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的游戏     
郑成南 《党课》2011,(10):84-85
父亲是个钟表修理师傅,在自己的修理店里,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儿。因为,父亲的手艺远近闻名,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把坏表送来修理。有那么一段时间,父亲常教他玩一种游戏。父亲说,我们来玩一种游戏好吗?  相似文献   

2.
杨献珍的祖父杨建祖和父亲杨廷瑞都是缫丝手艺人,靠半工半农维持生计。杨献珍自幼就帮父母做些辅助性活计,总想给父母减轻一点负担。6岁那年,父亲送他到安阳镇一所私塾上学。杨献珍深知父母送他上学的一片苦心,学习非常刻苦。  相似文献   

3.
父诚如山     
我的父亲葛接调出生于革命老区江西于都,早在1928年他就参加了当地的反帝大同盟,后来又当了赤卫队长,1929年转为红军,长征前5次负伤。长征开始后,因为有伤,还因为自小学过裁缝手艺,他被编入休养连,任缝纫班班长。据父亲讲,整个长征途中,他是挑着缝纫机过的雪山草地。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后,父亲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让他给毛主席量身做棉衣。  相似文献   

4.
陈光同志,江两瑞金人,1914年生。他7岁时父亲病故,受生活所迫只好给地主家放牛,9岁又去学木匠手艺。那时的他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家人拚命地干活,日子还过得这样穷苦。  相似文献   

5.
他曾经是一个很有名气的"阴阳先生",骗人的勾当干了20多年?后来,他又成了一个很有名气的"柚子大王",带富了方圆几十里的众乡亲?他的人生感悟是--我是四川省郫县三道堰镇程家船村人。我的父亲解放前就是有名的阴阳先生,经常被村民请去“捉鬼”。为了让我有一门谋生的手艺,父亲每次都要带上我,时不时教我一些“东西”。父亲去世后,不到20岁的我便继承了父业。什么“化水祛病”、“过关”、“捉鬼”样样都来。其实这都是些骗人的鬼把式。就说“捉鬼”吧,哪家的大人、娃儿长期生病,往往怀疑是被鬼缠上了,就把我请了去。我先拿个空坛子放…  相似文献   

6.
戴宗贵 《湘潮》2013,(5):51-51
20世纪50年代,湖南省隆回县有78人参加了人民大会堂的修建,其中就有石匠阳正甫。阳正甫1915年出生,12岁起就跟父亲学石匠,练就了一身好手艺,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一经他的手,三锤两撬就能将它们和谐紧密地组合在一起。他打石脚不仅打得牢而且快,因此七里八乡的乡亲建房都喜欢请阳正甫帮忙。除了给人建房打石脚外,砌坎、砌石礅、砌桥拱,他样样里手。  相似文献   

7.
家有财富百万,不如薄技在身.从小父亲就想让我当木匠,说这门技术轻巧,不用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地辛苦,还能挣大钱.在农村,木匠是七十二般手艺中最吃香的,修房子、打家具、做农具……家家离不了.可我的理想不是当个手艺精湛的木匠.  相似文献   

8.
再道之勇     
一 1909年1月24日,陈再道出生于湖北麻城程家冲的一个贫农家庭。在这个20来户人家的村子里,陈再道家是最穷的。3岁时,父亲得痨病而死。此后7年中,姐姐与母亲相继去世。11岁,陈再道就与叔父相依为命,他为人家放牛,下田干活,学篾匠手艺,在苦熬苦挣中,陈再道长成了17岁的青年。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10,(3):50-50
在蒸汽机的发明史上做过决定性贡献的,是被人们誉为"蒸汽大王"的瓦特。瓦特(1736年一1819年),英国发明家、工程师。1736年1月19日生于苏格兰的一个小镇格里诺克。父亲是个具有多种手艺的工匠,受其影响,瓦特从小就有实验的兴趣和才能,经常随父亲到工厂学习制作机械模型、仪  相似文献   

10.
2002年9月25日,中共灵丘县委在平型关战役遗址隆重举行庆祝平型关大捷65周年活动。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再次访问了曾经参加过平型关战役狙击战、见证我党我军光辉历史的106岁的老红军战士郑富贵。唱着歌儿投身革命郑富贵1897年生于江西赣县老塘口村一个穷苦家庭。他1岁时,积劳成疾的父亲就死在地主的牛棚里。母亲背着他,拉着3个哥哥四处乞讨,才使郑富贵活下来。他不到10岁就给地主放牛,打短工,扛长工。忆及苦难的往事,郑富贵老人眼睛潮湿了,他非常痛苦地说:“18岁时,我当了水烟工,学徒。我想学成手艺后开家…  相似文献   

