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12月10日,穆罕默德·尤努斯获得挪威诺贝尔和平奖。这位社会企业家用27美元,30年光阴,打造出孟加拉国放款规模最大、专属穷人的乡村银行,扭转了一亿人的命运。他的著名的“穷人的银行”以及与他同样取得成就的企业向世人宣示:企业不仅是创造利润的社会单元,还应是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我觉得公众要把眼睛盯着政府,而不是光盯着富人,制约和监督政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们社会要进步就要保护和尊重勤劳的人,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创造财富的人。 今天有些人骂富人好像是给穷人出气,其实他们是害了穷人。  相似文献   

3.
驶得万年船     
放暑假了,在外地读大学的女儿却不回来,说是要与几个同学出去搞社会调查。调查穷人的生存状态,看穷人的生活到底有多苦。启程前,说是搞调查要钱,她先是让她妈妈往她卡上打了800元,随后又让打了200元,说是“怕带的钱不够”。我心想:穷人再苦,她也不会让自己苦的。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2,(9):55-55
补贴穷人,不如给穷人提供更好的教育。提供公立教育是唯一一种既不妨碍效率又有利于公平的手段。教育平等在消除贫困的公共政策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位置。经济学家舒尔兹认为,穷人与富人之  相似文献   

5.
流沙 《法制博览》2008,(10):35-35
看起来,富人比穷人更需要钱。穷人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钱。而富人未必需要,却时时刻刻惦记着钱。所以,穷人只是偶尔被钱所困,而富人是常常被钱所困。  相似文献   

6.
贫穷之恶     
周保松 《南风窗》2012,(25):82-83
自由主义的正义理念,是视人为独立理性自主的自由人,并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公平社会合作,以求每个公民都有机会发展和实现人的自由,从而过上自主而有尊严的生活。笔者最近发表的几篇反思市场自由主义的文章,引起颇多争论。我的观点很简单:我们的社会,穷人较富人少许多自由。穷人不仅缺乏物质,同时缺乏自由。这意味着在一个贫富差距愈来愈严重的社会,人们享有的自由其实并不一样。这个结论引起许多人的担忧,质疑我是否以平等自由之名,主张财富均分。这不是我的主张。迄今为止,我一直强调的,是如果我的分析成立,  相似文献   

7.
李从渊 《法制博览》2010,(10):64-65
仅从售价来看,公共汽车贵还是轿车贵?答案是公共汽车。那么,坐公共汽车的是穷人还是富人?显然是穷人。 为什么穷人反而坐贵的车?不是凶为他们有钱,恰恰是因为他们没钱,所以必须合伙消费。  相似文献   

8.
“贫穷是一种痛苦,它让人觉得像是患了某种疾病,同时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摧残人。它侵蚀一个人的尊严。使他陷入彻底的绝望。” ——摩尔多瓦 “就像瞎子看不见东西一样,他们也看不见我们穷人。” ——巴基斯坦 “当局似乎没有注意到穷人。当局鄙视与穷人有关的一切,其中首要的是  相似文献   

9.
周保松 《南风窗》2012,(19):90-93
许多人以为只要将蛋糕弄大,低下阶层自然受益,实情却非如此。退一步,即使穷人在蛋糕变大的过程中分得微薄好处,我们依然可以问,为什么极小部份人可以拥有社会大部份财富,余下不多的一点点才由大多数人来分?  相似文献   

10.
这个世界上其实从来都没有过什幺"穷人的原子弹"。所谓的"穷人的原子弹",也从来没有掌握在穷人手中,穷人只有挨"廉价原子弹"的份。"五胡乱华"时,曾有个后赵国,后赵国有个以残暴著称的武人石虎。这石虎能"青史留名",就是因为他带兵打仗,喜欢屠城。史书曾用这样一件史实描述他的武功,一次后赵派他攻打一座城市,同时派出一文官,准备接管该城。城下,石虎照例又开始大屠杀,直杀得那个文官愤然质问石虎:"你把老百姓都杀光了,让我这个官还怎么  相似文献   

