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子站在门口,望着院子里父亲的背影有些诧异,父亲在哼一支歌,熟悉的旋律马上使他想到印尼民歌《星星索》……当我还没来到你的面前, 你千万要把我记在心间, 要等待着我呀,要耐心等着我呀, 姑娘,我心象东方初升的红太阳. ……穿透葡萄架的夕光象红酒浸润着父亲的灰头发,灰衬衫和灰羊毛背心,一股浓郁的醉意荡漾开来.  相似文献   

2.
梦寻河塘     
每次回到江南农村老家,都要到熟悉的地方去转悠转悠,重温儿时的旧梦。今年春节前夕,我又来到塘河边上,却是大失所望。 坐在圩岸上,望着塘河发呆,没有料到它竟如此落寞。河里一条船都没有,河水静静的,仿佛凝固了。四周静极,风吹动圩岸上枯黄的茅草,瑟瑟作响。有一只机帆船驶了过来,拖了几只煤船。煤船吃水很深,象一排旧木板浮在水面上。机帆船过去以后,水波漾平了,河面复归平静。  相似文献   

3.
一方净土     
我喜欢绿色。总觉得绿色中蕴蓄着无限生机,包孕着绵绵情韵。望着它,可以使你产生许多美丽的遐想,用鼻子嗅嗅它,仿佛可以闻到缕缕馨香。所以我的服饰、我的床上用品几乎选用的都是绿色,绿色拥抱着我。我不喜欢的颜色是白。我觉得白色太袒露、太肤浅,或者说它太张扬也太易污。望着令人刺眼,闻之索然无味。所以,我曾和  相似文献   

4.
前几年,有一篇小小说,写一位小青年第一次去女友家作客,未来的岳丈大人与未来的乘龙快婿有一段极精彩的对话:“您祖籍哪里?”“四川成都。”我有些结巴,这位未来的丈人大概学问很深。“青春几何?”老人笑咪咪地望着我问道。“这……嗯……”我的大脑短路了,我  相似文献   

5.
我叫黄丽娟。1989年7月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我来到了采油一厂五矿512队。转眼之间,参加工作已经快一年了。一年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它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6.
张玲 《瞭望》1996,(20)
今年春节假期长,趁空回了趟阔别已久的家乡——冀中平原上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庄。 一个远房的表哥开着自家的汽车到石家庄接我,汽车在宽阔平坦的大路上飞驰,望着让我魂牵梦绕的远村近树,浓浓的乡情溢满心间。可是,记忆中高高矗立在村头的  相似文献   

7.
10年前的11月9日,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结束后第三天,邓小平同志与新当选的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一同来到京西宾馆,看望正在这里参加军委扩大会议的高级将领。望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小平同志郑重地讲了一段意义非同寻常的话“我认为,确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我们全党作出的正确选择。江泽民同志是合格的军委主席,因为他是合格的党的总书记。”十年运筹帷幄,十载精兵之路。今天,可以告慰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是:‘’八一”军旗始终鲜艳,人民军队阔步向前,三军将士所展示的崭新风采举世…  相似文献   

8.
徐冰 《瞭望》1999,(15)
听到冰心老人离去的消息,九年前拜见老人的情景就浮现在眼前。1990年4月28日上午,我走进了冰心老人的客厅,身着中式灰布褂的老人坐在一张宽大的桌子后面,正望着我。当时,我在烟台市一家电台任文学编辑,托请北京的一位同乡前辈联系采访冰心老人,一直闭门谢客...  相似文献   

9.
关羽二题     
关羽二题王春瑜一、“还我头来!”前年冬天,我冒着严寒,去陕西看武则天的陵墓。在她的墓前,站着一排部下,包括少数民族的首领,甚至国外使节。然而,他们都没有脑袋。究竟是何时何人将他们的脑袋统统没收了?不得而知。望着那一排排没有头脑的躯体,不禁令我打起阵阵...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7,(12)
正2013年,我满60岁了。亲友们提出举办"生日宴"的建议被我一票坚决否决。我觉得人生进入老年时代不应该庆贺,而应该鼓舞和激励。我的这个想法亲友们无从得知,也就默默无语了。然而社会这个大家庭却认同了我的想法:就在这一年,我被评为武汉市的"读书明星"。当莅临武汉、主持这场颁奖盛典的杨澜,身穿短裙、青春靓丽地为我们颁奖时,我望着和我并肩领奖的其他几个年轻面孔,虽然有些汗颜,但并没有阻止我心里波涛汹涌:我不服老,我  相似文献   

