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粮食问题的严重性粮食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最近三年粮食生产的徘徊状态,与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使这一问题突出出来,而在经济发达地区,粮食生产的形势更为严峻。从苏州市的情况看,粮食问题的严重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某一年份内粮食减产量令人震惊。如1985年,苏州市粮食比上年减产15.7亿斤,减产幅度高达23.1%,减产的绝对量是建国以来最多的年份之一,减产的幅度超过其它地区一成以上。 2、十年来,苏州市的粮食总产量仍在  相似文献   

2.
《求是》2007,(3)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特别是抓住国家重视粮食安全、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扶持力度的良好机遇,以建设全国重要优质粮食生产与加工基地、优质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为重点,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三年迈了三大步,先后登上850亿斤、900亿斤、1000亿斤三个台阶。2006年全省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1011亿斤,比上年增加94.6亿斤,增长10.3%,再创历史新高;棉花、油料总产量预计达到82万吨、48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1.9%、6.9%;肉类、禽蛋、奶类产量达到745万吨、400万吨、14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1%、6.7%和33.6%。农民收入增幅近10年来首次突破20%。  相似文献   

3.
程延 《廉政瞭望》2004,(9):16-19
近年来,全国农业连年丰收,然而粮食减产的幅度却很大:去年我国粮食产量为4.3亿吨,比上一年减产2639万吨;粮食种植面积14.9亿亩,比上一年减少6720万亩:由于生产锐减,每年形成的粮食缺口高达250亿至350亿公斤,去年更高达500亿公斤:粮食生产亮起了“红灯”: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已引起国家高层的高度重视一今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此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频顿入访农家,鼓劢农民种粮,并承诺以“不低于0.7元一斤的保护价收购”:但令人忧虑的是,中央的好政策,到下面执行时却走了样.  相似文献   

4.
一、要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问题,保持粮食生产政策的稳定,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迅速地从1978年的3亿吨,先后突破4亿吨、5亿吨大关,很重要的原因是政策的导向和高度重视.具体来说,一是指导思想上重视粮食生产,行政上加强对粮食生产的领导力度,如“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使各级政府加大抓粮食生产的力度,对粮食生产的发展从宏观上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二是经济政策的调整,包括粮食收购价格的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体系和流通体制的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对粮食生产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相反,政策上的偏差和重视程度不够,会使粮食生产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如80年代沿海地区重工轻农,直接引发了粮食生产的萎缩,致使全国粮食生产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世界约有耕地220亿亩,约占世界总面积的10%;人口约30亿。按人口平均的耕地面积为7亩多。1960年,全世界共生产粮食22,179亿斤,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34—1938年的平均年产量13,732亿斤增加了61%,同期,人口增加了40%;比1950年粮食总产量15,028斤增加了48%,同期,人口增加了20%。  相似文献   

6.
回顾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粮食生产历程,粮食的每一次丰收和歉收特别是粮食价格的每一次起伏波动,几乎无不与当时的粮食流通体制和粮食购销政策息息相关。 ——1979至1984年,由于实行了提高粮价、刺激供给以及减免征购任务的粮食购销政策,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产量猛增,从1971年的总产量不到6100亿斤猛增到1984年的8000多亿  相似文献   

7.
从2003年到2010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增产,达到10800亿斤以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指出,粮食连续增产的时间越长,可能离减产的拐点也就越近。从目前的粮食供求总量看,似乎并不存在多大的问题,但从粮食供求的地区结构和品种结构看,情形就没有那么乐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在粮食问题上受到了粮食生产徘徊不前,农民种粮积极性严重下降和国家财政补贴与年俱增,包袱越背越重的双重干扰。尽管1989年粮食生产形势有所好转,但我国的粮食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如何深化粮食体制的改革,正引起越米越多人们的普遍关注。一、当前我国的粮食生产形势自1985年粮食大减产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已经波动、徘徊了4年,1989年粮食生产形势有所好转,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074.5亿公斤,达1984年历史最高水平。但是,专家们认为,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形势仍然是严峻的。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农业要面向市场“九五”期间全国要增产1000亿斤粮食,到2000年,我们有13亿人口,1万亿斤粮食并不多;到2010年,人口如达到14亿,还要再增加1000亿斤。现在农村中有个问题需要研究,一边是农民,一边是市场。过去不需要农民去考虑生产什么、生产多...  相似文献   

10.
全球灾害频发,我国夏粮减产,2010年国家的粮食安全形势会怎样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2462亿斤,比上一年减少了8亿斤,这是近6年来我国夏粮  相似文献   

