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宝祥 《前沿》2011,(2):116-120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犯罪构成的必备要素,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存在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及客观归属论,其中客观归属论较为合理,应当以此为基础完善我国刑法对因果关系的认定。  相似文献   

2.
环境侵权行为的特殊性导致因果关系认定的复杂性。必然因果关系理论追求客观、全面的事实判断,在司法实践中因陷入不可避免的困境而饱受批判;相当因果关系理论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融入了部分价值判断,增强了认定的合理性;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全面容纳价值判断,使疑难案件的认定结果具有说服力。我国应构建以"相当因果关系为主,因果关系推定为辅"的认定标准,结合相关配套制度,为环境诉讼司法实践中因果关系的认定提供明确指引。  相似文献   

3.
因果关系是行政赔偿的构成要素。要正确认定因果关系,必须认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并采用事实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的两分法。事实因果关系是法律上因果关系的前提和基础,认定事实因果关系采用必要条件理论和实质要素理论。法律上因果关系的认定区分作为造成的损害和不作为造成的损害,前者采用直接原因理论认定,后者则可采用间接原因理论认定。  相似文献   

4.
5.
玩忽职守罪中存在因果关系。对其的认定,我国司法实践中一般采用中断理论来加以判断。而监督过失理论对监督者疏于监督的行为进行了否定性评价,这种否定性评价并非仅从危害结果着眼,还由此向前寻找引发危害结果的原因。其比中断理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处理社会矛盾的需要,更加符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魏莉 《前沿》2013,(16):80-81
侵权责任法中因果关系是核心要件之一,具有复杂性、抽象性等特点,长期以来是学术界公认的难题。由于医疗行业专业性、高技术性等特点,使得医疗侵权案件中的因果关系认定更为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因果关系的各种学说,并结合我国实际,完善我国医疗损害赔偿中因果关系理论,这对日后公正合理裁决医疗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耿赫 《人民论坛》2010,(1):68-69
因果关系的认定是刑法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相当因果关系说"在大陆法系中占有主导地位。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德国出现的"客观归责理论"渐渐为业内外所接受。应用该学说处理案件,除了个别案件以外,往往得到与应用"相当因果关系说"处理案件相一致的结果,有利于保护行为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10.
“疫学因果关系”与我国刑法理论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疫学因果关系是一种以流行病学为基础的因果关系理论,其在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的刑法学界已得到相当程度的确立。该理论适用于环境犯罪等公害犯罪中,突显了刑法的功利价值观,其对我国现行刑法理论有着充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评析大陆法系刑法因果关系中的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客观归责论。在我国传统的刑法因果关系研究中,必然因果关系说和偶然因果关系说并不足以解释其因果关系,应将客观归责论引入我国刑法理论。  相似文献   

12.
检视西方学者对政治合法性问题的研究不难发现,西方合法性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具有明显张力的规范性合法性理论和经验性合法性理论,以及试图消弭二者张力的哈贝玛斯“重建性的合法性理论”三大主流合法性思想。  相似文献   

13.
陈小洁 《人民论坛》2013,(8):142-144
法律的内在道德被公认为是美国法学家富勒新自然法思想的精义所在,应当从三个依次递进的方面予以理解和把握:法律内在道德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多方面条件;法律内在道德的展开有其独特的理论进路与学术内涵;有关法律内在道德的论战,丰富并发展了论战双方的思想体系,为法理学知识的增进做出了创造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4.
社会相当性理论作为社会行为论的一种,既是解决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依据的理论武器,也是犯罪实行行为判断标准的理论依据。社会相当性理论不仅考量行为所造成的结果的恶,同时更侧重行为本身的恶。因此,相对于单纯的法益侵害说和规范违反说,在解释实行行为的刑法意义上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5.
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责任的认定应符合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对应这一基本民法理论,但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标准笼统地将当事人对整个事故的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及不负责任,这样的责任划分不能反映民法因果关系的基本理论,也不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的过失相抵制度。2起案例反映出的问题,不符合民法上因果关系理论,因此,论述因果关系理论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予以应用的重要性,现行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存在瑕疵,应对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16.
卫郭敏 《岭南学刊》2015,(3):112-116
观察渗透理论对观察的客观性提出挑战:它揭示了观察的选择依赖于理论,观察的内容被理论所决定以及观察的陈述隐含着理论预设。然而,观察渗透理论并不必然导致相对主义:首先,观察选择的主观性并不等价于观察内容的主观性;其次,观察假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客观性;最后,观察陈述隐含理论预设并不否定观察的客观性。另外,科学活动中多次观察的交叉性也保证着观察的客观性,同时主体间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支持着感觉经验和观察陈述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及全球治理的背景下,全球公共问题的大量凸现使单一国家无力应对,国家间的协作以及对统一国际决策应对国际公共问题的需要随之显现,并且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重视。国际行政法的产生与形成是作为对全球化中种种全球性问题与监管制度国际化的历史回应。学术史上众多学者对国际行政法的概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这些界定均有别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行政法的应然含义。哈特的有关法实证主义法律概念的几个要素可以作为分析国际行政法概念的逻辑起点,但是还不够充分,因而采纳一个经过扩展的实证主义法律概念有助于更加准确地界定国际行政法的概念。与晚近备受争议的"国际经济法"概念相类似,"国际行政法"所体现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分类。  相似文献   

18.
周纯 《求索》2013,(10):226-228,190
利他性反映了社会中普通成员对于他人利益的考虑与关心。是组成社会文化与道德的重要部分之一。对于利他性来源的探讨,已经广泛地出现在包括社会学、社会生物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发展心理学等学科之中。探讨主要集中于利他性的先天生物性来源与后天的社会教化过程之间的分歧,针对这一分歧,学界还出现了一种二者的整合趋势,即用来解释利他性来源的基因——文化的综合型模型开始被提出。本文主要回顾介绍了三种现有解释社会利他性来源的主要理论观点,并尝试性地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为提高中国社会利他性水平提供合适的入手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的介于正规计算机软件与病毒软件之间的恶意软件,屡屡扰乱广大计算机用户的正常生活,构成了一系列的侵权行为。我国目前的法律在这一领域缺失,因此虽然有相关利益团体展开了诉讼,却因为没有相关法律规制以及诉讼主体不明确等原因造成诉求未果。文章结合这一现实情况,探析规制恶意软件的法理基础,寻求规制恶意软件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0.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历史和现实无不证明,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是指导工作、促进工作的重要武器。在加强理论武装工作中,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使思想理论贴近时代,切合实际,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