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春秀 《前线》2014,(7):120-120
《资治通鉴》记录了一段孔子嫡孙子思推荐苟变给卫侯的故事。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日:“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子思向卫国国君推荐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战车。”  相似文献   

2.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①:其才可将五百乘②。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③,故弗用也④。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  相似文献   

3.
荣耻与劳逸     
“荣”与“耻”,是一对道德范畴的概念。“荣”字一向与“荣誉”“、荣耀”“、荣光”等褒义词相接,而“耻”字则与“可耻”“、无耻”“、耻辱”等贬义词相联。可见“,荣”“、耻”二字,内涵有深刻的褒贬之别。古往今来,时势多变,但正直的人们求“荣”避“耻”的价值取向,却犹如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鄙视一样,永恒不变。“劳”与“逸”是人们生活中的两种不同状态“。劳”指劳动、劳作“;逸”为安适、悠闲。一般讲“,劳”是“逸”的前提,而“逸”是“劳”之后的补偿。由于任何人都不可能只劳作、不吃饭、不睡觉,故人们常有“…  相似文献   

4.
《战国策》载:齐国邹忌,风采非凡,自以为美,问其妻妾与客人,都说他比齐国的美男子徐公还美。邹忌心理不踏实,与徐公当面一比,自觉“弗如远甚”。暮思之,恍然大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至于客人何求之有,我们不得而知。但此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言,可以谋私也。 以言谋私,无时间之约束,无地点之限制,进可以得益,退不留痕迹,唇舌之劳,不费分文,称得上是无本万利、保险稳妥的谋私之道。现实中,确有那么些  相似文献   

5.
和静钧 《廉政瞭望》2010,(12):17-18
赵作海冤案目前的一个“基本共识”,就是其主因是“刑讯逼供”。南于有了9份有罪供述,才导致法庭作出了赵作海故意杀人罪成立的判决,也就是说“错”在侦查机关,而法院是“连带受蒙蔽”的。假如我们真的只停留于这一步,我们也许虽然“平反”了一个赵作海,但可能无力阻止下一个赵作海的出现。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一代名相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劝谏唐太宗“宏兹九德”,其目的是实施“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因而对廉政建设和民风的改变均发挥了不小作用.这一点很值得我们今天深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是不是官场油水不多了才下海 读了《学习月刊》2003年第6期《温州副市长辞官挑战了什么》一文,我颇有一些想法,也就是对吴敏一副市长辞官有些也许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猜度。  相似文献   

8.
在干部工作中的选人用人问题上,常常出理两面三刀种偏向:一是对干部标准中的“德”与“才”的具体要求的理解和把握上有偏差,或以偏概全而导致“因小过而斩大将”,或求全责备而贻误用人时机,埋没人才.二是在干部标准中的“德”与“才” 的关系上,或只讲德,不讲才;或只讲才,不讲德,把二者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因而导致选人不准,用人不当.这两种偏向都是没有坚持好干部标准中的“德”与“才” 的辩证统一,没有把握好“德”与“才”的具体要求的表现.干部标准中的“德” 与“才” 的具体要求,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内涵,但“德”与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并指出:“从各个领域阐明毛泽东思相体系”。据此,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研究不只是研究毛泽东的教育思想也不是只限于毛泽东同志论教育,毛泽东教育思想应该包括党内许多卓越的领导人对教育理论所作出的贡献,它是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0.
灯下漫笔     
也说牛二“登科”□陈木当年的牛二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整日撒泼、行凶、闯闹,地地道道的一位连“开封府也治他不下”的泼皮。今闻某地“恶人当乡官”。思之再三,直至头脑发胀,也不得其解。“牛二”德高?望重?才大?绩显?群众公认?是“牛二”改邪归正了才“登科”...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建设如此,教育也是如此。不发展,素质教育难以有大的推进,但发展要靠创新,这是摆在全党面前一项迫切任务。各级党组织都应有清醒认识,不能只停留于做好常规工作,也不能沉湎  相似文献   

12.
正史中的周瑜 在史书《三国志》里,陈寿对于周瑜的评价很高.多次以“英隽异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盛赞之.并评价其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  相似文献   

