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郝玉霞 《民主》2020,(3):32-32
2月15日,民进会员、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郝玉霞随山西医疗队前往武汉支援。她被分配在武汉光谷方舱医院,记录下了光谷开舱的第一天。山西援鄂医疗队之光谷开舱第一天2月17日,由于疫情的需要,武汉市又一个能容纳900张床位的新冠肺炎方舱开舱了.  相似文献   

2.
《民主》2020,(3)
正我叫王好义,是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医生,2月2日随新乡市第二批医疗队到武汉,并担任医疗队队长,到武汉后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工作。2月11日是我52岁的生日,说实话,忙碌的工作让自己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记啥时候是生日。2月10日晚上,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同事给我发来了一段祝贺生日的视频,才想起第二天是自己52岁的生日。  相似文献   

3.
王好义 《民主》2020,(3):36-36
我叫王好义,是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医生,2月2日随新乡市第二批医疗队到武汉,并担任医疗队队长,到武汉后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工作。2月11日是我52岁的生日,说实话,忙碌的工作让自己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记啥时候是生日。2月10日晚上,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同事给我发来了一段祝贺生日的视频,才想起第二天是自己52岁的生日。  相似文献   

4.
正刘新宇,锦州市侨联常委,辽宁省第三批以大连和锦州为主组建的驰援武汉医疗队成员,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以下是他从2月9日到4月1日,进入武汉雷神山医院A12危重症病区工作53天的点滴记录。  相似文献   

5.
《民主》2020,(3)
正几经转战一路飞奔路途遥远,心中总是忐忑。一夜无眠,心中无数牵挂。一行人(沈阳卫生协会支援武汉医疗队)休整后,2月18日早上,准备从河南信阳出发,前往湖北武汉。同河南信阳工作人员做了简单的告别。虽是第一次到信阳,但也被信阳人的淳朴热情所感染。  相似文献   

6.
汪洋 《民主》2020,(3):34-35
几经转战一路飞奔路途遥远,心中总是忐忑。一夜无眠,心中无数牵挂。一行人(沈阳卫生协会支援武汉医疗队)休整后,2月18日早上,准备从河南信阳出发,前往湖北武汉。同河南信阳工作人员做了简单的告别。虽是第一次到信阳,但也被信阳人的淳朴热情所感染。  相似文献   

7.
《侨园》2020,(6)
正2月17日,杏林医疗集团(杏林整形)向武汉派出7名医护人员对口支援武汉市商业职工医院。截至2月末,杏林集团累计捐赠总价值超过50万元的防护物资及专项资金。其中,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款1万元;随医疗队向武汉捐赠N95口罩8000个,医用外科口罩1万个,防护服(隔离服)500件,护目镜100个,医用手套  相似文献   

8.
梅永存 《瞭望》2020,(5):38-39
1月26日凌晨,福建省卫健委发出紧急通知,组建医疗队驰援湖北武汉,抗击疫情。来自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纷纷主动请缨,不到12个小时,福建首批医疗队就组建完成,其中不少是共产党员。27日上午,医疗队从福州出发。  相似文献   

9.
《民主》2020,(4)
正2月9日,我们瑞金医疗队接管了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4楼重症病房,在同济战友的鼎力协助下,病区在疾病治疗和整体护理上都快速有序地进入正轨。与此同时,我们发现重症病房的患者多少都有些情绪低落,甚至抑郁,他们的心理疏导十分重要。患者中不少人是全家感染,大多无法与家属联系,加上之前听到太多患者变成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的消息,再看着身边病友有的上了呼吸机,对自己的未来都非常担忧,有时候甚至会拒绝吃饭。  相似文献   

10.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远隔千山,驰援武汉。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全国多省市医疗队多批次紧急出发驰援武汉。中国医疗界赫赫威名的“四大天团”--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精锐尽出,给笼罩在疫情阴影下的武汉注入抗疫“硬核”力量。  相似文献   

