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5月11日一早,桂林市民李阿姨急匆匆来到桂林市人民医院就诊服务台询问就诊卡的事情。原来,昨晚外地工作的儿子打电话告诉她在网上看到一条信息说,桂林市许多医院的就诊卡准备不能用了。已经60多岁的李阿姨不会上网,听了这个消息后不禁担心起来,自己和老伴有高血压,老伴还患有糖尿病,一不注意又容易生点小病,住院开药都是家常便饭,到时看病可怎么办呢。看到着急的李阿姨,服务台的护士赶紧  相似文献   

2.
讲述人:王阿姨,南宁市退休干部王阿姨是一个经常与医药打交道的人,老伴常常要去医院检查,每次用药都要经过她的过目检查。有一次,王阿姨陪老伴去南宁市一家医院,检查过后,医生开了好几种药。王阿姨一种一种地阅读说明书,结果发现有一种药明确标明老年人用药"无资料可查"。也就是  相似文献   

3.
正"刘阿姨,我买一盒山枣糕。""刘阿姨,我买一袋山薏米。"近日,笔者在浦城县水南街道圆弧市场见到了村民刘三妹,她正在摊位上忙活着。刘阿姨说:"人大代表介绍我儿子到深圳打工,我留在家里带孙子和照顾残疾的老伴,这是人大代表帮我找的摊位,可以卖点土货,赚点钱补贴生活,我们家已不再是贫困户了。"像刘三妹一家一样依靠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生活有了奔头” 隆冬时节,塞外草原一片苍茫。岁末年初,家住百灵庙镇大街社区73岁的海延庆觉得自己昔日困窘的生活有了明显的变化:他的退休养老金提高到1030元,瘫痪老伴和两个患病的儿子也领上了每月每人150元的低保金,加上一些专项救助金,海延庆一家不仅能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而且买药的开销也有了出处。老人说:“赶上了好年代、好政策,我是越活越舒畅。”  相似文献   

5.
佚名 《协商论坛》2009,(6):60-60
我住在五楼,李老师住我楼上。 上个礼拜天,李老师把她住在乡下85岁的老妈妈接到自己家里来。李老师的一双儿女全在外地成家立业了,平时家中只有她和老伴两个人,比较安静。现在老妈妈来了,没事陪老太太唠嗑,家里当然比平时热闹了许多。  相似文献   

6.
正9月底,一篇关于空巢老人的报道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65岁的朱阿姨一个人小心翼翼地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长达5年,没想到平时连翻身都没办法做到的老伴在一天凌晨从床上掉到地上。朱阿姨抱不动老伴,只能打开手机通讯录求助,然而通讯录里面包括独生女在内的100多人,她却不知道该打给谁......"我最无助的时候是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这句幽怨的话不知道刺痛了多少父母和远在天边的儿女。如何让老人们老有所养,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寻保姆之困 小张是记者遇到的一位急切寻找保姆的“80后”母亲。据小张介绍,从宝宝4个月开始,她们一家就商量好联系家政公司找个会做家务做饭能协助小张婆婆带宝宝的保姆。选定一家家政公司,几次上门选人,最后敲定一名四川籍50岁张姓阿姨,外表斯文干净,话不多,脸上也带有微笑,感觉还不错,于是家有保姆的日子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8.
天气良好的早晨,长寿公园里,随处可见锻炼身体的人群。正在打太极拳的李阿姨就是其中的一位。打了十几年太极拳的李阿姨现在有了一个新的身份,长寿社区太极拳协会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9.
金宗志  杨辉 《当代广西》2014,(20):39-40
正"我结婚了!这是我的新娘。"78岁的胡寿煌穿着西装,牵着身披婚纱的老伴走出社区服务中心兴奋地喊。老伴对胡寿煌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又高兴又羞涩,街坊邻居们一边叫好一边鼓掌,有的还用手机"咔嚓"记下这一幕。9月20日下午,柳州市鱼峰区白莲街道宝莲社区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家照相馆的摄影师走进社区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夫妻免费拍摄婚纱照。胡寿煌说":我和老伴结婚几十年了,今天第一次拍婚纱照,感觉就像年轻人刚结婚一样。你说能不高兴吗?"在柳州,有一种遍布社区街道的特殊"超市",这里汇聚的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志愿者以专业特长为居民提供的各种志愿服务项目。只要社区居民提出需求,志愿者便会上门服务,这就是备受柳州市民称道的"雷锋超市"。在宝莲社区服务中心门前,柳州市福康医院健康体检部主任龙卫萍正在为居民测量血压。龙卫萍说,去年9月,鱼峰区计生局在福康医院创建公益惠民的"幸福家园",不仅为居民解决了健康体检问题,而且还提供部分医疗援助。白云小区  相似文献   

10.
西川 《中国保安》2004,(8):35-37
四川青城山一直以风景秀丽而闻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大名山,青城山每天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廖茂全一家就居住在这风景迷人的青城后山。廖茂全膝下共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廖大志和小儿子廖勇都在家务农,二女儿廖晓玲一直在成都打工。在廖茂全和老伴许绍芳眼里,大儿子廖大志虽为长子,却有些自私,赶不上小儿子廖勇对父母的孝心。转眼到了1997年冬天,已满70岁的廖茂全考虑到自己和老伴将来的养老问题,便跟老伴许绍芳商量。经过商量,他们决定把自己十多年前修建的房屋全部分给两个已经成了家的儿子,由两个儿子赡养…  相似文献   

