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彦 《天津人大》2010,(10):40-41
北辰区人大常委会认真组织开展司法机关为企业"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提高司法保障服务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按照市委"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的总体要求和北辰区委具体部署,结合本区实际,北辰区人大常委会决定组织司法机关开展为企业"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提高司法保障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2.
“能动司法”从理论逻辑上说有成立和存在的合理性,但在不同的政治法律传统下,能动司法不仅有不同的形态,而且实际效果可能南辕北辙.能动司法既可以成为法治秩序的一部分,也可能成为人治在司法领域的代名词.对于缺少法治传统的中国法律实践,必须格外强调把能动司法限定在法治的框架内,特别警惕借能动司法之名行司法人治之实.在形式主义、规范主义的法治观尚未扎根的情况下,法社会学作为“能动司法”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可能向人治社会的政法理论传统回归,能动司法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追求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吴汉勇 《前沿》2013,(11):71-72
当前,对我国司法究竟采用司法能动主义还是司法克制主义,学者间存在很大争议。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在实质上是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两种法律模式造成的差异。通过论述司法能动主义的构造路径,澄清其目标仅是推进宪政,减少司法克制主义对其创造动机的抵制,使我国司法充分吸收英美法系的这一制度,为实现司法的民主进程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司法能动主义的历史演进与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求索》2010,(11):158-160
司法能动主义产生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它是伴随司法审查制度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的一种司法哲学。司法能动主义是指一种允许法院在不遵循先例的情况下,通过司法审查的方式发现立法的违宪行为,以司法判决的方式来保障权利、实现社会正义的一种司法理论。从产生之日起,司法能动主义就饱受争议,即便如此,在这种司法哲学观指导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司法权的运用,保障了社会公民之权利,维护了市民社会之正义,促进了政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然而,对司法能动主义的运用,必须自觉保持司法克制,防止司法能动主义滥用所造成的社会后果,这样才能实现司法能动主义保障社会正义之职能。  相似文献   

5.
《山西政报》2010,(23):49-49
安泽县是在省、市享有盛誉的和谐之县。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这一目标,在结合实际上做文章,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以能动司法为手段,建立了“诉前强化服务,诉中强化调解.诉后强化联动”的“三强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我院的民事案件调撤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6.
日前,上海海事法院分别召开党组会和部门领导干部会,认真学习市委九届十次全会和俞正声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他们认为,这次全会是在世博会冲刺阶段召开的次关键会议,俞正声同志的重要讲话既是临战动员令,又是工作再部署。结合海事审判工作实际,上海海事法院决定从五个方面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7.
“能动司法”作为一个中国式问题的特殊性在于法律意识场景中的“明辨是非”与“惩恶扬善”的功能性期待和负载.理解“能动司法”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司法权的性质.在当代中国的司法场景中,如何让“能动司法”内在性支持司法权“依法独立行使”才是问题的一个关键面相.而这个问题关涉到两个方面,一个是司法权“独立行使”,而不是来自其他非司法部门的干预,另一方面是司法权如何“依法”而不是依据其他非法律根据的行使.这两方面的问题所在才是“能动司法”在中国成为一个特殊性问题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8.
能动司法的兴起,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紧密相关,也与法治中国道路的不断探索密切相联;既因为法院文化建设逐步受到重视为能动司法的深入实践提供了法文化软实力的支持,也由于传统中国司法文化的现代价值为能动司法的形成与实践提供了历时性的法律资源。可以说,是这些复杂而综合性的法治因素和法治力量共同作用下,催生了一种相对独立自主的司法模式。当下中国的司法改革,既要重视这些法治因素,也要充分尊重、培育和利用这些法治因素。唯有此,才能顺利的推进司法的自主型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法制》2011,(17):18-19
就“司法的基本功能和作用”而言.司法不同于立法和行政,立法和行政在某种意义上是机车,是带动和推动车子前进的,司法在一定程度上则是制动器。  相似文献   

