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一分为二"、"一分为三"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对中介本质的深入探讨,一些学者针对“一分为二”的传统观点提出了“一分为三”的命题。争论的观点综合起来有四种,即“一分为二”论、“一分为三”论、互补论及系统论。现将这四种观点综述如下: 一、“一分为二”论 这种观点是传统哲学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表述,直接源自列宁。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用中国传统语言,把列宁的论点简要地概括为“一分为二”。“一分  相似文献   

2.
关于“让人家讲话” 笑蜀(陈敏)写的《刘文彩真相》一 书被炒得乌烟瘴气。不平者要求在报 纸上反驳,当地主事者阻挡说:“要让人 家讲话嘛!现在不讲阶级斗争了。” 怪哉斯言!据理反驳就是“不让人 家讲话”么?为什么只让“人家”讲话却 不让我们讲话、还嘴呢?我们反驳是搞 阶级斗争,“人家”进攻就不是搞阶级斗 争么? 现在不以阶级斗争为纲,并不等于 阶级斗争熄灭了。《刘文彩真相》的出 版和炒作,就是在对共产党和广大劳动 人民搞阶级斗争啊! 关于“一分为二” 粪便就是粪便。粪便很臭。这是 人们都承认的事实。 可是,有人却…  相似文献   

3.
我读了《哲学研究》1989年第10期刘正同志写的《当代易学研究的困境》一文之后,产生了一些想法,因而写了此文,兼与刘正同志提出的三个观点商榷(以下引用刘正同志的文章,简称“刘文”)。本文所谓的“创新”是相对“刘文”所谓的“困境”而言的。 “创新”的含义在于研究方法的突破;理论思维的丰富;论证材料的广泛。一般来说,“突破”是“创新”的基础、前提和出发点,不破就不立,也就无所谓“创新”。当代易学研究是在困境中徘徊,还是有所创新?的确,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烈龙同志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不等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文(以下简称《刘文》,载《理论月刊》1998年第5期)提出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问题,对于促进人们思考和深刻理解这个问题是有益的,但其观点却不敢令人苟同。1《刘文》开门见山地提出:“党的十三大文件引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五大文件引述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由此就实现了这两个概念从同义语到本质区别的飞跃。”这里,““本质区别”一语表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东西,这就…  相似文献   

5.
“一分为三”不能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为了论述的方便,在此把“一分为三”论者的理由(《哲学原理集辩》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版第164页)抄录如下:“一分为三”论者认为,“一分为二”是矛盾的基本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还存在着“一分为三”的普遍形式。理由是:  相似文献   

6.
周德义 《湖湘论坛》2002,15(4):89-9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有关一分为三的论述,比比皆是,既有对一分为三的专门论述,也有批驳旁门左道如非此即彼的反面论证,还有运用一分为三的观点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一些天才的预言和预见。下面我想就学习《自然辩证法》关于一分为三的一些论述谈谈自己的体会,以就教于同行诸君。一、对“非此即彼”的质疑非此即彼的认识方式与“正”与“负”的范畴是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所不相容的。在深入细致地研究了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后,恩格斯提出,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是和进化论不相容的。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1981年7月邓小平同志在《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当前更需要注意的问题,我认为是存在着涣散软弱的状态,对错误的倾向不敢批评,而一批评就有人说是打棍子。”(《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877页)同时还告诫全党:“批评的武器一定不能丢。”(同上,第879页)  相似文献   

8.
刘远达同志在今年第一期《思想战线》上,发表了《试论〈西游记〉的思想倾向》一文,对我国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古典名著《西游记》的评价问题,提出了新的论点。作者认为:孙悟空是向封建统治者“悔过自新”、“改邪归正”的艺术形象;吴承恩为农民起义树立了一个“改邪归正”的榜样;《西游记》是“心学”、“破心中贼”的政治小说。一句话,“无论就思想内容来说,还是就艺术成就来说,《西游记》都很难说是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之一”。下面就刘文涉及到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刘远达同志商榷,同时也求教于有关学者和专家们。  相似文献   

9.
何兵先生在《人民法院报》理论部主办的《法治时代周刊》上发表文章 ,对刘江先生的《人大“个案监督”非常必要》一文提出质疑 ,笔者拜读再三 ,仍似雾里看花 ,不得要领 ,只得就有关问题与何先生商榷并求教于学界同仁。一、是法律要求 ,还是“法律禁止” ?何先生对刘文“正本清源”的第一个理由是 :“宪法不禁止对法院的个案审理工作进行监督 ,不代表按事物的自然法则 ,人大就可以甚至应当对法院的个案审理进行监督。”其依据有二 :其一 ,宪法并未禁止人大对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干预 ,但人大不能对军事委员会的具体军事行动进行监督 ;其…  相似文献   

