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文英 《新青年》2004,(12):12-13
女的幽默感时常让我和先生捧腹之后睁大了眼睛:不会吧,她只有三岁半?愚人节那天,女儿作为神秘大礼包来到了这个世界,来到了我们家。所以我相信后来那种性情还是事先有所安排的。女儿的趣事很多,时不时想起几则,总是能让我忍俊不禁。女儿一岁多时,有一次在姥姥家,姥姥喊姥爷:老伴儿!女儿也跟着姥姥喊姥爷为老伴儿。姥姥就说:宝宝不叫老伴儿,叫姥爷。过了一会儿,姥姥又喊姥爷为老伴儿,女儿马上上前说:姥姥不叫老伴儿,叫姥爷。也还是那会儿,走路刚稳,但是主意已经很多了。有天早晨,我和女儿都起床了,女儿的爸爸却还在睡懒觉。我说,宝宝,去喊爸…  相似文献   

2.
王彩兰 《新青年》2007,(8):15-16
母亲在她3岁那年被她舅母按在她家炕上,强行缠足,母亲3次连哭带踢,踹坏她舅母家的芦苇炕席。那时,姥姥边哭边说:"这孩子没治了。"姥爷边打边说:"不管她了,让她长大嫁不出去。"没人管的母亲,12岁时就显露出她显著的特征——大脚,尽管那时也只有23厘米(37码),但却是全村女孩里第一大脚,于是母亲就有了绰号——周大脚。母亲20岁时最终嫁给了父亲,村里20岁的女人早已都有几个孩子了,母亲那时也算晚婚了。他们的婚姻几经周折,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那双大脚惹的祸。  相似文献   

3.
那年杭州     
姥姥不识字。她幼年时体弱多病,多方求医诊治,家人娇宠着就没让她上学堂,可这丝毫没影响她的聪慧娴雅。十六岁时,她就和门当户对的姥爷定亲成婚。出身中医世家的姥爷是小城的名医,每天要去药房坐诊。老老少少一大家子人,繁杂的家务和亲友礼仪往来,让不识字的姥姥料理得井井有条。姥姥心闲气静,做事周到笃定。她每天买菜下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遗憾     
赵守玉 《新青年》2006,(3):8-10
母亲一生中说过最多的话就是:人活着,要对得起亲人和良心.母亲是家里的老大,姥爷没等看到新社会的红旗便闭上了眼睛.姥姥是一双小脚,眼睛又不好,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两个舅舅年纪还小,整天漫山的疯跑讨狗嫌,根本不理解家的概念和家的责任,姥姥家的重担便全落在了母亲的肩上.母亲毫无怨言,整天默默地干活儿,操持着家务,咬着牙撑起了姥姥家的门户,直到她21岁出嫁.可是,母亲出嫁后,一向对得起亲人的她却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相似文献   

5.
17岁那年,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放我学后已是4点多钟了。我的同学刘常红找到我,说她母亲去她姥姥家已十多天了,还不回来,她想去她姥姥家里,把她母亲叫回来。她求我跟她一起去她姥姥家,她姥姥家在城东南30华里的王家庄。常红说,我们快点骑车,一个小时就可以到她姥姥家,天黑我们就可  相似文献   

6.
女儿的法则     
早听说现在的小孩儿都是“小人精”,一直不以为然,随着女儿的一天天长大,觉得这话还真是不假。4岁的女儿一直是姥姥带着的,每个周末,我们带她去看奶奶。上周在奶奶家表姐问她:“阳阳,奶奶好还是姥姥好?”“都好。”“不行,只能选一个。”“奶奶好。”说得奶奶大乐。我不平,回到家,姥姥把她抱在怀里时,我问“阳阳,奶奶好还是姥姥好?”“都好。”“不行,只能选一个。”“姥姥好。”我大脑飞速思考,实在想不出哪个动画片里教过这招见风使舵。因为搬家,女儿转了幼儿园,仍是中班,环境却是新的。第一天回到家,她仰着小脸很认真地说:“妈妈,明天你…  相似文献   

7.
共进晚餐的有四人,姥爷、姥姥,他们的六岁小外孙小宝。还有我,这个家庭的常客。餐桌上有一盘肉丝炒黄豆芽。姥爷尝了一筷,说“很好吃”。并告诉我,这些黄豆芽,都是小宝方才随姥  相似文献   

8.
寂寞的母爱     
记不得母亲具体是几月生日,要么是这个即将来临的9月,也可能是10月。这么多年,我和母亲聚少离多,从来没给母亲过一次生日,买一份哪怕很小的礼物给她。作为她最小也是她最爱的一个女儿,我的心里忽然生出一股惭愧的感觉———我愧对母亲二十多年的养育。这个多雨的夏季,我格外想念我的母亲,我想她的时候,也是她想我的时候……没有人能理解我此刻内心的感受。我的母亲,她那么爱我,几乎是到了极致……每一个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母亲在我身上付出的爱超过了很多母亲。她的眼里只有我,而没有她自己……而我,这些年,一直不在…  相似文献   

9.
姥姥     
刘音 《海内与海外》2013,(10):65-66
记得那一年的雪一直在下,到了傍晚,雪停了,起了风,冷得很。就在那个寒冷的夜晚,午夜时分,亲爱的姥姥在女儿、我的母亲身边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前后仅仅37天的时间,舅舅和姥姥相继去世,在这样的疼痛面前,泪水是何等的苍白无力!我觉得心好像被谁猛地揪了一下,很疼……  相似文献   

