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苏维埃时期的党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关系历来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党早在成立之初就开始重视党政关系的正确 处理问题,并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中华苏维埃时期是我们党党政关系的初始时期,这一时期内虽然受 "左"、"右"的因素影响,但毕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干部选拔任用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关键时期,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干部选拔观念、干部选拔标准、干部选拔制度的有关论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执政制度和执政方式的重要内容。广大干部群众对此关注度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党持久地开展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特别是《国家公务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五个法规文件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年初,中共中央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新旧两版条例均为13章,新版共有71条款,相比旧版少了3条,但吸收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经验新成果,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进行了改进完善,新增一章"动议",将旧版"酝酿"一章合并到"讨论决定"章。中央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  相似文献   

5.
骆积高 《探索》2004,(5):38-39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本文根据邓小平干部选拔任用思想,从“四化”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制度化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拘一格”干部选拔任用思路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剖析。  相似文献   

6.
关于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建立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出现的疑虑,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出路不是抱怨机制、抛弃机制,而是要在科学把握机制内涵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本文就此着重探讨三个问题:一、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内涵及特征;二、从机制视角剖析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存在的问题;三、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张露 《党史文苑》2016,(4):34-37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对中共的干部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新形势新任务,党群干群关系的新变化,要求中共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邓小平从执政党自身地位、党群干群关系新特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出发,围绕标准科学化、原则科学化和方法科学化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干部选拔任用科学化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科学理解"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原则,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等,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党员干部之友》2008,(6):14-15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指在干部选拔任用实践中,特别是在个别提拔和交流提拔时,党委(党组)及其组织(干部)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和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在《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民主推荐等程序之前,酝酿提出干部调整动议和提名意向性人选的过程。实际上,它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入民主推荐前的整个前期酝酿过程的形象概括。  相似文献   

9.
10.
郭波 《世纪桥》2009,(13):6-8
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很多地方的干部选拔选拔作用工作还存在着暗箱操作、用人唯私、“带病提拔”等现象,因此必须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针对监督主体没有形成合力、监督客体缺乏民主作风、监督制度不够健全僵化、监督机制不够科学的问题,应大宣传力度、健全监督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坚定从严原则。  相似文献   

11.
略论中央苏区的贡献与苏区精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大的革命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苏区广大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在坚持革命战争,建立和扩大红军,发展苏维埃建设事业,以及支援红军主力突围转移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与英勇牺牲。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创造和培育出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精神。弘扬苏区精神,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央苏区时期,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党的宣传工作的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提升全党理论素养、开展工人运动转为探索在农村开展宣传工作的方法.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宣传工作的宣传目标明确,具有现实性;宣传内容聚焦于政治宣传,具有严肃性;宣传方式活泼多样,具有吸引力.当前,我们应借鉴中央苏区时期宣传工作的经验,积极推动新时代宣传工...  相似文献   

13.
陈始发 《理论学刊》2012,(7):14-19,127
80多年前,中共在中央苏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取得了非凡成效.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举措包括: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建设;加强机构建设,建立网络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体系;加强队伍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空前大众化;贯彻通俗化与艺术化的方针,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这些举措对于当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央苏区时期,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体现在五个结合上: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中心工作相结合;教育者的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提高群众思想觉悟与实现群众利益相结合;教育形式选择与教育对象实际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新时期,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找准定位,从教育对象出发,科学确定教育目标,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就非常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重视干部的选拔工作。而做好干部选拔工作关键是解决好与此相关的两个问题:一是选拔标准即选拔什么样的干部的问题,二是选拔的方法即怎样选拔这样的干部的问题。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的干部选拔工作,使得我们党在抗日战争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保存下实力,迅速发展壮大了党组织。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来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干部选拔工作与相关论述,对于深刻认识当时历史环境下选拔的历史规律和加强当前的干部队伍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央苏区时期,党为了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确保苏维埃革命的开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如大力发展经济、强化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廉洁政府等。这些成功的工作经验对于我国现阶段群众工作的开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一是要把脱离群众上升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二是群众工作必须和民生问题结合起来;三是要着力完善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制度体系;四是要切实把反腐败作为赢得群众信任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17.
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和苏维埃政府结合时代特征展开了全方位的政治动员,其鲜明特点体现在动员方式的多样性与深入性、动员过程的高度组织性与广泛参与性相结合、阶级动员与民族动员以及利益驱动与革命教育的有机结合.政治动员激发了苏区民众的政治热情,推动了苏维埃革命的发展,并对尔后中国革命的动员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优势。作为党局部执政的早期探索,中央苏区成为党开展自我革命的实践基地。通过回顾党在中央苏区时期自我革命的重要举措,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必须筑牢党员的革命理想信念、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完善党内监督体系等经验,从而更好地为新时代坚持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陈云同志从1933年1月至1934年10月,在江西中央苏区战斗、工作了一年零九个月,时任中共中央局成员、常委,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党团书记、副委员长,中共中央白区工作部部长等职.他求真务实,富有卓见,在苏区从事经济、工运和白区工作期间,旗帜鲜明地抵制和批判"左"倾劳动政策,领导工人正确开展经济斗争,深入实际指导订立劳动合同;大声疾呼反对官僚主义,体察群众的疾苦,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指导开展白区工作,转变游击区域的斗争方式,协做主力红军战略转移的准备工作等.他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发展、政权建设和革命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陈云在中央苏区党内"左"倾思想十分浓重的氛围中,凸现出青年革命家敢于批"左"、纠"左"的理论勇气和唯实、务实的革命风格,不失为我们当今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时期鼓励新富农经济发展的政策,是长期土地斗争和根据地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结晶.它既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在农村政策方面的具体化,也使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更加充实和完善.其中体现出的制定经济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从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出发,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思想,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