13.
“说”是一种艺术,能说会道的叫有“口才”,人们常把某个干部的口才好坏作为衡量其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准。事实上,不仅仅是“说”,“听”也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否“会听”、“善听”,也是一门重要的领导艺术。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千部听的本事就不高,不会听。其主要表现:一是爱说,不爱听,只练“口才”,不练“听才”。说起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习惯于“我说你听”,往往是居高临下,爱打官腔、唯我独尊、唯我正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4,(14):20-20
为政者需要学与思,古人早就有箴言。《论语》写道,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常人只重“学而优则仕”这后半句,并以此激励自己刻苦读书,希望来日出人头地。为政者则要看重前半句,善学善思,善作善成,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论语》还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现实中确实有些人既不学习也不思考,既罔于自己也怠于工作。  相似文献   

15.
咱们搞生产、干革命,都不能只靠少数积极分子,得把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做到“人合心,马合套”,大伙拧成一股绳才有力量。“人心齐,泰山移”。一穷二白两座大山,咱们也能搬掉。要真正做到“人心齐”,得下点硬工夫。俗话说:“人满一百,啥样不缺”。  相似文献   

16.
德与才 ,在历史变革时期都是在伦理学、哲学界引起争论的问题 ,这是因为 ,在实践中德与才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和品质好坏的尺度 ,也反映了统治阶级用人的标准。一、德与才之关系德与才的关系 ,历史上有不少的论述和评论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主奴论”。宋代政治家司马光说过 :“才者 ,德之资也 ;德者 ,才之帅也。”“菜根谭”中对此也有深刻的论述“德者才之王 ,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 ,如无家主而奴用事矣 ,几何不魍魉猖狂 ?”此种论述是一种绝对服从关系 ,认为本末倒置必出大乱。二是“智德论”。① 智德论主张知识即道德的…  相似文献   

17.
经济落后地区如何通过“两思”教育来促进经济发展 ?陵川县委针对本县实际,“思源找因,思进求变”,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首先要消除认识误区  陵川是一个刚摆脱贫困、向建设小康县冲刺的相对落后的贫困县,部分干部和群众对江泽民总书记的“两思”讲话有一些糊涂认识:一是认为江总书记的讲话主要是针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而言,我们长期落后,进行不进行“两思”教育无所谓;二是认为我县地处山区,长期封闭落后,客观条件限制了经济发展,即使进行“两思”教育,也不会有多大变化。  针对思想认识的误区,县委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了…  相似文献   

18.
学问之道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是什么呢?“道”是指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目标、准则及方法。学问究竟怎么学?怎么问?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后要怎样思考才能做到“不罔”?这就是“审问”的功夫。“审问”时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学习理论时,首先要看这个理论内部的逻辑是否自洽,不能只满足于新奇的观点。即使一些观点很新,但是,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是怎样的一个人,同时代的人对他有过众多的论说,而与他相知有素的老友章士钊的描述,倒是惟妙惟肖,言之成理。他说陈独秀这个人乃不羁之马,奋力弛去,不峻之坂弗上,回头之草不啮,气尽途绝,行同凡马路。其胸怀俊迈的抱负,奋不顾身的胆略,已经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20.
梦话     
孙郁 《前线》2004,(11)
有 人 送 来 一 盘 新 出 的 音 乐 带 , 播 放 了 多 时 ,没 太 听懂 。演唱 者 都 是 二十 八 九 岁 的新 锐 ,据 说 是 先 锋 派的 最 新代 表 ,听 不 懂 ,大 概 是 我 自 身 的 问 题 ,落 伍 于 时 代 ,跟 不 上潮 流 了 。后 来 问 一 位艺 术 家 ,艺 术 家 笑道 :听不 懂 就 对了 ,那 是 为 艺 术而 艺 术 的 。 接 着 又 是 一 番 道 理 :“只 有 为 艺 术 而 艺 术 时 ,才 是 真的 艺 术 。” 这我 就 糊 涂 了 。为 艺 术而 艺 术 是 个 老牌 的 存 在 了,不过 是 对 社 会 思 潮 的 一 种 反 动 ,因 为 看 不 上 实 用 化 的 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