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尽管其历史和意涵可以"见仁见智",但是,它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命教育"节日,其独特的信仰价值和生命意义,则是既真实又切己的。"清明"扫墓与祖先崇拜在现代,"清明节"作为国家法定节日,其主要内涵便是祭扫逝去亲人的墓地。"扫墓"也叫"上坟",往往是一大家人情感连接的重要纽带,也是活着的人感念逝去亲人的恩德,洗涤自己心灵的机会。《论语·为政》中记载:"孟  相似文献   

2.
话语是行为主体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价值立场的表达载体与叙事符号,寄托着特定的话语情意。"不忘初心"作为党的显性话语,承载着无产阶级的思想意向,传递着人民主体的价值导向。建党百年时代场域在变,初心话语的叙事语境、话语符号、语言特色、表达方式也随之而变。但"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容",其话语立场、主体导向、逻辑主线、情感温度,本质不变。新时代在"变"与"不变"的内在张力中稳中求变,以"不变"应"万变",要践行"源与流""内与外""情与理""制与治"的整体逻辑,牢记"我是谁""从哪来""向何去",推动"不忘初心"话语的制度出场与治理在场。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多元化时代,时政新闻既要在"不变"中求"变":变静态为动态、力求活灵活现,变平面为立体、体现思想深度,变"硬宣传"为"软服务",增强实用价值;又应在"变化"中坚持"不变":始终坚守正确导向不变,始终坚持遵循新闻规律不变,始终坚守时政新闻的根本属性不变。只有在"不变"中求"变",时政新闻的高品位和可读(看、听)性,才能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根本方向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出场语境、出场路径和出场形态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的辩证关系。而在"变"的创新逻辑中保持"不变"的稳定逻辑,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持续在场的阐释向度和行动向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创新就是在"变"与"不变"的辩证逻辑中实现的,即遵循两个"三大规律",在"变"中把握"不变";落实"八个相统一"原则,在"不变"中创新求"变";坚守"四为服务"导向,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7,(18)
<正>老字号永葆生命活力的关键在"变",精髓却在于"不变"。不过,变什么?不变什么?没有标准答案。每个老字号品牌都有自己的故事,讲好自己的故事,才是老字号发展的根本。一股甜甜的味道与儿时的回忆相伴相随,即便在102年之后的今天,那只动静"总相宜"的兔子依旧是童年最美好的"图腾",它是冠生园旗下的"大白兔",构成了家庭几代人共同的甜蜜回忆。如果说,餐饮,是中国人最传统的传承,那么百年老店老凤祥,对于美的精雕细刻则在时代的流转中焕发出层层生机,老店老人老手艺更显得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6.
党的青年工作和党对共青团、团干部的要求,既有与时俱进的"变",又有始终如一的"不变"。"变"体现在党对青年要求的内涵是不断发展丰富的,党对共青团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是具有时代特色的;"不变"体现在党引领青年运动的前进方向始终不变,党对青年健康成长的本质要求始终不变,党赋予共青团组织的核心任务始终不变,党对团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标准始终不变。"变"与"不变"是辩证统一、相互影响的,"变"是为了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党的新任务和青年的新特点;"不变"的是原则、是灵魂。  相似文献   

7.
正"党章"作为党的纲领和组织章程,是全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一致,组织上和行动上的统一的重要依据和保证,包括总纲和有关党的具体内容两部分。最近,我系统学习了《十九大党章修正案问答》,深入了解了新党章的107处修改,深有感触。自建党以来对党章的制定和修改,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的发展特色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要求。"党章"在变与不变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不变"的是奋斗目标、基本框架等,"变"的是指导思想、基本内容等。  相似文献   

8.
清明三重奏     
古时寒食在清明前一、二日,上巳是农历三月三也邻近清明,唐以降都融汇入清明节,正好形成清明三重奏。清明节的核心内涵和情感本体是缅怀先人,价值取向是提升生命意义,文化功能是凝聚族群、和谐天人。  相似文献   

