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的认识阶段,即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这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而创新则是知识经济务件下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矛盾--改革--创新的动力轨迹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历尽艰辛,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人在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前后相继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和和谐动力论等思想,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杨奎 《理论学刊》2006,1(11):8-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过程。不断发掘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的科学内涵,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动力观,实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的理论创新,已经成为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实践性课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人中出现了“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甚而以耻为荣”的不正确荣誉,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文章分析了深刘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誉观的现实和战略意义,指出要明确和把握社会主义荣誉观的内涵和实质,并强调社会主义荣誉观要成为全体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践行社会主义荣誉观党员干部须先行,当表率。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站在新的历史高度,科学地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孙慧 《世纪桥》2012,(11):18-18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党的三代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出发点,形成了前后相继又各具特点的三种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本文将通过对这三种动力理论进行分析,并指出它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外在因素分析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动力观的基本内涵。邓小平在总结和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改革为核心的动力观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动力观在当代中国的合理转换。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任务问题上的认识是曲折的 ,有三个不同的认识阶段 ;在如何发展生产力问题上 ,提出了四个动力论。邓小平在上述问题上对毛泽东的有关思想作了纠正、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观的重大创新.其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观创新方面,有着很多突出的贡献。它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历史方位观的创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观的创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创新。科学发展观的社会主义观创新,深化了我们党对“三个规律”的认识,使党在理论、路线和纲领上,进一步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大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
和谐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致性、和谐性不但是对立统一的动因,而且是保持事物在稳定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谐动力的现实性因素已经凸显,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经验的历史性总结,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和谐动力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阐发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要素,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12.
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过去由于存在理论上的误区,导致实践过程中产生较大失误,出现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困惑.邓小平依据时代主题的转换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从新视角、新高度、新层面去阐述新社会主义观,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升华为一种区别于传统认识并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理论,从而指导社会主义实践取得极大的成功.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科学与真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集中表现为“政治上道义上的一致”观,其哲学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完全适合”论。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政治、经济和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等方面的缺陷和错误的根源就在于斯大林这个“一致”动力观。  相似文献   

14.
国外社会主义改革存在着危机背景。危机由时代发展引发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改革动力。时代动力、政治动力、经济动力是国外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动力,而经济动力更具根本性,是国外社会主义改革中经济先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发展动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范畴,因为发展动力在治国理政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它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三大规律",是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多元要素影响又相互交错的系统结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起点,针对不同时期影响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动力因素不同,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前后相继又各具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不同层级动力的作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合力。  相似文献   

17.
常宗耀  程志伟 《求实》2004,4(4):77-80
从唯物史观的三维视角认识先进文化的战略地位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从精神动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看 ,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 ,是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可靠保证。从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全面进步的视角来看 ,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文明全面发展与进步的重要目标与重要条件。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看 ,先进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与培养“四有”公民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后 ,列宁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实践社会主义观” ,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资本主义观 ,是依据实践社会主义观的思想精髓提出来的 ,同样是考察、分析和认识资本主义本质特征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问题,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搞清两者之间继承、纠正、发展和创新的关系,对深入理解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是有帮助的。本文论述毛泽东、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他们之间的异同;论述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和认识及他们之间的继承关系;论述毛泽东、邓小平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及纠正和发展的关系;指出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扬弃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五大创新,就是说,十七大报告总结了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的新鲜实践经验与认识经验,集中全党全民的智慧,作出了五个关系全局的重大理论创新。十七大报告的这五大理论创新,为新时期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五个统摄全局、特别重要的基本观念、核心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科学发展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观——和平发展观——党和军队建设创新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