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不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国有企业。都存在对国有企业的监管问题,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产权制度和企业治理结构已经积累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综观当今发达国家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监督,虽然监管的方式各异。但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出资人的利益。笔者在此将法国国有企业的监管体制、监督特点以及对我们的启示做一简要评介。  相似文献   

2.
王新兰 《行政与法》2010,(10):41-43
石油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能源,在国家安全战略和人民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各国都对其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国家控制。在我国,石油行业不仅具有行业本身的自然垄断性,同时由于我国政府的监管方式还使其具有独特的行政垄断性。本文从石油行业本身的技术经济特征入手,分析了我国石油行业政府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及立法缺陷,并对《石油法》的择日出台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尚是一个新鲜但又不成熟的制度,立法和理论对其相关争议问题并未达成共识。本文通过对不同观点的梳理,提出一些新的见解: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法律属性应定位于民间组织;集体管理组织与权利人的关系为代理关系;集体管理组织具有非垄断性;按作品类型设立集体管理组织更有利于高效运作。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一种集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优点于一体的新的管理方式─—合同管理,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经济社会管理领域,有的因产生纠纷已反映到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中。人民法院应如何对待这类合同?一系列问题已摆到法院面前。因此很有必要对行政合同加以研究,本文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我国较早出现的合同管理是在国有企业管理领域。国家为搞活国有企业,实行国…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有资产流失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但是国有企业 的中高级管理人才流失给国有资产造成的损失却没有引起足够 的重视。有调查显示,人力资源危机,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才流 失所导致的人力资源危机正在成为困扰国有企业的主要危机, 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危机识别能力和危机防范意识普遍较 弱,对中高层管理人才的流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采取 有效的应对措施。 该项结果基于零点调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危机管理 课题组和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于2003年8月共同合作完成的 "企业危机管理现状"课题研究。本项研究利用SuperCATI快速 电话调查系统针对京沪两市478家资产规模在500万元以上 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包括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副总、总裁 助理或董事会秘书、部门经理等职务)进行的随机抽样电话访 问。  相似文献   

6.
江华 《经济与法》2001,(8):28-29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结合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而由于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的组建成立标志着以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7.
要针对女性入监新犯的特点,对其入监阶段的改造目标予以明确定位。人文化管理、个性化教育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最有效手段。人文化管理可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也可以体现在日常管理中。个性化教育是建立在人文化管理基础上的微观化,针对女性入监新犯的特点,可分为不同类型采取不同个性化教育方式;干警、罪犯与家属间的互动教育也是个性化教育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行使著作权或邻接权在许多情况下变得非常困难。采用集体管理制度成为惟一可行的解决办法。著作权集体管理肇始于法国的著作权管理,具有垄断性特质,以自愿原则为核心,辅以必要的强制性。对于作者和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的关系,大体有代理关系说和信托关系说这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仍然不同程度地保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些人事管理特点,许多企业的人事行政管理无视企业人才自我发展的需要,只是消极地"管人",这就难以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本文对国有企业如何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稳定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加强国有企业人才资源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江华 《律师世界》2001,(5):29-30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结合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而由于负债过重而陷进困难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 (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简称 AMC)的成立标志着以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为目的战略措施全面启动。债转股也已进入了实质阶段。人们对债转股予以了广泛的关注。经济学界对债转股从经济学的…  相似文献   

11.
毛珊珊 《法制与社会》2011,(32):217-218
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是为防范金融风险,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促进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改革而成立的。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各国在处置其银行不良资产的实践中普遍采用的方式。各国的经验均表明,相应的法律支持是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成功的重要基础。与之相比,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制进程则显滞后。当前,AMC的运作中还存在着法律风险、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应采取适当措施化解以上风险。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AMC还将存在较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时期,政府的管理对象管理内容已发生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当政企双方的角色和地位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政企双方都必须重新确定各自的职责范围,国有企业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生存与竞争,而政府亦根据社会条件的变化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式.一、政企分开、转变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自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三个战略阶段:一是放权让利战略.以政策调整为主,属于政企分开的初期阶段.二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战略.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落实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三是抓大放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战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向两个方面转化:一是政府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之间由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以资产为纽带的投资者与资产经营者的关系.这种以资产为纽带的政企关系,其根本特征是政府退居国家股东的地位.二是根据中央“抓大放小”的方针,一大批中小型国有企业改革采取租赁式或股份合作制的方式进行,使政府与这些企业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转化为甲乙双方平等的经济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公私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政府与市场合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方式之一。狭义的公私伙伴关系主要面对投资巨大、周期长、存在垄断性和具有收费能力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和市场部门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发展,为政府走向市场以扩大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提供了条件。相关领域的公私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4.
检察管理的方式,也就是检察管理的手段、方法。很多管理学著作给管理方式下的定义为“管理主体向管理客体施加作用的方式”。任何管理活动部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方式体现出来,没有一定的管理方式也就无所谓管理。检察管理方式是指检察机关为进行正常法律监督活动而采取的方法、手段。从有关法律规定和检察管理的实践看,检察管理的方式主要有: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方式;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方式;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  相似文献   

15.
论垄断性营业行为的商法调控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垄断性营业行为具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定性,表现在其商业化规范营业方式、垄断性排他经营、与消费者之间经济实力相差悬殊、营业具有公用专业性质或准公用专业性质,因此应对其进行必要的法律调控。而商法调控手段在调整垄断性营业行为中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王晓岭 《行政与法》2005,(9):116-119
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要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和出售等多种形式,其中,企业出售只是中小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式之一。国有企业出售合同的性质、特点,法律关系和合同的签订与履行,与普通的买卖合同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研究和总结国有企业出售合同的这些特殊性,对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监督蔺翠牌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也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搞好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并使之规范化、法制化,这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怎样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国有...  相似文献   

18.
姜影 《法学》2014,(6):61-71
自20世纪60年代始,法国开启了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与实践,法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实现了从以"行政管理"为主到"合同化管理"为主,再到以"国家股东管理"为主的转变。实行国家股东管理不仅实现了国家作为资本所有者的职能与其作为行政监管者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等职能的分离,也提高了国家对国有资本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再加之国有企业内部董事会运作机制的完善,新型管理体制不仅在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成效显著,更在优化国有资本投资、实现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作用积极。法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对于我国深化国企改革中国资委职能的重新定位、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以及国有资本布局的整体规划等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次一、当前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权力配置格局二、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权力配置之国际经验考察三、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权力配置之模式选择四、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主辅型权力配置机制之建立一、当前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权力配置格局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权力配置格局,是我们对本论题展开探讨的起点。(一)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权力配置现状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政府对电信、电力、邮政、铁路、煤气、自来水、石油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垄断性行业采取国有企业垄断经营方式,并由行政部门直接经营管理,排斥了市场竞争机制功能的发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对垄断性行业  相似文献   

20.
管峰 《中国律师》2003,(5):39-40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本文是对中央所属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资产重组与出资人制度演变和发展,以及国资委出资人制度确立的法律思考。 一、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重组前的特征和状况 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如石油、石化、电力等在改革前都属于具有国家行业行政管理职能的垄断性国有公司。虽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但在改组前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未建立起完善的出资人制度。企业产权状况不清,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经营机制陈旧,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在80年代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