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员干部之友》2014,(1):58-58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会对精神文明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精神文明的发展又会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尤其是经济的多元化会带来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只有把精神文明建设好,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更进一步来说,要认清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等是一些重要指标,但都不是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等。  相似文献   

2.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科学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结合,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开放兼容与自主创新结合,时代精神与文化传统结合,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的发展由提高社会生活的运行质量来体现,其最终尺度是人与文化的进步。文化对人的社会生活提供着恒久的支撑力,文化的创新对奏响县域经济的主旋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文化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前奏曲县域经济中的文化创新,就是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及反映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激发现代所需的民主法制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平等竞争精神。知识经济已经步入当今社会,“知识”在现代社会生活视野中,已被赋予了“人文化”的崭新内涵,知识创新是文化经济的源泉。因此,促进县域经济建设发展的前提,必须是文化创…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只有在和谐良好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有序高效地学习和生活。关心青少年学生要从青少年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为他们的成长营造一个快乐、健康、文明的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因此,我校从家庭影响、学校影响、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在436名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的建设中,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科学发展 观的论述中指出:"以人为本,就是要把 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 现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 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 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 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 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 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 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的社会环境。"这一段表述,概括性强,主 题突出,内容丰富,内涵深邃、广泛,只有 深入学习,全面理解,才能在实际工作中 加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6.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 既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文化建设的锐 要着眼于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利思想武器。在新的发展阶段,只有树立科学的发 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展观,才能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文化建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人的全设之路。 面发展,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们的物质 生活,而且要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 一 …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培育﹃小康文化﹄经济较发达的江阴市提出“一二三家庭读书工程”,即每个家庭拥有一个书橱,年订阅两份报刊,藏书300册。目前,全市已有10%的家庭达到了这一目标。其他一些地方结合实际,发展不同形式的文化建设,主要有:一是培育“特色文化村”、“特色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国内艺术市场的空前繁荣,催生了一大批中产阶级和艺术群众。“衣食足,知礼节”,对文化、艺术等精神生活的追求成为生活的潮流。据统计,长期观看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的艺术收藏爱好者高达数千万人。而艺术市场的风起云涌,也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人们对文化、艺术等精神生活的追求。中国人历来有藏书的传统,《中国美术全集》作为艺术类的标志性品牌图书,将成为这部分人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9.
深入开展家庭文明创建活动□刘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搞家庭文明建设,开展“创建”活动,就要牢牢抓住培养人、教育人、提高人的素质这一根本。现阶段,不...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健康愉快、积极向上、丰富多彩、新颖高雅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企业职工文化活动也要扩大领域,提高层次,深化内容,不能老是停留在消遣娱乐型和一般化的兴趣型上。企业应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文化观,要注意社会变革给职工思想带来的新变化,物质生活的改善与提高对文化需求带来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  相似文献   

11.
社会需要文明。一个进步发展的社会,应有一种文明的风尚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人人崇尚文明,内心都在呼唤文明。确实,讲文明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因而,“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普遍欢迎。精神文明建设要靠人,只有人人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才能在全社会真正形成良好的风气。要享受精神文明成果,人人首先要从自我做起。讲文明,每个人要有文明意识。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份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要求每一个人必须加强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现代文明意识。诚…  相似文献   

12.
刘相  王伟 《党建》2006,(5):20-21
把握要点: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强化载体,用社会主义新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要加强引导,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要示范带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乡风文明,就是要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基础上,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乡风文明从本质上讲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其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它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13.
《建议》指出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扩大内需、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 ,要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吃、穿、用消费水平 ,优化消费结构 ,增加服务性消费 ;增加城乡居民居住面积 ,提高住房和环境质量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鼓励计算机、轿车进入家庭 ,提高电话普及率 ;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 ,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提高医疗保健水平 ;重视安全生产 ,加强劳动保护 ,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全面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有怎样的生活情趣,似乎是个人的私事,但对党员、干部而言,却是事关党的形象、威望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事。这就要求每个党员要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要讲党性、作表率,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所倡导的领导干部要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文章从对不良生活情趣的危害分析入手,指出纯洁和高尚生活情趣的重要性,并提出三种基本途径,即要加强党性锻炼,要大力倡导先进文化,要从小节抓起。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图书阅览工作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要求每个人必须用不断增长的知识来提高自身的素质。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图书阅览工作成为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现就新时期如何提高图书阅览工作质量谈一点体会。1、加强图书的管理工作。图书馆的藏书,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我们要合理安排使用有限的经费,通过精选,力求补充适应读者需要的书刊。书籍浩如烟海,读书必须有选择,各学科都有本学科必读的基本书籍。只有选择经典著作和基础著作,才能起到最佳的读书作用,充分满足读者的需要,从而提高藏书的质量。要按科学的排列和管…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有助于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单位和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群众性文化、卫生、体育和科学普及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08,(10)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科学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各  相似文献   

18.
要发展长沙县的县域文化,必须精心打造具有县域特色、时代特征和“三湘第一县”窗口特点的文化品牌,提高全县人民的综合素质,繁荣文化事业,促进长沙县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一、发展县域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弘扬时代主旋律,建设开放多元的有地域特色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黄选平 《新长征》2006,(12):32-32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觉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终身课题。1、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奋斗过程中,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树立“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必须以崇高的理想信念作支撑。2、必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全部实践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贵在躬身践行,重在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真正落实到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全部实践中。3、必须营造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环境。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靠科学理论的支撑、道德体系的规范,也要靠良好环境的熏陶、激励和约束。要积极营造扶正祛邪的舆论环境、惩恶扬善的制度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示范导向环境。  相似文献   

20.
佟星 《求是》2002,(12)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我们面向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要求。作为沿海发达地区,近年来,中共东莞市委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按照“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求,在全市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现代人、现代生活、现代城市”为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