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小雷 《党建》2010,(2):53-53
徐特立,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原名徐懋恂,字师陶,又名徐立华,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他从小家里很穷,4岁丧母,父兄种田,终年劳作,一家仍不得温饱。为了不使孩子成为睁眼瞎,父亲省吃俭用让他上了6年私塾。  相似文献   

2.
“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是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于1937年在延安写给其恩师徐特立六十岁贺信中的话语。十年之后,当这位老先生七十岁寿辰之时,毛泽东又为其题词“坚强的老战士”,朱德司令为其题词“当今一圣人”,高度盛赞了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的不朽成就。  相似文献   

3.
王树人 《党史天地》2008,(12):10-12
徐特立(1877-1968),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原名懋恂,字师陶,又名立华,湖南普化(今长沙)人。1905年人宁乡师范学校读书。曾赴日本、苏联考察教育。提倡并亲自参加留法勤工俭学。长期在小学、中学、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创办小学、师范学校多所,并举办农村师范农运讲习所,兼任湖南省农民协会教育科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4.
徐特立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毛泽东主席最尊敬的老师,同时也是一名老党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许多人公开脱离党组织,而时年50岁的徐特立却在这年的秋天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1月,徐老60岁生日时,毛泽东亲自写信祝贺,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高度赞扬他“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崇高品质,并号召全党同志向徐老学习。  相似文献   

5.
徐特立,原名懋恂。1877年2月1日生于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县)。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南昌起义。1928年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后进人中央革命根据地,1930年10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代部长。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厅长。  相似文献   

6.
徐特立教子     
徐特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长达70余年。创办了梨江高小、长沙女子师范、鲁迅师范等多所学校.曾在周南女校、湖南第一师范、延安自然科学院等担任校长(院长)或任教,培养出了毛泽东、蔡和森、李维汉、田汉、许光达等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和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2012,(2):61
徐特立一生勤奋好学。1919年,徐特立以勤工俭学的方式,赴法留学。到法国后,他进工厂去做工,并决心学通法文。有一位同学关心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做一点适当的工,倒还可以,要想掌握法文,恐怕不那么容易。徐特立满有信心地说:不一定。我有读书的妙诀: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我今年43岁,1天学1个单词,1年可学  相似文献   

8.
徐特立教子     
梁堂华 《党课》2010,(20):84-88
徐特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长达70余年,创办了梨江高小、长沙女子师范、鲁迅师范等多所学校,曾在周南女校、湖南第一师范、延安自然科学院等担任校长或任教,培养出了毛泽东、蔡和森、李维汉、田汉等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和建设人才,为近代中国以及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肖健 《学习导报》2013,(14):49-49
“不落时代后,年老才是宝。”这是我国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的真实写照。他不仅在革命斗争、教书育人方面贡献突出,而且在健康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以91岁高龄的事实,告诉我们强健体魄是“斗”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50年代有一首歌曲家喻户晓,歌中唱道:"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他不怕风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冻,他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巅。……"这首歌可以说是老一辈革命家的真实写照。我国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即使人到中年、老  相似文献   

11.
王倩 《党史博览》2020,(4):56-58
徐特立在谈及学习问题时,曾讲过这样五句话:学,不断学习;问,不懂就问;思,凡事要经自己的头脑思考;辨,辨别是非;行,身体力行。这既是他对自身学习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我国传统学习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意志坚定,潜心苦学徐特立生于农家,家境清贫,父亲在他9岁时变卖了家中物件勉强地凑了一些钱送其上了村里的蒙馆。15岁时,他因伯祖母去世,经济压力骤增,只能辍学。  相似文献   

12.
沧南  彭臻 《学习月刊》2010,(21):18-19
毛泽东既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问家。他革了一辈子的命,也读了一辈子的书。他曾经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读书,不单是为了扩大知识面、搞好下作,而是他生活的一种常态。他把读书看成像空气一样,须臾不可离开。  相似文献   

13.
徐特立是毛泽东最尊敬的老师、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60岁大寿时,毛泽东满怀深情地给他写信,称赞他“懂得很多而时刻以为不足”“虚心学习新的东西”的学习精神:70岁大寿时,中共中央又发表贺信,高度赞扬他“你对自己是学而不厌,你对别人是诲而不倦,这个品质使你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他“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迄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相似文献   

14.
散木 《党史博览》2013,(2):10-15
在中共历史上,特殊的时代要求和氛围曾造就了全党浓郁的读书风气和良好的学风,如延安整风时期。这里,笔者着重叙述一下“延安五老”(徐特立、谢觉哉、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以及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胡耀邦等人的读书风格。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1,(18):63-63
王若飞,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生于1896年10月,贵州安顺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革命,1922年6月参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从事马列主义的宣传。1923年4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转为中共党员。  相似文献   

16.
叶子 《广东党史》2011,(8):9-14
“延安五老”,指的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五人。“延安五老”这一称谓,缘自朱德总司令1942年写的《游南泥湾》一诗,诗中有“轻车出延安,共载有五老”等句。诗传开后,“延安五老”便在中央领导和全体机关干部中叫响了。  相似文献   

17.
陈安生 《湘潮》2014,(2):48-48
长征是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开始长征时,徐特立已经57岁。他虽已年近花甲,但处处以普通一兵的姿态出现,年纪大不畏苦,职位高不自矜。  相似文献   

18.
近读一篇纪念任弼时的文章,感慨颇多。文章说,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几十年如一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凡曾同他一起工作或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他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11,(25):71-71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  相似文献   

20.
李宗晖 《湘潮》2006,(5):54-54
为了不使孩子成为睁眼瞎,徐特立的父亲省吃俭用让徐特立上了6年私塾。16岁时,徐特立辍学在家。一天,他乘船去衡山,见10多名同舟人对船工态度横蛮。对此他极感不平,乃自诫日后若能科举及第,只任教官,不作欺压百姓之官员并取“特立独行,高洁自守,不随流俗,不入污泥”之意,改名徐特立。从此,“特立独行,高洁自守”成为他的人生座右铭,激励着他奋斗不懈。为了生计,18岁时徐特立在乡村教蒙馆,一教就是10年。他一边教书,一边刻苦读书,却苦于家中无甚藏书,需要读的书也不易借到。买书又很困难,因为书价昂贵,一部《十三经注疏》要15串钱,一部《庄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