10.
闫岩 《新青年》2007,(3):14-15
想起这个话题是因了我的姥姥和姥爷,这句话准确地传达出了我对他们给予我的那份爱的感觉。时间过去的越久,这种感觉就越明晰,而它在我心中引起的歉疚也就越强烈。  相似文献   

11.
母亲     
母亲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眼见着她老人家一天天的消瘦下去,心里便莫名的充满着恐惧和担忧。几次要领她到医院做个检查,可母亲就是不去。我想我能明白她的心思,她担心真的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最终,我还是说服了母亲,带着她来到了医院。医院的朋友很帮忙,专门安排了一名下属为我们跑前跑后,  相似文献   

12.
姥爷在我的记忆中永远是一个很高大的形象,颌下留着一缕长长的胡子,手中拿着一个烟斗,腰间挂着烟口袋。缕缕的烟雾朦胧着那段岁月,夏夜里院子中姥爷烟斗上那点火光常常在不经意间点燃我所有的记忆。姥爷是个木匠,十里八村的谁家盖房子打家具什么的都找他,他打出来的家具结实美观,深受人们的喜爱。姥爷偶尔也给别人打寿材,那时还没推行火葬,因此有老人的人家一般都提前打一副寿材预备着。姥爷曾早早地为自己打了一付寿材,就放在我家的仓房里,后来同村的一个老太太去世,由于家穷买不起寿材,姥爷便将自己的那付送给了人家。姥姥在我还没记事的…  相似文献   

13.
背对的母爱     
以前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妈妈的吻》,每当听到那个朱小琳在甜腻腻地演唱的时候,我就浑身起鸡皮疙瘩,太矫情了。我也听说过许多歌颂母亲的诗篇和作品,“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高尔基的母亲》,艾青的《大堰河,我的母亲》。有人说母爱是伟大的,有人说母爱是无私的,可是我在心里冷冷地说,那些故事是别人的,不是我的,我从来没有感觉到什么母爱。当别的七八岁的孩子在母亲的怀里撒娇的时候,当别的幼儿在母亲的怀里甜甜的微笑的时候,我怨恨母亲,怨恨她的偏心。我5岁,拿着洋铁桶到离家几里路的井里去打水,一边走一边洒,走一路,洒一路,哭一路,回到…  相似文献   

14.
晓汐在18岁之前,世界被各种各样的老师包围.奶奶爷爷、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全都是老师,认识的阿姨叔叔也全是老师,每天嘴边最多的词就是某某老师.  相似文献   

15.
想当年,外祖母也是悉尼小有名气的裁缝和时装设计师,她在悉尼有名的富人区邦才海滩附近开了一家时装店,整个东区的各界名流都时常光顾她的小店,她收费低廉,但时装的品位却一点都不俗,所以大家都喜欢她的小店。即使在那个时候,富人们也知道物美价廉的道理。我一直叫“姥姥”而不是“外祖母”,她还有另外一个崇拜者,是一个年轻的希腊女裁缝,有一天,姥姥和这位希腊女孩在一起吃午餐,姥姥剥开了一个橙子,发现里面长了一个绿色的叶子,就像一个小小的橙子树长在里面一样,那位希腊女孩子兴奋地对姥姥说“:橙子树就是那样生长的,如果你把它种起来,它…  相似文献   

16.
卫宣利 《新青年》2007,(3):10-11
她是在姑姑身边长大的。她5岁那年,母亲有了外遇。父母断断续续打了一年的仗,在她6岁那年,他们离了婚,她判给了父亲。离婚后母亲很快便再婚了。一年后,父亲也要到外地打工,便把她送到姑姑身边。姑姑是个老姑娘,因为在一次意外中伤了腿,只能坐在轮椅上,所以一直到30岁还没有结婚。爷爷奶奶去世后,姑姑一个人住在那套老房子里,和一个从乡下雇来的小保姆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17.
第九个保坶     
为了给母亲过生日.15岁的飞雪放下学业,冒充18岁出来打工,虽然她的行为有些冒失和不当,但(?)理(?)令我(?)容(?)母亲因脑血栓后遗症,半身不遂的她只有一只腿和一只手还受自己的意识支配,身体的其它部位都毫无力气,每天不得不瘫卧在床上。长期卧床,让母亲的脾气变得十分暴躁和古怪,不到一个月先后请了8个保姆,都因为无法忍受母亲的怪脾气而辞工,我不得不再去家政公司请保姆。  相似文献   

18.
真的,这决非迷信!说起蝴蝶的故事,总是和我的母亲连在一起。当然,有人会说,这近乎迷信。但是,绝不!这绝非无中生有,这是我耳闻目睹的事实!母亲虽然在我和弟弟年幼之时,就撇下我们长眠于地下,她走的时候,刚过而立之年。然而,她的音容,她的人品,至今,却总是萦绕在我的心灵深处,岁  相似文献   

19.
心慧 《新青年》2006,(5):8-9
我对母亲的恨 打我记事起,母亲就从没有疼过我.她最爱的人是姐姐.姐姐7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父母寻医问药了差不多半年,累得落了形,可是姐姐的病却越来越严重.那时候,我才5岁,看着父母每天都要背着姐姐外出求医,对我基本上不管不问.  相似文献   

20.
"孩子们,快点!姥爷现在一定是饿坏了,赶快送饭去!"姥姥在我们家屋前的商店里大声喊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