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搞好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转化工作,都必须充分注意和认真研究青少年的一般心理特点及其在违法犯罪青少年身上的特殊表现。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促使他们向坏的方向发展。在北京市少管所调查的七十名犯罪少年中,这种正反面的事例是很多的。在七十名犯罪少年中,初次犯罪的高峰年龄在十三到十五岁之间,共四十六名,占百分之六十六。从少管所女队的五十七人来看,初犯的高峰年龄也是这样,占百分之七十一。为什么十三至十五岁的少年开始犯罪的比较多呢?考察青少年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可以看出确有一定的联系。第一、少年期的主要特点是独立性意向发展很快,认识能力的发展跟不上。少年期是半儿童、半成人时期,也就是半幼稚、半成熟时期。在这个时期,身长、体重、肌肉、骨骼、神经系统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特别是生殖系统从开始发育到基本成熟,性感产生。生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突出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向低龄化转化。依据资料显示,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提前了2~3岁,尤其是现在流浪街头抢劫、盗窃、打架斗殴者最低年龄只有10~12岁,甚至更小;二是团伙化。团伙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又一突出特点;三是暴力化。青少年暴力化犯罪迅猛蔓延,而且不择手段、不拘对象,突显出狠毒、残忍、凶暴的特点。为何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件不断升级.且对社会产生如此大的危害呢?对其根源及预防作以下剖析。  相似文献   

3.
陈陆健 《特区法坛》2002,(71):24-25
青少年由于其年龄特征,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这是他们的天性。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对好坏良莠缺乏全面正确的判断,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随心所欲,导致犯罪,究其动机,并无其目的性。据统计资料反映,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四个特点:一是14岁16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二是共同犯罪突出,大多数是未成年人结伙或参与成年人至共同犯罪。据统计,在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中,70%左右是青少年团伙作案、共同犯罪。三是暴力性犯罪明显。少年犯罪案件的主要类型有抢劫、盗窃、故意伤害、强奸、聚众斗殴、敲诈勒索等。四是在校学生犯罪率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而“低年龄化”则成为其显著特征之一。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也呈现了这一特征。例如,我国在五十年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而青少年犯罪却与日俱增。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社会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100名罪犯中就有约10名是14——18岁的未成年人,这显然说明青少年犯罪已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人数逐年上升,这不仅严重危害了社会治安秩序,还影响到了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更影响了国家的未来.因此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前一项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 一、日本近年来日本青少年违法犯罪日益增多,而且逐渐趋向低龄化,据统计,从1985年以来,10—20岁的青少年每1000人中有16.0违法犯罪者,而成年人每1000中只有8.4违法犯罪者。青少年违法犯罪者中每1000人有26.9人年龄为14—15岁,17.5人年龄为16—17岁,6.9人年龄不满14岁,7.6人年龄为18—19岁。  相似文献   

7.
自古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未成年人正如早晨八、九点钟的朝阳,在他们身上寄托着民族振兴、国家昌盛的希望。我国拥有13亿人口,其中年龄在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有3亿多人,占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我国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正呈上升趋势,据权威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初始年龄与九十年代初期相比已提前了一至两岁,14岁以下(含14岁)的少年违法犯罪比例正逐年上升,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比例已由1991年的1.3%上升到2002年的2.1%。  相似文献   

8.
<正> 一、少年法的宗旨日本《少年法》所说的少年,是指未满二十岁的人而言。战后,日本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成了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日本把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提高到对整个社会的威胁及违法少年将成为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9.
根据专家分析 ,我国正在经历建国以来的第五次犯罪高峰 ,而这第五次犯罪高峰的特征之一 ,便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十分突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 ,必将对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贯彻落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育青少年远离犯罪行为 ,本文试就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作些初步探析。  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 ,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当前 ,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日趋严重 ?原因尽管很多 ,但总的看来有主客观两个方面 :从主观上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人们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和愉悦,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它增加了青少年吸收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接受前沿观念,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技术本身往往又是一把双刃剑,又会传播一些不健康的、颓废的、黄色下流甚至反动的垃圾信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由此引发的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多。网络犯罪是一种新型的犯罪,其危害性、隐蔽性、传播面比传统意义上的犯罪更大。公安部新闻发言人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日益突出,在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有80%是因为受到网络色情、暴力等内容的诱惑。青少年网络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少年犯罪的新特点青少年犯罪是越来越受到各国普遍关注的一大社会问题。在青少年犯罪中,人们更为重视的是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五十年代以来,一般认为青少年犯罪具有三大特点,即一般化、日常化和低龄化。所谓一般化,是指普通家庭中的青少年进行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增加了;日常化,是指容  相似文献   

12.
<正> 一、青少年犯罪概况及其原因香港地区是国际金融中心、自由港、信息比较灵通。因此,香港青少年受世界各种思潮的影响较多、较快。这种影响,从积极方面来看,可以使香港青少年接受先进思想、先进技术,开阔眼界。但是,另一方面使得人们担心的却是:由于不良思潮影响,导致了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根据香港少年犯条例第二条规定:"儿童是指……年龄在14岁以下的人。"青少年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犯罪指的是年龄从14岁至25岁之间的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从60年代开始,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后,青少年犯罪在世界各国都非常突出。如美国青少年犯罪率高达4.5%。在我国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也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本着治标又治本的旨趣,笔者根据多年来在娄底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从事审判工作得出的实践经验,归纳出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几点趋势,并重点分析了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从而对症下药,提出几点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多发,一些案件性质恶劣、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极大。特别是2010年以来,发生了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交通肇事杀人案、周至县3名中学生杀人案等一批严重青少年犯罪案件,无不令人震惊深思。在普法工作开展25年、“六五”普法启动之年,为探究青少年犯罪根源,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多发,一些案件性质恶劣、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极大。特别是2010年以来,发生了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交通肇事杀人案、周至县3名中学生杀人案等一批严重青少年犯罪案件,无不令人震惊深思。在普法工作开展25年、“六五”普法启动之年,为探究青少年犯罪根源,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6.
让花季永远灿烂——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人们常常说他们有花季般的年龄,因为他们活泼、健康,充满了旺盛的朝气。然而,近几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不断出现,所涉案件触目惊心。据统计,涉及青少年的犯罪占全社会犯罪的一半以上,给社会、家庭带来了巨大不幸。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13年1月1日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并将未成年人犯罪作为特别程序单独进行专篇规定。大量青少年因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如不及早加以干预、调整,可能会大量的出现违法犯罪或自杀倾向。文章从文化学的角度来分析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建立一套以文化预防为主的预警机制来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违法犯罪青少年的个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i W  Lin JS  Chen DC  Yang C  An JY 《法医学杂志》1999,15(4):211-213
为探讨青少年违法犯罪与个性的关系,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621名13-19岁违法犯罪青少年和1371名相应年龄在校学生按不同年龄段和性别进行对照研究,发现16-19岁男性违法犯罪青少年外向性(E)、精神质(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3-15岁男性违法犯罪少年精神质(P)、神经质(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6-19岁女性违法犯罪青少年神经质(N)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违法犯罪类型之间各个维度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外向性、精神质和神经质与男性青少年违法犯罪相关,倾稳性可能与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有关。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中学生违法犯罪的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在青少年违法犯罪中仍占相当比重。怎样认识和解决中学生违法犯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一)中学生一般年龄是12至18岁,这个年龄段在生理学上被称为青春期,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青少年期。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精力旺盛、记忆力强,正是世界观逐步形成和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独立性意向和认识能力之间存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居高不下。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上升势头明显,犯罪类型增多。有关社会学家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称为我国的三大公害。因此,从社会学角度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