11.
3月10日下午,武昌方舱医院宣告休舱。至此,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从2月3日算起,16座方舱医院共补充床位1.3万张,救治轻症患者1.2万余人。方舱医院因此被誉为“生命之舟”。关于这座“生命之舟”,人们容易想到医生、护士、病人,却不容易想到警察。事实上,方舱内病人量大,且大多情绪低落,存在群体冲突风险,民警的作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民主》2020,(4)
正"这是我们的责任"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肖佩华一直奋战在一线,除夕夜到大年初一整整36个小时没有休息,统筹协调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的抗疫护理工作。当要组建吴江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消息传来时,她第一时间填写了报名表,带领医院急救重症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感染科等科室的21名医务人员逆行武汉。自2月9日飞抵湖北,肖佩华已经在武汉战疫一线工作整整一个月了。一个月来,她不  相似文献   

13.
郑璐 《瞭望》2020,(18):14-15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1月27日,年逾七旬的张伯礼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赶赴武汉,参与新冠肺炎救治。2月12日,他率领209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江夏方舱医院。2月19日,由于过度劳累,张伯礼胆囊炎急性发作,在武汉接受微创胆囊摘除手术。术后三天,张伯礼再度投入工作,摘胆不下火线。  相似文献   

14.
一周声音     
《瞭望》2020,(9):25-25
合肥第45中的陈彦然,认真写作业!2月23日,在武汉方舱医院里,一位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防护服上写着对孩子的期盼。原来她是安徽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合肥京东方医院的护士周国红。她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站住,别过来,爸爸就这样看看你。半个多月来,陕西省三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干部周超一直在疫情一线奔波,负责社区防疫消杀等工作,吃住都在办公室。  相似文献   

15.
《民主》2020,(4)
正第一批没走上,我焦急万分2020年1月25日,得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正在紧急筹建一支支援武汉的医疗队伍,盛岩第一时间向医院提出申请去武汉支援。"我已经有25年的护龄了,在2003年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役,当时比较年轻,觉得自己能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前线是一种光荣。随着不断的成长,我作为一名民进会员、一个重症科室护士长,现在感受更强烈的,除了光荣还有责任、使命和奉献",在谈到自己主动申请援鄂的初衷时,盛岩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16.
刘琳 《瞭望》2020,(7):31-33
当一众白衣天使奋战在抗疫一线时,抗疫基建也紧锣密鼓启动了步伐。2月8日,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始收治第一批新冠肺炎重症病人。为解决众多患者一床难求之危,武汉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仅耗时十天建成并投入使用,带给前期难以人院病人生的希望,也让全世界再度看到中国基建的力量。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疫情之后,基建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速将比2019年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10,(37)
<正> 在中部特大城市武汉市,经过20余年艰苦创业,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山水园林式的科技新城拔地而起,正逐渐展现出她的独特风姿和无穷魅力,这就是东湖高新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2009年12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支持武汉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也是继北京中关村之后国务院批准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相似文献   

18.
《民主》2020,(4)
正2020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向武汉袭来,向湖北袭来。在这紧急的时刻,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飞抵武汉一线,第一时间深入隔离病房,第一时间接收火神山医院。距离农历新年钟声敲响只剩16分钟,解放军派出的3支医疗队共450人悉数抵达武汉。此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四五万名医务人员又纷纷迅即赶到。2020年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二),从哈尔滨开来的T184列车载着解放军紧急调拨  相似文献   

19.
《民主》2020,(4)
正请战武汉,也是为了守护广西"我做重症近20年,有救治H7N9的经验,同时还在医院带队做ECMO(体外膜肺氧合)。我出生在武汉,妈妈是武汉人,她曾经作为地质队员援助广西。我现在请战守卫武汉,也是为了守护广西。"2020年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下午,邕城冷冽非常,广西首批赴鄂抗疫医疗队举行出征仪式。温汉春代表医疗队员发言。  相似文献   

20.
常清潭  李欣颐  韩晨柯 《瞭望》2020,(17):32-33
历经80多天的奋战,最后一批支援湖北的国家医疗队撤离武汉。不为人知的是,面对每天高强度、高风险的医务工作,巨大的身体和精神压力,也让医务人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医务人员在前线守护患者,谁又来守护他们?这样一群人站了出来——医生背后的医生。守护医生的医生“医务人员是新冠肺炎的一级暴露人群。”北京市援鄂医疗队的心理治疗师沙莎告诉记者:“随时可能被感染,但医护人员也是人,也会害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