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晓慧 《学理论》2010,(16):57-58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重视人的发展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根本一致的。因此,对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思考,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虽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也提出过有关和谐社会的思考,但那是在生产者占有生产资料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上的;社会主义是统摄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求知》2006,(3):43-44
美国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虽然在日常经济运行中强调公平竞争,但十分重视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并制订了诸多政策和措施,力图在市场经济框架内大力培育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4.
王曼 《行政论坛》2004,(2):84-84,86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如何保持社会保障机制与市场经济机制之间的平衡发展是政府实现制度创新的关键所在,也是如何协调社会公平与效率、社会发展与稳定关系的难点。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而社会保障制度又构成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价值取向正确与否,对科学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扩而大之,学校的价值取向、医院的价值取向、社区的价值取向、农村的价值取向、机关的价值取向等,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生产方式,是我国现实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应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探讨文化发展的规律,确立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探讨文化建设的政策、体制和发展战略,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标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方位,主要也就归结为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方位。时代的发展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体系构建中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原因。以马克思的"三种社会形态"理论为依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看到,它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人类进入理想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梯。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大批懂经济、会管理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因此,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新的经济体制向培训部门提出的新课题。 一、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是我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需要 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使我国已置身于更大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环境之中,在这个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我国由单一的自给自足的内向型经济转向开放型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一步改革开放,使世…  相似文献   

9.
法制建设与市场经济必须同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历史和现实有关实践的分析,揭示了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法制为依托的经济,法制建设必须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而要适应新情况,就必须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法制建设与市场经济必须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工会工作遇到了许多新的课题。如果没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单靠传统的、固有思维定式和思维方法,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工会工作将陷入被动局面。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会工作如何开展多做些理论上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样的成果在某种程度上归功于现行的不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但我们更应该认真地思考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下,运行市场经济体制是否能够带领中国经济发展走向一条持续快速稳定的道路.基于对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带来的诸多问题的探讨与分析,比较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最终得出  相似文献   

12.
李文珍  陈淑琼 《学理论》2009,(30):87-89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我国出现了私有化浪潮,认为生产资料的私有化是完善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进而否认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相融性,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融合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本文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统一的生产力基础、价值追求、最终目的三个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是有着强大理论根基并有着旺盛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3.
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失衡,是影响我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促进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统筹二者关系提供了制度保障。践行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出台《民生促进法》,是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促进统一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白津夫 《求知》2004,(2):6-8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也是国有经济的根本性改革。所谓根本性改革就是要从企业、结构和体制的不同层面改革转向整体推进国有经济改  相似文献   

15.
按照市场经济制度的层次性安排,通过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建设新型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社会主义.是中国经济转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中国特色的经济转型模式实践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张岩鸿 《求知》2006,(7):9-11
地方发展的方向与水平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引导与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地方政府改革会激发地方发展的活力,否则,则会抑制整个地方发展的生机。而要设计规划与地方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政府改革方案,核心问题是理清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因为地方政府改革的实质无非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其所承担的各项职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借鉴具有管理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事务悠久历史和丰富实践的国外政府改革经验,可以使我们在地方政府的改革中少走弯路,尽快通过改革完善地方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7.
董丽娇  宋刚 《学理论》2009,(20):73-74
从2008年秋天起,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面对危机,中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表现出色。这主要是源自于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源自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相似文献   

1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过程。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走出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按照党中央预定的目标,2000年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若按邓小平同志的设想,时间更长。邓小平指出:到2020年左右,“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五大也认定,到建党100周年时,才会形成“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开始建立、发展到初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人类经济生活的长河中,市场经济不一定是最好的经济体制,但在现阶段商品经济条件下,它却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的理想的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在摆脱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尝试和探索市场经济的艰难过程中的实践体验和理论思考。 根据多年来改革的实践经验,这种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可概括…  相似文献   

20.
谭劲松  王玲 《党政论坛》2013,(17):28-30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行按劳分配,如何处理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的关系,如何实现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本文展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