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05,(8):20-20
贵州省贵阳市近两年来加快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步伐,围绕铝、磷、煤等八大优势资源产业,启动了近百个循环经济项目,总投资达300多亿元,逐步形成了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产业,使循环经济成为贵阳实施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2.
郑志国撰文认为,从长远来看,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循环经济进行全面规划,逐步建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和生态城市协调发展的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一、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生态农业不仅能够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优质、高效、低耗,向人们提供各种绿色食品和其他生物资源,而且本身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发挥重要的生态调节作用,因此在循环经济中具有基础地位。二、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的主体生态工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新型工业系统,大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同生态农业直接衔接,以农产品或生物资源为加工对象,生产相应的…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地方立法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低碳经济源于人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的历史必然,成为当今世界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因而和生态经济具有同一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理应走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低碳工业、全面发展生态农业的低碳经济之路。但在低碳经济全面渗入整个经济产业而目前国家层面还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立法保障的情形下,探索地方立法予以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重视和发展县域循环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重视和发展县域循环经济是解决当前资源环境问题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构建县域循环经济体系关键要抓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建设,重新调整县域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合理规划,形成“点—片—线—面”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发展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是关键,应依靠科技进步,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尽快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转向;循环经济是一种产业生态化模式,是产业生态化的过程,表现为一系列的产业形态,要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集群式发展,实现传统产业集群向生态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6.
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开阳县,已打造出磷化工产业、煤化工产业、“三废”综合利用产业三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了磷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基础:产业生态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基础是基于传统产业非线性的循环再生改造的产业生态化转型。本文从生态工业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两个方面阐述了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分析了生态化转型的制度障碍,并提出生态产业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行动,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我国必须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工业,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体的生态农业,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和“绿色服务”为标志的生态服务化,建立一个资源环境低负荷的社会消费体系,达到经济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建成低投入、少污染、可循环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为此要加快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评价体系,推动技术创新,调整经济结构,构建环循经济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9.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看,建设生态文明:一要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强化绿色GDP意识;二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三要以"七彩云南.西双版纳保护行动"为抓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四要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优化生态环境;五要发展生态农业,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六要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生态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宜居生态九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宜居生态九江的必然选择.为此,应树立绿色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重视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工业;发掘三大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