11.
我是吉化一名普通的团干部。入厂前,我曾经这样设计过自己的人生:大学——工程师,或者……没有想到,我会来到吉化,成为一名“昼夜难分”的倒班工人。但正是吉化使我的人生有了新的转折。技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吉化化肥厂。第一天进厂参观,看到了绿树环抱的厂房和整齐排列的设备管廊,能在这样一座现代化的大企业里工作,我那颗失落的心得到了一些安慰。但当我来到联碱车间后,映入我眼帘的却是两栋灰褐色的建筑物,由于腐蚀严重,厂房破旧不堪,设备锈迹斑斑。难道我就要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吗?我心灰意冷,理想、信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初,我接到家乡——辽阳市政府侨务办公室的来信,邀我写一下在海外生活或见闻之类的文章在《侨园》杂志发表。思前想后,来到异国已20多年也没有什么作为,从哪写好呢?实感力不从心。想来不管如何,我决不辜负家乡人民对我的期待。那我就把来到日本20多年走过的弯曲小道和鸡零狗碎的生活写下来,供同胞们当做饭后茶余的一点笑料吧!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在中国政府和公安部门的大力协助下,高见进(我的爱人)的日本亲属终于找到了他。一家五口于1977年12月来到日本国冈山县上房郡贺阳町定居。町政府特地为我们一家买了一座房子,并准备好了所有的生活用品,在这里我开始了我的日本生活。  相似文献   

13.
求学     
有一天,我看到一群十八、九岁的学生围着邮递员寻拣自己的录取通知信。一名戴着近视眼镜的弱瘦青年双手捧着印有“天津大学”红字的录取信,泪水顺着双颊滚滚淌下…… 望着这一幕,我的心一阵紧缩,我理解他的激动。这勾起了我对20年前求学的艰辛和10年来命运变迁的回忆。 我出身在一个工商业兼地主的家庭里,一位叔叔曾在台湾军队中任职。小学一、二年级时就经常被小同学奚落为“地主仔”,放学时  相似文献   

14.
<正>"刘老庄战斗,是哥哥和81名战友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悲壮战歌。我会一直在这片土地上,永远为大哥和他的战友守灵,陪着他们一辈子!"望着林木葱茏的烈士陵园,70岁的李爱云佝偻着背,清理着四周杂草,嘴里念念有词:"哥哥们,我又来看你们了。"哥哥,就是于1943年3月18日为国捐躯的刘老庄连指导员李云鹏。妹妹,就是1969年怀着对英雄哥哥的无比敬仰之情,只身从老家徐州来到刘老庄插队落户,后一直扎根在淮阴大地的李爱云。期间,组织为了照顾她,推举她到南京军区参军、到复旦  相似文献   

15.
四幅搬家照     
<正>清晨,每当我站在新居七楼的阳台上,望着东方冉冉升起的朝阳,慢慢翻开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一张张老照片,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给我家带来的巨大变化。最使我感动的是四次搬家时拍摄下的四幅照片。第一张黑白照片上我和妻子站在草房前,背后的门上贴着红喜字,那是1973年春节期间拍  相似文献   

16.
我已经87岁。我一生经历了成千上万件事情,结识了成千上万位人士,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使我一生难忘的,教我一想起来便激动不已的,是我有幸认识了一位巨人。我握过他的手,和他谈过话,挨过他的训,得过他的鼓励,吃过他做的菜,受过他的保护。我是个平凡的小人物,回想起来,也许就是这么一点难忘的回忆,使人能安静地坐在窗前,望着自己一生的旅途,对自己悄悄地说:我不是个有福的人,但我是个幸运的人。因为我见到过世上最完美的人。  相似文献   

17.
多年不见的老同学突然来到单位找我,开口便夸我们单位真不愧是搞科研的,都是文化人,素质就是不一样。我问他何以见得,他说:一进了你们单位大  相似文献   

18.
廖吉 《瞭望》1985,(29)
已届下班时间。又赶上周末,大部分同志已准备回家了,不料吧哒吧哒,几个大雨点打在玻璃窗上,紧跟着一场骤雨就瓢泼般地下起来了。几个人都站在窗前,不无焦急地望着白花花的雨幕出神。“正是下班时间,说不定多少人挨浇。”方说。 “还说呢,我昨天就赶上了!”胡答言。 话题就这么扯开了。胡接着说:“昨天,我下班晚了一点,骑车回家的路上,就碰上了大雨,一会就把我全身浇透了。进家时我就象只落汤鸡!”  相似文献   

19.
半块月饼     
《侨园》2017,(Z2)
正每年的中秋之夜,我都要端上一盘家乡的月饼放在香案上,供在妻子的遗像前。在香烛摇曳的亮光中,我望着月饼,回忆着苦涩的往事……1949年的中秋之夜,月华如水。我和新婚妻子在自家的庭院里相拥而酌,葡萄架下的石桌上摆放着一盘月饼,还有一壶自酿的米酒,我们一边细细品酒,一边吃着月饼。正当妻子将一个月饼掰成两半,将一半塞到我嘴中时,突然,村里的狗叫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我还未从浓情蜜意中  相似文献   

20.
《民主》2015,(1)
<正>我生长在教师之家,从小就想和妈妈一样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渴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桃李满天下"。然而21岁艺术学校毕业后,我却被分到特殊教育学校。至今,我依旧难忘我的第一堂课。教室里是简陋的桌椅,望着我的是一张张呆滞的小脸上那一双双空洞无神的眼睛。有两位家长坐在孩子身后,双手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孩子。一个小女孩蜷缩在桌子下面,当我低下头试着问她名字时,她没告诉我,却在我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