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1月17日出人意料地正式宣布提名颇有争议的人物、瑞典现驻美国大使埃克乌斯为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监测、核查和视察委员会主席,并于当天通知本月安理会主席、美国常驻联合国大使霍尔布鲁克。安理会18日就这项提名召开非正式磋商会,由于分歧严重,安理会未能批准这项提名。 根源仍在1284号决议美国和英国未经安理会授权,以伊拉克没有与联合国监督伊拉克销毁化学、生物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联合国特委会)全面合作为由,于1998年12月中旬对伊拉克实施了连续四天的军事打击。在美英的授意下,联合国特委会…  相似文献   

2.
新闻回放 自巴格达阿布格菜布监狱美军虐俘丑闻5月曝光以来,媒体不断披露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照片。今年,有来自美英日中等多个国家的外国人在伊拉克被绑架,有部分被绑人质经多方努力获救,但至少有30余名人质遇害,还有一些人下落不明。6月28日美英联军提前秘密举行向伊拉克临时政府交接仪式,不过,权力移交后,十几万美国军队仍将在伊拉克驻扎,主权移交并不彻底。  相似文献   

3.
去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由印度、日本等36国提出的关于《安理会席位公平分配和成员数目增加的问题》的决议案,要求“各会员国至迟在1993年6月30日以前就是否可能审查安全理事会席位的问题提出书面意见”,并请秘书长向今年9月开幕的第48届联大提出报告,供大会审议。国际舆论认为,虽然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没有约束力,但这项决议“将形成一股潮流”,冲击联合国的现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美国9月3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散发了一份有关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草案”。“新草案”要求安理会授权建立一支由美国将领担任总司令、接受美国“统一”指挥的“多国部队”,接替美英联军在伊拉克的军事“负担”,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持伊拉克的安全与稳定。“新草案”还呼吁联合国各成员国为解决伊拉克问题提供各种支持。美国的“新草案”牵动了各大国的神经,各大国纷纷以不同方式表示自己的立场。美国的两大盟友法国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2,(52)
新闻11月8日联合国安理回放会一致通过1441号决议。决议一方面强化了对伊武器核查机制,同时也为阻止美国单方面对伊动武、维护以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系以及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11月13日,伊拉克无条件接受1441号决议,由联合国对伊武器监督、核查与视察委员会  相似文献   

6.
美国总统布什10月16日正式签署了美国国会上周通过的授权总统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的决议,随着国会的授权,布什政府预计不久就将正式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对伊新决议草案,与此同时,各国要求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从16日开始,安理会就伊拉克问题举行为期两天的公开辩论,绝大多数国家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危机。有关各方在联合国内围绕如何解决伊拉克危机展开的争论将随着美国新决议草案的正式提交而进入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和英国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后,联合国安理会就如何解决伊拉克危机进行了数天的紧急磋商。但由于安理会成员国在有关问题上分歧严重,对伊磋商陷入僵局。安理会的分歧主要反映在:联合国如何对美英在未经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对主权国家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的霸权...  相似文献   

8.
全球要闻     
《瞭望》1998,(36)
就洛克比问题安理会通过新决议联合国安理会27日一致通过一项决议,欢迎美英关于在荷兰审判两名涉嫌制造洛克比空难事件的利比亚人的决定,同时呼吁利比亚合作。利比亚国家元首卡扎菲28日宣布,在嫌疑人没有得到公正审判的法律保障之前,利比亚将拒绝将他们交到荷兰进...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3,(9)
·事件· ●第22届法非首脑会议21日在巴黎闭幕。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与会的52个非洲国家代表团和法国就伊拉克问题、科特迪瓦局势以及非洲和法国共建新型伙伴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广泛共识。 ●美国、英国和西班牙24日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了关于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草案,称伊拉克“实质性违反”了安理会历次有关决议,违背了其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承诺,丧失了和平解除武装的“最后机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逻辑     
美国在10月1日接任联合国安理会10月份轮值主席的当天,便迫不及待地向安理会成员散发了一项有关伊拉克问题新决议案的修正案。修正案在恢复伊主权及联合国作用等方面增加了一些新内容,想以此换取国际社会为战后伊拉克出钱、出兵。但是,此修正案不仅未能消除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安理会成员的反对,还引起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不满。目前,它只得到了英国、西班牙和保加利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郭际 《瞭望》2003,(36)
9月3日,美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安理会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散发了一份有关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草案,要求安理会授权成立一支接受统一指挥的多国部队,为协助维护伊拉克的安全与稳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美国人从坚拒联合国参与伊重建事务,到回头寻求支持,如此前倨后恭,何由?国务卿鲍威尔解释说,新决议的主要目的是“让安理会也加入到游戏中来。我们正邀请国际社会比以往更加广泛地加入我们,因为他们的支持符合伊拉克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2.
巴格达专电伊拉克贸易部3月31日宣布,在联合国986号决议框架下,伊拉克将从4月10日起,在全国向伊拉克人分配用石油换来的食品。1995年安理会通过"石油换食品"的986号决议、伊拉克于去年5月20日接受该决议,并与联合国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伊拉克终于在去年12月10日开始出口限量石油。根据该协议,首批食品总算在最近运抵伊拉克。食品和药品如能源源不断运来,伊拉克人餐桌上的食品供应将会有所改善。届时,每人每月能分配到的面粉将由原来的7公斤增加到9公斤、大米由125公斤增加到25公斤、食糖由半公斤增加到1公斤、茶叶由100克增加到250克…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专电美国政府于今年6月30日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了一份报告,正式提出,“日本和德国应当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份报告是根据去年12月11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一项决议准备的。这项题为《安理会席位公平分配和成员数目增加问题》的决议要求联合国各成员国于今年6月底以前就安理会组成一事提出本国的主张,并责成秘书长将这些报告汇总整理,提交于今年秋季召开的第48届联大审议。  相似文献   

