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十多年来,农民的收入和农村医疗保健支出的数据揭示出二者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而要改善农村医疗保障就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一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二是要增加农村医疗卫生投入,加大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四是建立向低收入人群倾斜的医疗补偿政策,完善农村医疗救助体系;五是纠正医疗机构中不合理的补偿机制,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上涨.  相似文献   

2.
赤脚医生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公共服务产业结构理论分析框架和浙江农村的实地调查,对建国60年来赤脚医生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的基本经验及其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这对于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农村居民医疗保健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整个中国历史中最核心的生产资料,因而土地制度作为一项制度,并非单纯的经济制度,而是决定整个社会结构的宪制安排。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毛泽东认识到中国革命本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革命的本质就是土地革命。从新中国刚成立时的农民所有制到人民公社时代的集体所有集体管理制,到八十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2014年中央明确提出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其实质是土地制度的重大变革。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认识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才能理解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质上调整了国家、公民之间的关系,也是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新构建。正是在宪制意义上,才能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新中国成立后数十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对于稳固国家与农民之间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价值。当前主流学术界对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制度设计是沿着确权和自由流转的路径进行的。单纯的经济学视角,把土地制度视为一个单纯的经济要素,忽视土地制度本身具有的中国城市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不仅违反了当前的土地宪制安排,而且可能给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城市化建设带来戛然而止的风险。基于这种国情和党的历史经验,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在稳定现有土地制度基础上,摒弃私有制的倾向,谨慎进行宅基地入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医疗保障权 公民患疾病或受到其他损伤时,享有从医疗保健机构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是在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基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近年来,社会上也出现了对农村土地制度的一些争论,包括“农村土地所有权不明晰”“中国应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导致农民低收入”等观点。文章对这些错误观点予以科学评析,并充分发掘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优越性: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有益于创新社会治理。只有充分发挥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优势,才能不断释放出农村土地制度的势能,加快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巡视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中国古代官职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的一项宝贵文明遗产。开展巡视工作是加强党内监督、推进党风党纪建设的一大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加强党内监督,完善中央巡视制度,借鉴国外监察制度的宝贵经验,深入研究我国古代巡视监察制度,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风建设》2000,(7):18-18
医疗保障权公民患疾病或受到其他损伤时,享有从医疗保健机构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党制度的不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既不同于西方国家实行的两党制、多党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创立了一种崭新的政党制度形式、新型政党关系、政党执政方式以及人民民主实现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独特的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三十多年来的农业改革与农村经济社会变迁,可以看作是政府和民众两个制度变迁主体博弈的结果,核心是经济产权和政治权力在国家、集体、农民间的再分配。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的农业改革与农村经济社会变迁过程始终贯穿着发展的新政治经济学逻辑框架:改革开放早期农村制度变迁的一致性,改革中期农村制度变迁的多样化,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后农村改革陷入停顿期。对这一制度变迁的分析可以发现,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农村社区的政治决策框架,其本质是壮大农民权力的过程。推进下一步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制度变革任重道远,需要重新界定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农村社区、农民之间的权力分配,调整和优化农村社区内部自主发展的政治经济架构,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苇町 《当代贵州》2014,(25):65-65
正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也仿照苏联,对领导干部建立了各种住房分配制度、"特供"制度、医疗保健和疗养制度。但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经历过革命战火考验的理想主义的一代人,绝大多数都律己很严。对于"公家"和私人分得很清楚,生活简朴,个人所求甚少,有的甚至不允许管理部门为自己装  相似文献   

11.
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要制度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创新与发展是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驻村工作队制度成为驻村第一书记制度的思想与实践来源;在地方党委、政府创建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并成功实践后,精准扶贫时期中共中央把该制度上升为国家顶层制度设计,并在全国推广;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中共中央把该制度作为农村治理的一项长效机制,并完善了基本制度内容。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变迁的背后是科学理论的指导。其中,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有效对接是该制度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共同富裕理论是该制度不断完善的内驱力量,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是该制度顺利实施的根本工作路线,党政目标一致性是该制度成功的根本保障。这些理论既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体现出人类社会治理在遵循继承、发展与创新规律方面的普适特征。  相似文献   

12.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对提高西部农村人口素质,促进西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通过对西部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及西部农村家庭牧育和医疗保健投资动态变化的分析可以看出,要开发利用好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政府必须要采取增加农民收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多项措施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短缺主要是由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非均衡制度所诱致。因此,全面认清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非均衡制度的形成和表现形式成为解决公共物品供给短缺的首要前提。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非均衡制度的形成是由制度演化的路径和变迁的方式所决定的,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演化路径和变迁方式的复杂性直接决定了实现公共物品均衡制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更加理性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去实现。  相似文献   

14.
农村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一种非诉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加强对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研究,对于促进农村法律服务制度的完善和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推进农村法制化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人民调解产生的历史渊源、我国农村人民调解的现状、民间调解制度比较分析、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等问题,以期同行批评与指正。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内近年来围绕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传统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以及农村公共卫生保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6.
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指导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迫切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制度框架.中短期内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稳定长久不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并对农村土地实行严格的管理.与世界多数国家实行的农村土地制度相比,中短期内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选择具有过渡性和渐进性,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建设的实践中要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宁夏党校学报》2021,23(1):17-27
文化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先进文化的历史,逐步形成了一套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相适应的文化制度体系。基于制度主义理论视角,中国共产党文化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是: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制度的最深厚根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坚持与时俱进以观念变革推动文化政策完善、坚持循序渐进推进文化法律制度建设。思考文化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必将为未来文化制度建设的完善与优化提供一种历史性的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深入,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基础,无法再为9亿农民提供真正的“保障”。从实际情况来看,构建城乡合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必然的、唯一的路径选择。土地所有权拆分是解决资金问题的关键,也是国家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上必须尽早进行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保障的误区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长期以城镇居民为核心,这一方面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结果,同时也是国家以有限的国力来优先解决城市紧迫问题的一种政策选择。因此,农村居民向来较少感受到国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14):20-20
巴西新城市基金会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里约热内卢贫民窟使用“便携式”医疗来监测该地区病患,可以提高他们获得医疗保健救助的机会,同时也能减少医疗保健支出。这项研究源于该基金会为期18个月的城市电子保健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