10.
搞好地矿行政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文/刘文政晋中地矿局是改革开放以来新成立的单位。三年来,我们结合本区实际,坚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开创了地矿工作的新局面。一、加强《矿产资源法》的宣传,树立以法办矿观念。据...  相似文献   

11.
赵昂的这本随笔集,我有幸看到出版前的书稿。忽然想到一句杜诗,“故国平居有所思”,我读到了他的“有所思”。此书分为三辑,“长吁短叹”一辑多半是倾诉衷曲,“浅唱低吟”一辑是在日常生活中即兴点评,“咬文嚼字”一辑则流露了作者的机智。《废话连篇》一文,讲了他对“正确的废话”的看法,也可以看做是这本名为《正确的废话》的书的解题。从他对“正确的废话”的命名,对它产生的语境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这种时代病的洞察和无奈;如果浑浑噩噩,了无知觉,也便没有无奈了。“正确的废话”就像一股污泥浊水,任其泛滥,黏滞人的七窍,淹没人的心…  相似文献   

12.
看过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的人,大概谁也不会忘记靳开来,因为他敢发“牢骚”。据说,在日常生活中,“牢骚”之语时有耳闻。我们应如何对待“牢骚”呢?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看到其內部矛盾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对任何事物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待“牢骚”我们当然也不能例外。牢骚,乃鸣不平之意也。看到不公平的事就要说一说,而且不用担心被扣上料想不及的帽子,这正是民主风气的体现,是正常的。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党员曾忧心重重地跟我诉说:“我总感觉人们中有一个不正  相似文献   

13.
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关系问题的讨论中,有一种意见认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未提出过‘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观点”;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讲的“在恩格斯看来,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说法,是列宁对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一段论述“作了并非愿意的注释”后“所得出的结论”,因而这个结论是“难以成立的。”①我觉得,这个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我们来研究列宁在引述思格斯的一段论述时所作的注释和列宁的结论——“在恩格斯看来,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是否符合恩格斯的原意。列宁的引述和注释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石松同志在《云南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上撰写《哲学最高问题新解》一文(以下简称石文)。在这篇文章中,石松认为:“哲学的最高问题只能是意识创造客观世界的问题。”本文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合客观事实的,是不能成立的。下面就依石文叙述的顺序逐一进行分析。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应当用什么经济范畴来表现?这是一个尚未解决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最近韩志国同志撰文认为,如果不是对价值规律作静态的分析,“在现实的经济运动中,价值规律就是商品生产者追求剩余价值的规律”。这个规律也“就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见1986年10月5日《经济学周报》第2版)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能成立的。现就这一问题谈点看法,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6.
庞朴先生《“三”的秘密》中关于十二音律律管长度及其数字之间关系的计算有点小毛病。“三分损益法”可以用数学式 (1± 1/ 3) n 来表达 ,是一种有益的优选方式 ,具有深刻的形而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叔红 《湖湘论坛》2004,17(1):30-3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我理解 ,《决定》最大的主题是 :“完善改革、突出改革、突出发展、关注民生” ,这是一个统领全局的纲领性文件 ;最亮的看点是“重人权、改产权、定政权” ,这对于完善体制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最新的理念是 :确立了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的发展观 ,这对于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思想体系 ,是一个划时代的理论飞跃。下面 ,我主要结合湖南的发展实际 ,联系发展改革委员会的工作职能 ,重点就落实新的发展观 ,加快湖南发展 ,谈点看法和体会。  一、更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政协要在民主监督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首先存在一个定性和定位的问题。位定得准,作用才能发挥充分。为此,我学习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关中国监督问题的论述。早在1957年,邓小平同志就写了一篇《共产党员应该接受监督》的文章。在此之前,在党的“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也有关于监督问题的精彩论述;在此之后就有很多了。学习了这些文章以后,我体会到,我们中国监督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选择。因此,当前应该从我国现有的政治体制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来讨论政协的民主监督。我国《宪法》规  相似文献   

19.
小保:我是宁德市公路局劳动工资科一名工作人员,对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福建省失业保险条例》中关于参保对象问题,提出政策咨询:《福建省失业保险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法成立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  相似文献   

20.
“法制拜物教”之说不能成立──与曾峻先生商榷山东烟台盛国军《探索与争鸣》1995年第11期发表了曾峻先生的文章《警惕“法制拜物教”》,读后受到了一些启发,但对文中的基本观点及一些提法不敢苟同。我认为,“法制拜物教”之说,根本不能成立。理由如下: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