11.
正30公斤的父亲,却有一个高大英俊的儿子。小时候,儿子非常喜欢父亲,父亲是那般滑稽可笑,也许他不过是将父亲当成一个别人没有的会动、会笑的"毛毛熊玩具"而已。然而他很快懂事了,七八岁时,再与父亲说话,父亲需仰头才能与他对视。正是那时,他理解了"侏儒"的含义,也知道有一个侏儒父亲对他意味着什么。当然他仍然喜欢父亲,尊敬父亲,可是他会尽量避开与父亲同处,无论是在街上,还是在家里。  相似文献   

12.
提起吕相才,在官亭镇没有人不说好。说吕相才好,不是因为他的经济条件有多好.更不是因为他搭建民房的手艺有多好.而是因为他不怕困难,一心为公,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形象好。  相似文献   

13.
王锦慧 《党建》2012,(8):58-60
再过几天,就到了老舍先生舍身反抗"四人帮"迫害的忌日——8.24。为追念这位文化大师,我来到他的儿子舒乙家。对于世人而言,大师是一个神话。但对于儿子来说,大师无论多么令人高山仰止,他永远只是父亲。老舍先生死后,舒乙陪伴父亲度过了一个漆黑的雨夜。他摸了父亲的脸,拉了父亲的手,把泪洒在父亲满是伤痕的身上,他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做爱回报给父亲……舒乙回忆道:我真正懂得父亲,是在他去世之后的日子。我看了他的全部著作,采访了他的很多朋友。我发现大家之所以敬仰他,不光是因为他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更因为他炽热的平民情怀。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父亲秦邦宪诞辰100周年,也是他遇难61周年。时光的流逝并未冲淡我对父亲的不尽思念——尽管我从未见过父亲。父亲对我来说是这样的陌生,又是这样的亲近,他仿佛常在我身边。我对父亲的认识、了解是逐步积累,逐步加深的。从孩提到现在,我盼望他、想念他、埋怨他,到逐步理解他、敬爱他、崇敬他。  相似文献   

15.
马拉 《红岩春秋》2014,(5):41-45
正李德益大儿子李方荣,正在家里书房的桌上,用父亲传给他的那种漂亮字体,给朋友写一幅"老来不生气"之类的书帖。李方荣今年65岁,父亲当年因病逝世时,正是他这个岁数。他说:"1986年我碰到苏葆桢,他说他认识我父亲;老书法家徐文彬,是我父亲的老朋友。在重庆,认识和晓得我父亲李德益的人,实  相似文献   

16.
从小,他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就很生疏。他和父亲都是沉默寡言的人,因此很少交流。后来下乡当了知青,进城后,到棉纺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这中间他吃了很多苦,但父亲从来没有问过他。他觉得父亲根本不关心他,也不爱他。偶尔,他回到家中,父亲顶多问一句“回来啦”、“吃过没有”  相似文献   

17.
银珠 《党员文摘》2009,(7):20-20
辽宁大连的邹奎增一直以种地为生,因为耕地不多,经济效益有限,他常常寻思着开辟一条生财之道。他发现开豆腐坊前景不错,于是拜师学艺掌握了做豆腐的手艺。办起了一家小型豆腐坊。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个普通的彝家汉子,凭着对剪纸艺术的热爱,执着四十余载,用剪刀剪出精彩人生,他就是盘县鸡场坪乡彝族剪纸传承人金元汉。在盘县,提起剪纸,金元汉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金元汉1957年10月出生在鸡场坪乡椅棋村一个剪纸世家,从其曾祖金成有一辈开始,家里就从事剪纸,之后,其祖父金玉祥将剪纸手艺传承下来,再传给金元汉的父亲金盛昌,到金元汉这一代,已是第四代。在盘县彝族人的习俗中,红白喜事都要用剪纸。红  相似文献   

19.
巴尔扎克从小就爱好文学,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父亲硬要他学习法律,但是巴尔扎克就是不愿意服从父亲的旨意,父子俩时常为此发生冲突。巴尔扎克决定要找个机会把父亲说服。  相似文献   

20.
母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一名税务统计师,每天晚上总要在油灯下算账到深夜。一天晚上,父亲又在低头算账。他在账台旁的长椅上睡着了。恍惚中,他做了一个梦:只见10个数字像10个淘气包,每个淘气包又有很多兄弟姐妹。父亲要把它们唤回来,它们却把父亲的话当作耳边风,还一个劲地扮鬼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