药。有空打个电话或通过网络进行沟通,让父母及时了解自己的状态,也尝试了解父母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活出简单     
这个世界很简单,只是人心很复杂。其实人心也很简单,只是利益分配很复杂。桌上有一堆苹果,人们并不在乎这堆苹果有多少,而是在乎分到自己手里的有多少。单位里有一堆子事,人们并不在意这堆子事有多少,而是在意自己多干了多少。人类有大智慧,因为对得失斤斤计较,最后都变成了小聪明。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心中的追求。 追求各有不同,“算盘”的打法也因人而异。有的人,一事当前,先考虑个人利益,打“小算盘”,甚至把地位和权力也作为直接或间接的“价值”,卷进不正之风的漩涡里。 然而,在生产“永久”名牌自行车的上海自行车厂,我们却看到了许多打“大算盘”的人。  相似文献   

19.
武云溥 《民主》2023,(10):52-53
<正>最近参加了一场文学活动,台上有马伯庸,这位出生于1980年的作家,笔下万千平行世界,从大明、大唐、三国到凌霄仙界,现在堪称“炙手可热”。至于这场文学活动,马伯庸是为自己笔下最新的“平行世界”站台,他正在热卖的纸质书《太白金星有点烦》在番茄小说首发。在成为专业作家之前,马伯庸在某外企上了差不多十年班,据他自己说,干过销售、  相似文献   

20.
精彩,是我特别喜欢、但又十分吝惜地使用的一个词。因为在我看来,精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不会轻易达到,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精彩过。但你要真的达到了这个境界,我也一定会真心钦佩,并发出由衷的赞叹:精彩!精彩,就是优美、出色。大千世界,分工各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只要付出心血和努力,也都能在各自的领域里精彩一把。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