14.
国际要闻     
《瞭望》1994,(48)
伊拉克承认科威特主权 伊拉克11月14日向联合国递交了伊拉克关于承认科威特主权和边界的文件。这些文件包括由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签署的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11月10日的决定和伊国民议会同日发表的声明。决定和声明表示伊将按照安理会的决议承认科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承认联合国伊科边界划分委员会划定的两国之间的国际边界。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3,(20)
事件 5月9日,美国、英国、西班牙3国在安理会举行的闭门会议上联合提交工一份决议草案,要求立即取消除武器禁运外的联合国对伊拉克所有制裁。 法国、德国、波兰3国领导人9日在波兰的弗罗漠瓦夫举行“魏玛三角”会晤,协调在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  相似文献   

16.
开罗专电 10月6日和7日,伊拉克将包括共和国卫队在内的约8万名军队和700辆坦克调往南部地区的巴士拉和阿马拉附近,其中一个师约近2万名的兵力距离伊科边界仅20公里。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有关国家的强烈反应。 伊拉克在伊科边界集结军队的行动并非偶然。它正是在安理会准备于10月10日专门开会听取联合国负责销毁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委员会主席埃克乌斯关于伊拉克执行安理会决议情况的报告,并就对伊的制裁进行复审的前夕发生的。阿拉伯舆论认为,伊拉克的真正目的是想借此举向联合国施加压力,恫吓国际社会,即只要联合国不解除对伊的经济制裁,海湾地区就绝无安全与稳定可言。从而谋求打破与联合国谈判的僵局,争取尽快取消对其实施4年之久的制裁。  相似文献   

17.
国际要闻     
《瞭望》1996,(23)
克林顿宣布将无条件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 美国总统克林顿5月20日宣布,他已决定无条件延长给中国的贸易最惠国待遇。按惯例,美国总统必须在6月3日之前作出是否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决定,国会如有不同意见,可在总统决定宣布后30天内采取立法行动,但总统有权否决国会反对延长最惠国待遇的议案。 联合国同伊拉克达成石油限量出口协议 经过长达三个半月的谈判,联合国和伊拉克5月20日终于在联合国签订了允许伊拉克限量出口石油的《谅解备忘录》。《备忘录》说,目的是为了有效执行安理会986号决议。《备忘录》要求伊拉克制定详细的食品、药品等物质分配计划,保障公平分配,并要报联合国秘书处批准。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3,(37)
事件 安理会15个成员国5日召开非正式会议,首次就美国提交的伊拉克问题新决议草案进行讨论。法、德、俄明确表示若提案不做修改,它们不会投赞成票。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办公室6日说,阿拉法特已接受总理阿巴斯提出的辞职,但要求阿巴斯作为看守总理继续主持政府工作,直到新内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专电 在海湾危机不断升级令人忧虑的同时,国际社会和有关各方为平息这一地区的局势,正在联合国内外进行频繁而紧张的外交活动。 这些活动是围绕着贯彻执行联合国安理会7月20日通过的第598号决议展开的。这一领域的斗争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两伊交战双方对这一决议的态度,二是在安理会“进一步措施”问题上的争论。 伊朗和伊拉克对598号决议态度的变化历程,总的来说是积极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安理会10月24日下午以13票赞成、两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就南联盟科索沃问题通过一项新的决议。中国和俄罗斯对此项决议投了弃权票。这是今年以来安理会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推动下,就科索沃问题通过的第三个决议。在安理会对这一决议草案进行大约一周的紧张磋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