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课兴趣不大,是很多"概论"课教师在课堂上面临的棘手难题。据某调查显示,学习"概论"课,5.46%的学生"非常有兴趣",23.81%的学生"有兴趣",51.98%的学生"兴趣一般",13.10%的学生"不太有兴趣",5.65%的学生"没有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兴趣、增强"概论"课实效性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开设"概论"课的重要意义;运用主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提升教学效果;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实践教学加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马文婷 《学理论》2013,(15):276-277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支持和引导。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3.
董杰 《学理论》2013,(6):171-173
"情境"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情"与"境"的有机统一。情境的内在特性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图和注意,为学生的效能挖潜提供具体特定的环境给养,驱动学生的知能有效迁移,促进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平衡发展。深刻把握情境的教学价值,对于推进"教"与"学"的深度融合"、知"与"情"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历史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历史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以充分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获得愉悦感,成就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张丽芳 《学理论》2014,(33):268-269
学生辅导员是一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大多数辅导员都在25~30岁之间,有的甚至刚20出头。社会人士或家长可能会质疑,这么年轻的辅导员能"压"得住学生吗?学生能服吗?这里想要告诉大家,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不是靠"压"而是靠"人格魅力"。只要用心工作、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和教化学生,年轻的辅导员同样可以出色胜任工作,成为优秀的辅导员,为学生所爱戴。  相似文献   

6.
朱婷 《学理论》2013,(33):296-297
中学政治课结合时事材料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使政治课真正做到"有趣"、"有根"、"有情"、"有效"。因此,教师要选好时事材料并合理安排其具体的运用,让事实材料的运用真正地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1)
榜样教育是一种传统的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从"双百"人物入手,通过"双百"人物真实及鲜活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10)
以培养学生从"完整的人"到行业精英为基本教育理念,通过课程、辅导、实训项目等多元培养机制,塑造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纺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索纺织行业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路径如下:抓住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专业兴趣与职业认同;践行"知行合一"的生涯规划理念,有效推动学生职业生涯实践;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师"专业队伍,为学生提供团体辅导和个性指导。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4,(35)
"友善用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完全符合现代教育"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求的。而职业院校思政课非常适合友善用脑的教学方法的。笔者用的一些主要的"友善用脑"的方式有:音乐、做脑保健操、实施多感官教学、组织学生冥想画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等,只有做到"友善用脑"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处理好事情、解决好问题是开展工作的主要目的。大学生关注关心、需求期盼的事情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要善于把握这些重点,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从远大理想、家国情怀、现实关切三个维度构建能够更好实现因事而化的工作体系。同时正确处理"因事而为"与"因时而进"和"因势而新"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达到用远大理想来激励引导学生,明确学生方向、用家国情怀来感召凝聚学生,增强学生动力、用现实关切来为学生解疑释惑,坚定学生信心的教育效果,进而积极引导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1.
改善高校艺术类教师对本科生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具有重要积极意义。要提高高校艺术类本科生课堂教学效果,艺术类高校专任教师须对学生按照"动机——行为——绩效"的教育引导思路,重视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教学、案例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环节,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树立成才理想,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罗玮 《学理论》2013,(8):255-258
在新的形势下,独立院校都在积极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改革与建设。调查数据显示教学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生们对于这门课程的认可程度不断加强。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逐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两大特征,授课教师首先需要积极了解独立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调整教学方式,可选择"块化"教学时间引入5分钟读报时间或者运用"引导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积极性,其次老师要能不断增强政治理论课程在大学生学习和实践运用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金霞  张建华 《学理论》2012,(1):171-172
拟就儒家思想"义"之内涵进行探讨,从正确理解"义"之内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正义观;正确理解儒家的"义利"之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义利"观和正确理解生命和"义"的关系,培养学生形成合乎道德理想的君子人格三个方面论述儒家道德思想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价值及现代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35)
为了更好地进行"纲要"课社会实践的选题,要认真对待学生在"问题意识"方面面临的四种情形,指导老师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解决学生的"问题意识"缺失,大致上,坚持乡土导向、专业导向和兴趣导向,会有助于学生"纲要"课选题时"问题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李威丽 《学理论》2012,(32):65-66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学生达到学习目的主观的感觉,是学生的主观能力的体现,学生真正具有的能力虽然无法体现,但它是学生对自己是否具有胜任某项学习任务的感知。研究对学业自我效能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测量及其"一般"与"特殊"进行综述,以提高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7.
何洪波 《学理论》2012,(6):181-182
善于使用地图、应用地图的学生必能学会地理,教师要构建让学生使用地图的平台,并能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地图,给学生创设地图的情境,能够让学生形成"有图地图"和"无图地图"能力,这样才会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科学、合理,才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有兴趣、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岩 《学理论》2011,(33):246-247
教与学复合角色互为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的优势,从单一注重教师的传授转向既注重教师的传授又注重学生的接受并重,教师进行适当的角色转换,即由"教学"变为"导学",强化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意识,从而指导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9.
谢萍 《学理论》2013,(21):369-371
人文素质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软实力。在提升人文素质的诸多路径中",两课"教学是其中之一。实现"两课"教学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可从三个方面加以努力:学院"、两课"教师和学生三个主体更新观念;给"两课"教学以外部支持;从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进和师资队伍强化角度完善"两课"自身。  相似文献   

20.
胡辉 《学理论》2011,(8):225-226
"例式教学法"是指把案例引入课堂以实例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分析若干特定的情节和事实,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结合这一方法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的教学实践,分别对"案例选择"、"案例展示"、"案例分析"、"反馈总结"四个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