11.
自连  志雁  爽英 《中国民政》2007,(5):35-35
案例李老太太今年65岁,退休工人,因老伴去世早和独生子相依为命,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就业结婚。2000年5月孙子出生,李老太太高兴地搬到儿子处居住,一直照顾到孙子断奶。之后,李老太太把孙子领回家抚养,儿子和儿媳除放假回来看望外,全由李老太太一人照看孙子。去年8月,儿子和儿媳突然离婚,孙  相似文献   

12.
雪在悄悄地飘落,从早晨到现在,无声无息的。天空迷茫茫,地上白皑皑。"她还来吗?"他自己问自己。他跪在窗前的床上,望着天地难分的世界,心里象十五只挂桶,七上八下。"她一定会来的。"他回答自己。五年前,一场车祸使他失去两条小腿,那时老伴还健在,每天端吃端喝照应着他。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大病,老伴撇下了他。就在那样的日子里,她来到他们家,既照应他老伴,又替老伴照应他。老伴走后,她仍然在他庭院中出出入入,忙里忙外。  相似文献   

13.
罗山县尤店乡人大代表李锦山用自己的六十万元,为乡亲们建了一座提灌站的动人事迹在罗山县的群众中广为流传。罗山县尤店乡位于华北平原与大别山区的结合部,所属的十二个村有一半属平原地区,一半属丘陵地区。丘陵地区的村民不仅耕作土地要从百里之外的南湾水库引水,而且生活用水也很困难。每逢天旱,这里就要发生村民争水械斗事件。群众为争水而流血,不仅使乡领导伤透了脑筋,而且也深深地刺痛了人大代表李锦山的心。他想,乡亲们用生命去换水,因为啥?还不是因为这里太穷,建不起电灌站?如果有了电灌站,大家都不缺水,还有谁会去争水呢?『要为乡亲们建个提灌站!』多年来,这个愿望一直萦绕在李锦山的心头。李锦山跑过运输、运过大米,到一九九六年时手上已有了二十万  相似文献   

14.
正寒冬已至,与"抱团取暖"非常相似的一个概念"抱团养老"在这个冬天一下子火了。据《都市快报》报道,杭州一位王阿姨和老伴一起住在200平米以上的农家小别墅内,由于子女工作太忙,老两口感到很冷清,他们邀请了其余6对会打麻将的老人一起居住,目前已经在一起生活了5个月。  相似文献   

15.
王涛 《中国保安》2013,(11):15-19
“小刘,这么早就开始执勤啦。真是辛苦!”面对李阿姨的关切问候。银行保安员刘天明感觉心里暖暖的。这是刘天明参加保安工作的第二个岗位,在这里,他收获了认可与尊重。刘天明刚到保安公司时,被派到一家物流公司当保安,守护物流公司的仓库。这份工作比较轻松,只要耐得住寂寞就行,可这偏偏不符合刘天明的性格。  相似文献   

16.
正一对再婚老人立下口头约定:百年之后合葬在一起,争取下辈子还做夫妻!"然而,一方去世后,其子女坚持主张"我母亲一定要与我父亲合葬",而再婚老伴却要求按"约定"合葬。法律会支持谁?案情回放吴师傅早年系一家国企大客车司机。1991年初,也就是吴师傅48岁那年,老伴因病去世。1993年冬,经邻居介绍,吴师傅与小他7岁的肖燕相识。  相似文献   

17.
大地震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而且可能引发后遗症。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台湾经济出现较年初预期为佳的复苏势头,经济增长率大幅上调。然而9月对日南投大地震的发生,不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而且遏制了台湾经济的强劲复苏势头。不过,地震对总体经济的影响仍属短期效应,未来会因灾后重建的庞大需求而刺激经济增长,预计明年台湾经济还将在亚太经济持续繁荣下保持较高增长率,但地震对台湾经济建设影响的后遗症仍不可忽视。“外热内温”被挡在门外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台湾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由去年的一外冷内温…  相似文献   

18.
王大吕在家中属“主事儿”的一方,被孩子称作“政府”。而老伴孙曾鑫则称她为“保护神”。接受采访时,王大吕主讲,老伴好脾气地端茶倒水,偶尔从旁作些补充,还时常引起“批评”。奇怪的是,你从中感觉到一种和谐,这是一个典型的“女权”模式的家庭。 王大吕70岁,孙曾鑫73岁,退休前两人都是一家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我们的感情没什么波折,平平淡淡地过了一辈子。”王大吕这样总结他们的爱情。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广东省阳江市强行将一家民营养老机构的山顶公寓拆除。还绿于民的同时,却因为没有做好老人的安置和安全分流,在社会上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城管部门表示:我们只管依法拆迁,老人安置是民政部门的事。民政部门则表示:谁拆除你的房子,你找谁安置。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37位孤寡老人对以后的归宿依然感到迷茫。  相似文献   

20.
<正>1998年12月19日凌晨,钱锺书先生离开了人间。五十七个小时后便火化了。遵照遗嘱,做到了丧事从简。次年年初,我的老伴去看望杨绛先生,一进门还没说话,只见杨先生孤身一人,我的老伴就抑制不住抽泣,后来干脆放声大哭起来。杨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