11.
毛凌云 《南风窗》2011,(8):50-53
尤努斯的模式是否违背了帮助穷人的慈善原则?人们往往从是否最大程度地维护穷人利益这个立场来讨论问题,其核心内容就是利率。无论是在商业领域还是在政治维度,小额贷款的高利率都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相似文献   

12.
2000多年前管子有这样一句话,“雕卵而后瀹之,雕栋而后爨之。”意思是把鸡蛋先涂绘成彩蛋然后煮,把木头先雕刻装饰了再去烧。让富人在这种不增加社会成本的方面奢侈一点,穷人就有工作做了。  相似文献   

13.
马德 《法制博览》2011,(16):73-73
1 我一直以为穷人是最缺钱的。我有一个表叔,穷人,侍弄土地,修理地球。我还有一个表舅,富人,开一家大厂子,身家千万,因为亲戚家办喜事,他们聚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4.
宁二 《南风窗》2010,(2):52-56
当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所创办的小额贷款为穷人阶层服务的原始目的,在中国已悄然变化的时候,一家由著名经济学家领衔的北京发展型社会企业与一个由乡村领袖所带领的农会组织所联合进行的商业化小额信贷模式实验,能否为中国找到一种金融服务推动农村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世界道德重整大会”在瑞士召开。一位来自德国的女士,向与会者讲述了她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的孟加拉,建立“穷人银行”的故事。刚开始干的时候,义工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孟加拉的村落乡间,贷款给穷人,主要是家庭主妇——母亲,每次贷款金额约30至42美元。目前。孟加拉已有6.8万个村庄有这样的贷款银行,贷款的妈妈增加到200多万人,平均贷款金额增加到100美元。最后德国政府也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意义,开始对“穷人银行”加以补助。  相似文献   

16.
声音     
《南风窗》2006,(11)
千万不要和穷人死磕广州资深媒体人方三文近日写道: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增长有一个很大的危机,就是弱势群体看不到自己在这个增长中的受益。因为这种模式下,穷人主要是从就业角度受益。而中产和富人就不同了,他们不但薪金上涨,还有余钱投资,是双重收益。投资的收益大家看得见,就业  相似文献   

17.
陈鲁民 《法制博览》2008,(22):28-28
前不久,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南京作报告时说:“我们虽然还不是很富,但也要开始学做成熟的富人。”说得很有道理,切中时弊,一针见血。这话其实还应再补充一句,我们不仅需要成熟的富人,同样也需要成熟的穷人,只有大家都成熟了,社会才能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18.
穷人出身的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近来频频在报刊上为富人鼓与呼,提出要“为中国有产者正名”。在中国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日益明显的背景下,他到底是出于何种原因要为富人说话?在钟朋荣应本刊之邀前往广州就“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走势与中国企业发展战略”作专题演讲之际,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钟朋荣先生,形成了以下对话。  相似文献   

19.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阶层固化现象便开始出现,并愈演愈烈,直到广为诟病。阶层固化,下层群体便失去向上流动的机会,失去"人生出彩的机会"和"梦想成真的机会"。相对贫富差距来说,阶层流动性是衡量社会更好的尺度。正如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所说:"有时贫富差距大一点还不要紧,最怕的是穷人失去向上流动的希望,最怕的是一种绝望的感  相似文献   

20.
孔子说:“有教无类”。孟子说:“君子有三乐”。其中第三乐,即最高的快乐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所谓善政不如善教,教育的至高理想,当属“以斯道觉斯民”;而教育的最低要求,仍是这四个字:“有教无类”。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教育开始筑壕挖沟: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富人与穷人……什么时候开始,教育的品质要看特权的脸色,要为金钱的魔棒所指挥……什么时候开始,当代的孔子收弟子时只挑肥马轻裘的子贡,却赶开居陋巷的寒酸颜渊……不!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应重返教育的大根本。我们应深刻体认:没有教育的公平,就无法实现和谐的社会。我们应深刻体认:只有教育的公平,才能导向和谐的社会。天快亮了,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富人与穷人,子贡与颜渊,请你们坐到一起朗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