11.
青海从国内外调入粮食的比例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25%左右扩大到现在的56%;广西的粮食产销缺口从2001年的36亿斤扩大到2005年的60多亿斤;其他一些省、自治区也开始从产销平衡区向粮食销区转化。据预测,“十一五”末期我国粮食总需求将达到10600亿斤,而2005年我国粮食总供给为9680亿斤,相差约1000亿斤。一般按照总需求的5%进口粮食不会影响安全,那么到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应达到10000亿斤。”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顺义县的粮食生产连续8年总产、单产超历史,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就全县粮食总产来说,1980年突破3亿公斤,1983年突破3.5亿公斤,1984年突破4亿公斤,1987年,在全国粮食生产还未能达到1984年水平的情况下,顺义县粮食产量又比上一年增加3900万公斤,总产达到4.7亿公斤,成为近几年来增产幅度最大的一年。改革9年来,顺义县为什么能够保持粮食  相似文献   

13.
(一) “六五”期间,京郊农村认真贯彻执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粮食生产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1986年总产已达43亿斤,平均亩产再次突破900斤,农业人口平均占有粮食1100多斤。但是近两年来,粮  相似文献   

14.
从连续5年下滑,到连续8年增产;从2003年的8614亿斤,到2011年的11424亿斤;从低谷时期的产不足需,到13亿人的人均粮食占有量超国际公认安全线……8年来,中国的粮食生产屡创佳绩,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化、全球粮食市场急剧波动、世界部分地区动荡加剧的情况下,我国粮食生产不仅打破了"两丰一欠"的传统周期波动,更是先后收复了10000亿斤"失地",迈上11000亿斤的新台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08,(12):F0002-F0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粮食产量连续跨越200亿斤、380亿斤、400亿斤、500亿斤4个台阶,2008年达到570亿斤,人均占有粮食、粮食商品率、粮食收购量以及玉米出口量连年居全国首位。畜牧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步入了牧业强省的行列。1998年以来,全省人均肉类占有量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2007年,我省肉、蛋、奶总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21.7倍、27.7倍和19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粮食生产四年徘徊,日俱萎缩,因此寻求病因和出路再一次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一、深沉的忧患依据对1984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形势的分析,粮食经济工作者认为:粮食问题严峻。1984年我国粮食生产第一次跨上了4000亿公斤的台阶,单产达到241公斤,人均占  相似文献   

17.
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负责‘米袋子’就是负责本省的粮食供给",深刻阐明了增加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上几个台阶,并在80年代中期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94年,尽管我国农业遭受了特大自然灾害,农业生产仍然获得了大丰收。粮食总产达"8892亿斤"。但是绝不能因此就认为我国的粮食间题已经过关了。国际公认的标准是人均占有粮食500公斤才算过关,而且只将谷物类算作粮食。我国连大豆、薯类都加在一起尚不足400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占有650公斤的水平。粮食生产形势是严峻的。首先是进入90年代以来。粮食生产一直呈低速增长趋势,年递增率只有0.4%;第二,我国"南方十四省、市、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直线下降,1989年占58.3%,1990年到1992年降为55%左右,1993年又跌到52.7%。短短四年下跌五个百分点以上"②;第三,粮食消费量迅速增加,一方面"我国每年新增人口1600万"③,对粮食需求产生了相当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工业用  相似文献   

18.
亦水 《党的文献》2005,(3):91-93
1953年6月2日,粮食部向中央报告了一个情况,说在1952年7月到1953年6月的粮食年度内,国家粮食收支赤字40亿斤.更为严重的是,1953年的小麦受灾,预计减产70亿斤,夏粮收购明显困难.问题反映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让陈云担任主任的中央财经委员会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6月,有关部门讨论后,得出12个字:问题很大,办法不多,难以为继.结论严峻,似乎也有些无奈.  相似文献   

19.
1953年以后,国家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根据国家要求和湖南实际,我省于1955年9月和12月,先后经中共湖南省第七次代表会议和省人大一届三次会议通过,编制出《湖南省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纲要》规定:“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农业,重点是发展粮食特别是稻谷生产。要求到1957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3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240亿斤。地方工业总产值达6.31亿元。地方工业要积极生  相似文献   

20.
略谈农业现状及加强农业的对策王秉节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逐年发展,粮食上了几个台阶,到2000年,粮食生产要再上新台阶,粮食总产达10000亿斤,粮食增产1000亿斤。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限,其增长相对滞后于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