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视野》发表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访谈录。俞可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一个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正在中国迅速崛起,并且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关于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我用两组数字就可以说明问题。一组是民政部门的数字,目前正式登记注册的各类民间组织,已经接近40万个。一组是学者估计的数字,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08,(1):54-55
俞可平在2007年第12期的《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上撰文指出:改革开放后,一个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已经在中国迅速崛起,并正在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公民参与、推进基层民主、推动政务公开、改善社会管理、促进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以民间组织为主体的公民社会仍然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远未定型和成熟。公民社会所起的作用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一、公民社会和民间组织问:俞教授,您好。近来,“公民社会”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热门话题,但许多人对这个概念的涵义并不十分了解。作为国内较早研究公民社会和民间组织的学者,您能否解释一下什么是“公民社会”?俞可平:公民社会是一个外来语,其最初的译名是市民社会。我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项研究中指出,市民社会、民间社会和公民社会都是对同一英文civ-ilsociety的不同译法,但在中文语境中,它们之间在某些细微的区别。“市民社会”是最为流行的术语,也是对civilsociety的经典译名,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中译。但这一术语在实…  相似文献   

4.
"善治"就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即在于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新颖关系的一种最佳状态.依据俞可平教授关于"善治"的10条标准,社会治理要达到"善治"的境界任重而道远,国际社会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去追求.为了社会和谐与善治的目标,政府应当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回应公民需求解决合法性问题,通过与民间更多合作而形成以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均衡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说:截至2006年12月底,官方统计的中国各类民间组织约有32万多个,但不少学者估计各类民间组织已多达300万个左右。他说,中国以民间组织、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和社区组织等社会组织为主要载体的公民社会,开始形成;传统的单位制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户籍制度开始变动,流动人口迅速增加,大量新的  相似文献   

6.
李强 《党的建设》2007,(12):48-48
《理论动态》近日刊登了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稿。俞可平指出,在可见的将来,中国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理论动态》发表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稿。俞可平指出,在可见的将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将沿着以下三条路线图稳步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人民日报》刊登了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就中国的民主建设与记者的对话。摘登如下。记者: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民主的期望值很高,有人期待民主政治一蹴而就。俞可平:罗马不可能一  相似文献   

9.
正俞可平在10月20日的《学习时报》撰文指出:做人要有底线,治国同样要有底线。公平正义与依法治国,就是现代国家的底线。公平正义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关系到公民的基本权利,关系到人的全面  相似文献   

10.
光永霁 《共产党人》2009,(12):46-46
著名政治学者、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曾撰文《民主是个好东西》,引起广泛反响。俞可平认为,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也不是对一些官员而言的,它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什么都好。民主绝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有许多内在的不足。民主确实会使公民走上街头,举行集会,从而可能引发政局的不稳定;民主往往需要反反复复的协商和讨论,常常会使  相似文献   

11.
公民社会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拓展,社会自治领域日益扩大,现代意义的中国公民社会正悄然兴起。公民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中国的公民社会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特色;公民社会建设的目标和趋势是走向和谐——实现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杨文生 《求实》2013,(Z1):165-166
<正>中国学界关于公民社会问题的相关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一时期也是公民社会理论从一种纯粹的西方观念转变为全球性话语的阶段,从这一背景看,中国学界对公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是世界范围内公民社会理论复兴的一个组成部分。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进程是与中国的现实社会状况相契合,而不是学者们抽象思辨所催生的。近30年来,中国哲学界、政治学界、社会学界和法学界等诸多领域的学者对公民社会问题展开了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具体可集中概括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俞可平,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今年8月中旬,这位著名的政治学者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的民主问题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4.
文摘     
俞可平:全球化催变思维方式全球化既不是西方化,更不是美国化和资本主义化,它是一种客观的世界历史进程。不管人们承认与否,喜欢与否,害怕与否,它必将深刻地影响中国与世界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制度环境对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具有重要促进和约束作用。自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政治法律制度环境曾一度得到改善,公民社会也一度得到迅速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制度环境的巨大变化,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一度受挫。改革开放后,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政治法律制度环境获得巨大改善,公民社会再次获得迅速成长。在今后的制度变革和完善中,对公民社会正确的政治定位,民间组织管理的法律、规章和政策的修订与完善,审批、登记、注册、经费、税收方面的监管和引导等一系列制度的变革,将是中国公民社会成长、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健全的公民社会是现代民主国家建构的坚实社会基础,是中国现代化事业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充满活力的社会力量。当前,由于政治体制发展的相对滞后,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需要有一支活跃的社会性力量来协助解决。应发展公民社会组织,通过公民社会与政府的沟通和协商,解决转型期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11月22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对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的专访。我们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共识?俞可平认为,首先是改革共识。外媒如何解读十八大报告当前中国的发展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克服这些挑战。但还需认识到,改革需要向纵深推进,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特权,更好实现公平正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现实条件,同时,中国公民社会的研究已成为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当前,中国公民社会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公民社会的概念界定、基本特征、价值评估、路径选择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领域正经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从单位社会向个体社会的历史性转型。这一转型表明一个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正在中国崛起。公民社会建设正在或必将成为社会领域变革的公共目标。针对目前中国公民社会建设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和制度缺陷问题,应着重从民间组织和政治参与两个方面予以重点推进。  相似文献   

20.
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兴起使社会主义语境中的公民社会问题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推进中国公民社会的良性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应吸收西方经验,更应关照中国现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质就是规范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公民社会良性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良性发展的机制构建主要体现在主导地位机制、多元包容机制和引领塑造机制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