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徽商作为明清时期最具影响力和特色的两大商帮,在非正式制度的运用上都取得了成功。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企业管理理论,对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经营管理中的非正式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企业内部治理方面,晋商与徽商在发展兴盛期均实现了两权分离,但晋商在人事安排上具有开放性,而徽商具有内敛性;在营销管理方面,晋徽商的营销理念与策略基本类似,都重诚信讲义利,但晋商的商人特质更深,徽商的文儒之气更重;在财务管理方面,晋商的龙门复式记账法比徽商的单式记账法更先进;在与外部关系方面,晋徽商都形成了官商结合的一体化关系,但在与官僚结合的手段及观念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戏剧是一种纯艺术活动,但它的存在是要由经济来支撑的,没有经济就谈不上艺术.明清时期,富甲一方又有文化的徽商,对戏剧情有独钟.正是由于得到徽商的支持,徽剧才得以生存,得以发展,得以提高,得以创新,最后诞生了国剧--京剧.  相似文献   

3.
论徽州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利 《理论建设》2014,(4):78-82
徽州文化是徽州历史上徽州人创造、传承和积淀的一种地域文化,宋元明清特别是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时期,是当时中华儒家文化的主流文化和汉民族文化的标本。徽州文化植根于徽州本土,并藉由徽商和徽州士人向外传播与辐射,并影响了相关地域文化。徽州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它的儒家精神和徽骆驼的时代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明清以来传统徽商经过长期的经营打拼,崛起称雄于中国商界,涌现起一批批功业垂成的徽商名贾,从而创造出"无徽不成镇"的商业奇迹,书写了近古中国的商业辉煌,可以说知人善任正是传统徽商经商业贾至关重要的成功之道,具有鉴古用今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信用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徽商三百多年的辉煌,就是浇铸在信用的奠基之上。然而徽商信用是与封建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既促进了徽商的发展,也制约着徽商的生命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以扬弃态度对待徽商信用,对于建设“信用安徽”,促进安徽崛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卓越信用造就了徽商三百年辉煌徽商之所以能够在当时诸多的商帮中脱颖而出,是与它的信用文化密  相似文献   

6.
安徽休宁是有着1800年历史的徽州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十分博大精深。在她所孕育的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内涵里,不仅创造了驰骋明清400多年的赫赫“徽商”,更孕育出了声名卓著的19位状元,成为今之誉满中华大地的“中国第一状元县”。“休宁——中国第一状元县”品牌的打造与文化的先导作用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中领导干部文化先导的抉择是引领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先决前提。  相似文献   

7.
徽商文化以其深厚的儒家思想内涵、典型的宗族乡情特征、朴素的诚信经营理念和丰富的文化遗存,进发出璀璨的文明之光,审视徽商文化兴衰存亡的历史,发人深思,引人警醒。徽商文化是古徽州商人在长期的商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富有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包括以“徽骆驼”、“绩溪牛”为形象代表,以徽商经营哲学、经营理念为内在特质的精神文化,以徽商经营之道、商业伦理等为代表的制度文化,以徽商经营商品、会馆、商标商号、商业环境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8.
明清徽州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即徽文化。徽州自古重视教育,从这里走出很多各界的精英人才。浓郁的文化氛围,传统的宗族家族意识,坚韧的徽商精神等等,都是徽州独特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发展形成的因素。从中提炼出一些徽州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特有的积极因素,可以为我们今天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的林     
宋维明 《前线》2017,(3):63-70
林是京津冀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由多到少又逐步恢复的过程。京津冀的林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生态林、经济林和园林。生态林对京津冀生态环境的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经济林在京津冀林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园林肇始于商周,成熟于唐宋,发达于明清,与京津冀的文化生活、休闲游憩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和胡适,中国现代史上卓有影响的重要人物。他们都是安徽人,一个出生在历史名城安庆,一个出生在徽商发源地绩溪。两人相差12岁,同属卯兔,当年又都是北京大学教授,有所谓“北大卯字号的两只兔子”之称。站在时代思潮的制高点,他们敢于直面腐朽没落的旧文化、旧道德,革故鼎新,踔历风发,兴起新文化运动的狂飙巨涛。在同一条战线上,他们是同心同德、志同道合的战友。在近30  相似文献   