9.
从今年起,清明节将成为法定假日,即由一个民间传统的节日变为国家的法定节日.尽管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就清明节的传统而言,有一部分是古往今来延续不变的.因为,一个节日能长期延续,必定有其人文和自然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清明是节气,是节日,更是文化。清明文化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清明节将节气日与民俗节日融为一体,是天时与人时的合一,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千百年来,时代虽然在变,但清明的节日文化却一直被两岸人民代代相传并不断丰富着,由清明节衍生出来的各种诗文、谚语、民间口头传说以及各类民俗活动多不胜举,清明节带给我们的是丰盈厚重的文明积淀和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8,(22)
正说起智慧城市,大家往往想到的是必须有互联网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加持,但实际上还有些更为简单易行的"智慧"。许多欧洲城市"百年不变",但每代人的需求总是在变,特别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城市不变的空间如何满足人们变化的需求?德国小城市中的广场设施体现着人们应对生活"变与不变"的智慧。自古以来,广场就是欧洲城市居民开展公共生活的最主要场所。围绕广场,建有市政厅、教堂、商店商场、咖啡馆、餐厅、旅馆、银行、邮局等建筑。广场是城市中最具人气的地方,也是市民文化的集中地。  相似文献   

12.
中美关系变化多端,"变"是中美关系的常态,但这并非意味着中美关系不可把握,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有其自身"不变"的规律与线索。奥巴马总统执政之年恰逢中美关系而立之年,日渐成熟的中美关系继续演绎着"变与不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民族"概念产生以后,随着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的渐进演变,其本身的概念内涵显现出"不变"与"变"的逻辑进路。"不变"反映的是,尽管人们对"中华民族"进行了百般界说,但核心要义仍然是全体中国人的民族性称呼,是以全体中国人为族体的;"变"反映的是,人们对于"中华民族"概念的认知逐渐科学化,以及中华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凸显,并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谱系得以展示。当然,"不变"是本质,但"变"作为一种常态,也具有深刻的影响,值得探究。缘此,文章通过考察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7,(8)
<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华人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4月4日是清明节,也是连假的最后一天,全台湾都是晴朗无雨、阳光普照的好天气,适合出游、扫墓。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清明节是华人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与纪念亡者有关,在清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政协常委、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香港得利钟表集团总裁梁伟浩说,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我的理解是,这个基调为香港在今后十年国家发展中的定位与作用,指出了"有所变,有所不变"的方向.我认为,"有所不变"是指过去三十年的内地和香港,是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关系.这种关系,证明了背靠内地的香港,必须与内地发展紧密合作,才能有大发展的定位是正确的;同时,也出色地显现了香港作为世界金融、贸易、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中心,对内地发展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这种双赢关系,利港利国,应该不会变的."有所变"的应该是:(1)强化"传经送宝".  相似文献   

16.
正清明节前,笔者来到台胞沈高彪先生在莼湖街道栖凤村的家中。他正在卧室书桌边静心练习书法,"万象更新"四个大字映入笔者眼帘。沈高彪见有客人到访,便收起笔墨,缓缓摘下眼镜。"以前我都是在清明前回乡祭祖,今年春节之后我就回来了,而且还买墓地,打算在这里落叶归根。"沈高彪对笔者说。据了解,今年清明节,远在台湾的奉化人,有些选择网上祭祖,有些则陆续回到家乡,亲临先人墓地祭扫。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路途遥远阻隔不了他们思乡情愫,  相似文献   

17.
反腐败两个"没有变"的提出,既表明了未来一段很长时期内,我们党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不变,决心和目标不变的既定方针;也明确了在2016年,我们党反腐败的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8.
<正>1993年3月27日,疼爱我们的父亲走了,走得很匆忙,未能等到清明节,没有留下一句遗言。父亲穿军装多年,天职使他与家人聚少离多。真正与父亲朝夕相处,保持近距离的接触,是在父亲的生命即将走完人生历程的那二十几天中,幸亏父亲给了我们一个亲近、服侍和报答他的机会,否则,我们做子女的会因没能尽孝而抱恨终生!那天,我正在单位三楼开会,有人告诉我:"你父亲病了,家中来电话,让你直接到医院去。"我愣了一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深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中普遍存在着的"变"与"不变"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理解二者的深刻内涵时,不能简单地将二者分开界定,而应把握二者之间的客观联系,做到"变"与"不变"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小康》2015,(1)
<正>专家点评变化与适应王俊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社会心态蓝皮书》主编看到《小康》杂志关于国人年度感受的文章,核心词汇是"变",有点诧异,细想也在情理之中"。这个世界变化快"本已是大家的共同感受。每个人很早就被告知"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用"变"来形容一段时光本没有什么新意,但当"变"成为一个核心感受时,这种"变"也许就包含了深意"。变"意味着不同的方向,对于某个人来说,这种变化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变好了,也可能变糟了,或者同时包含了两个方向,有些方面变好了,有些方面变坏了。一个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