10.
王瀚  张云刚 《人民论坛》2012,(26):52-53
法院推进能动司法,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回应新时期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客观必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法院不仅要立足审判、服务审判,化解社会矛盾、宣扬法治理念、引导个体行为,还要进一步地延伸司法功能、拓展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区域稳定、服务民生。  相似文献   

11.
权力制衡理论和权利的司法救济理论是检察机关对能动司法实施法律监督的重要理论基础。在能动司法检察监督过程中,为尊重能动司法应当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和保证监督权的正当实现,既要坚持监督的法定性和有限性原则,又要坚持监督的类型化以及监督的均衡性原则。检察机关对能动司法法律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监督能动司法实施主体的资格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监督能动司法行为是否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监督能动司法适用的是否是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案件。结合能动司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检察机关对能动司法的法律监督方式应坚持事后监督和事中监督并重。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记者 《群众》2011,(9):78-79
建党90周年之际,镇江市润州区法院荣获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已经是三年来润州法院获得的第49项国家和省市级荣誉了。此前不久,省高院授予润州法院集体一等功;随后,中共润州区委作出在全区各机关开展向区法院学习的决定。区委领导同志指出,区法院紧紧围绕区委中心任务,敢挑重担,扎实工作,积极作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建设现代化新城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受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双重约束的专业化刑事审判活动有其固有的局限性,需要法院和刑事法官能动司法,在法律的框架内,能动地进行法律解释,合理地运用自由裁定权,灵活采取司法措施,以克服这种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孟欣然 《求索》2014,(12):149-154
审判独立是传统法治之基石与基本原则,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具有重大社会影响案件的出现,司法与民意的关系日趋强化,舆论监督法院、司法吸纳民意已然成为一项公共话语。于是,对于民意是否会损害审判独立问题之回答也变得更加复杂,审判独立在传统法治框架下也似乎难以获得解释与说明。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什么样的司法模式才契合行政、司法、公众等各方之公意,能动司法于是提了出来。然而,法律知识和法律教育的结构化使得法官把法律解释单纯地看作是发现法律真理的一种方法;而司法场域的权力结构关系却使法官将法律解释看作是一种策略性的机会选择。这就使能动司法加大了司法识别难度,可能对审判独立造成损害。为此,还需在能动司法模式下施以相关审判独立保障机制,以抵御政治力量或舆论媒介对审判独立的过分干预。  相似文献   

15.
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仅将改革已过而立的中国政府置于无比艰难的困境,也将深陷改革漩涡的司法机关卷入其中。当前,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已经深刻反映到司法领域,如何化解纠纷、吸纳不满、舒缓冲突,为贯彻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方针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成为中国司法部门的头等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6.
在不了解司法局工作的人眼里,公检法司,排在最后的司法局是最不重要的。其实司法工作非常繁重。徐州市司法局局长刘宏方说:“司法工作是做好普法工作开好头,化解纠纷收好尾。是为了弱势群体服务的,要把服刑人员管理好,两劳释放人员安置好,法律服务工作做好,最终起到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宝坻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作用,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积极参与全市开展"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动,依法保证和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  相似文献   

18.
西方司法能动主义或司法的能动性是相对司法克制主义的用语,实践形态和社会评价不一。中国语境下的"能动司法"理念重在发挥司法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特征上看,能动司法的核心是实现法院的政治功能,功能是建立多元的纠纷解决机制,定位是遵循人民司法路线。建立便民诉讼机制、积极主动调研、延伸司法服务是具体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4,(2):14-15
2013年,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团结带领全区法院广大干警,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主动服务大局,全力维护稳定,勇于改革创新,为平安广西、法治广西、美丽广西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2013年,全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31.2667万件、办结28.2372万件,同比分别上升12.66%、8.55%;执行案件新收、执结同比分别大幅上升25.32%、20.86%。  相似文献   

20.
一、围绕黄河三角洲建设规划,开展城乡规划法执法检查。围绕助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对全市实施《城乡规划法》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城乡规划法》实施情况的汇报,进行了实地查看,召开了座谈会,深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