11.
张廷兴 《理论学刊》2005,9(5):121-123
明清小说是明清文学研究的重点,但其中对于艳情小说的关注却相对薄弱。艳情小说是明清时期一个比较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文学事实,有自己独特的成因、发展阶段和认识价值,其教训和警示意义也是深刻的。重视对它的研究,对于正确对待这一文学遗产,对于今天的文学创作、大众文化的发展和国家文化政策的制定,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全国十大商帮,徽商居首。“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徽是徽州,绩则是绩溪,旧属徽州。徽州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外”,除了当官走仕途以外,经商的比例是最大的。徽商有艰苦创业传统,所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有的从倒夜壶、上门板开始到站柜台,以致发展成账房先生,有的是一个个家族带出去的,也有念书当官不成转而从商的。徽州人经商形式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都把读书当作经商的首要前提。徽州素有“十户之乡不废朗读”的特点,从商做官都要有文化。徽州人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读朱熹讲的“不取不义之财”,都把儒学作  相似文献   

13.
明中叶至清乾隆年间,是徽州商人的黄金时代。他们活动范围之广,资本之雄厚,只有山西商人可与比拟。经商和放债是徽商赖以谋利生财的两个主要手段。徽商中有许多人因家境贫寒而贷资经商,也有许多人经商致富后改治典业,或在经商的同时兼营典业,这就使他们的商人资本与高利贷资本之间结成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4.
文化可以满足主体精神方面的需求;反映并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对社会发展起重要的作用;可以发挥传播和交流、传承和创新作用。文化任务的确定以对上述文化功能的认识和把握为基础,是文化功能从自在到自为的提升。文化根本任务的确定则以对文化功能中心环节的认识和把握为重要依据。对人的教化是文化功能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心环节,根据时代和形势的需要,培养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应该成为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神奇的乡村。徽商故里皖南歙县槐塘村有370人务工经商闯西欧,他们不仅学会了欧洲的简单用语,赚回了大量“洋钱”,还引入了异国他乡的生活风情,成为名震江南的“西欧村”。说起槐塘,人们可能有些陌生,但提到棠樾牌坊群,可就无人不晓了。现有1000多人口的槐塘村,就坐落在这群“徽商史碑”的朝霞斜影里。改革开放后,槐塘人开始闯荡欧洲。目前,全村已有60%的青壮年人在意大利、荷兰、法国、英国、  相似文献   

16.
《江淮》2008,(6)
5月18日至20日,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在徽乡故里——黄山市隆重举行。此次徽商大会以"开放、发展、共赢、和谐"为主题,分招商引资、系列论坛、走进徽州、展示宣传四大板块,为中外客商搭建起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8000  相似文献   

17.
江山代代巨贾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徽商,这个风流数百年的中国商旅,曾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商业奇迹,其体现出的“进取、创新、合作、诚信”的徽商精神,是中华商业文化宝库中的奇葩,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辉煌属于过去,光明正在走来。承泽徽文化、打造新徽商,成为时代的新要求,成为安徽的新品牌。前不久,我省隆重召开了中国国际徽商大会,进行了广泛的经贸洽谈,取得了丰硕成果。安徽的崛起需要新徽商的崛起,安徽的崛起也为新徽商的崛起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一批秉承“徽商精神”的现代徽商,正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风斗浪,奋力创业,演绎一部部恢宏博大的现代徽商传奇,创造一个个令人惊羡的春天故事,必将在时代的弄潮中为安徽的崛起增添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明清商人在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壮大为掌握大量社会财富的阶层,商人的组织化程度和自治程度也得以提高,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不断努力参与政治,试图通过提高政治影响而打破加在他们身上的种种束缚,但是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和强大的官权使他们的努力难以实现,客观上阻碍了中国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蜕变。  相似文献   

19.
"乡贤"一词,在明清时代有其特定的含义,所指乃是祭祀于乡贤祠的本地贤达。明代始在学校建立名宦乡贤祠,附于文庙,享春秋祭祀。查考明嘉靖、清康熙和雍正三种《山东通志》的有关记载,入祀乡贤祠的乡贤大都属于明清两代,前代仅在明嘉靖《山东通志》中载有2人,且此2人于后出的通志中并未得以保留。清代不同时期的《山东通志》所载明代乡贤也有变化。从上述三种《山东通志》所载明清两代乡贤的变化可以看出,明清山东乡贤从只限于官员到扩大至其他社会贤达,从只强调"生于斯"到重视贡献于斯,乡贤这一社会群体在明清两代成为勾连国家、社会、士人的重要角色,对当时山东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江淮》2007,(6)
嘉宾如云,盛况空前,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正在成为经典、品牌的盛会。5月18日至20日,江淮再涌徽商潮。参加2007年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的境内外来宾达到4931人,是2005年徽商大会的2.34倍。其中,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来宾达2562人;来宾层次明显提升,在参会的106家世界500强企业中,位居50强的有22家。原定40场活动增加到54场,拓宽了徽商大会引资引智、扩大交流、拓展合作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