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主是期盼,是愿景,是正在实现的现实,是我们对子孙后代的责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中共十七大报告以前所未有的频率提到"民主"(有人作过统计,全文共达60多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上日益增长的民主诉求不会停下脚步来等待党内民主。强调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绝不是叫停人民民主,而是恰恰相反,它强调的是加快发展党内民主的紧迫性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写入党代会报告,将党内民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中,这一表述不仅被继续沿  相似文献   

3.
靳连芳 《桂海论丛》2005,21(5):92-94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使民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实现。其时代主题、具体内容和检验标准,对于当前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刘利 《理论月刊》2010,(1):84-86
党内民主建设历来是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发展党内民主,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和胡锦涛最近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当前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应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重点.以加强制度建设为根本。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转型与民主政治建设□谈正好如果把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放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宏观视野中去考察,我们不难发现,随着这一社会转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民主政治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6.
论三代领导核心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5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三代核心的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回顾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从理论和实践上给予科学的总结,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      毛泽东作为我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如何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他治国方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毛泽东把马克思…  相似文献   

7.
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的30年来,重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大胆探索、开拓创新,这些新举措有力推动了重庆市的民主法制进程。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年来,重庆历经计划单列、设立直辖市和新的战略机遇期三个重要时期,并分别承担着不同时期的国家战略使命。这段时期,重庆市的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解放。应该说,经济体制改革源于民主法治进程,同时经济发展又助推民主  相似文献   

8.
选举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方式,村委会实行直选,坚持直接、平等、公开、竞争的原则,为中国的乡村治理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现代民主因素,也为农村妇女参政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村妇女参与村务管理不仅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加快了农业、农民、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为了应对多元文化主义,解决选举民主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协商民主理论在西方应运而生。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使得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协商民主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内涵。与西方协商民主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民主政治制度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二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层次多、范围广的特点。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无论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还是基本政治制度,都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协商民主。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同时,还要注重发展选举民主,进而实现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相结合,共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政协天地》2011,(10):1-1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1.
彭澎 《湖湘论坛》2012,(4):53-61
经济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化发展而日渐觉醒的村民的民主意识、法治理念、权利思维、平等观念的不断增强,使得村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参与农村社会政治事务,农村现有的基层治理模式和乡村民主政治体制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作为农村治理模式和乡村民主政治体制的村民自治,成为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系统的有机构成与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它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发展在不断的进行变革,转型期的新背景要求农村基层治理问题的研究必须构建新的思维与创新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立溪 《创造》2003,(4):43-4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实行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村民自治制度以后,一个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内容的民主政治建设蓬勃兴起,并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中国地域广、人口多,加上历史的、自然环境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发展并不平衡。要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来实现,这给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也赋予了农村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在带…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中国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延续了 2 0多年的人民公社体制解体 ,形成了“乡政村治”或“乡村分治”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在乡镇以下的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由村民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方式 ,在基层社会事务中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依法行使民主自治权利 ,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层的民主进程 ,激发了农民群众的自主精神 ,使村成为充满政治活力的基层组织。但是 ,村民自治作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民主实践 ,在其运作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必…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里的枪声,打破了黑暗历史的沉寂——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以非凡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这次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开创了完  相似文献   

15.
《世纪行》2017,(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协商民主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国政协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的力度前所未有,以双周协商座谈会为代表的各项协商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显著,开创了人民政协事业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  相似文献   

16.
值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的纪念日,本期隆重推出“纪念五四八十周年”栏目。五四运动高奏起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时代强音,构成了现代中国民族精神最积极的部分。五四运动以救国救民为宗旨,以波澜壮阔的青年运动为先导,以前所未有的新文化运动为基础,把民主、科学同爱国主义精神凝为一体,把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和青年运动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既有深刻思想内涵、又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时代精神——五四精神。处在世纪之交的中国青年,应深刻理解五四精神的时代内涵,弘扬五四精神,投身时代伟业,以新的姿态、新的业绩迈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17.
税费改革以后,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越来越被社会广泛关注。秭归县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作了一些非常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出发点,以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和农民增加收入为根本目的,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使秭归农村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在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探索出的农村社区建设更是显现出它的蓬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对秭归农村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新时期农村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阿计 《公民导刊》2005,(12):3-3
今年7月10日,《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9月27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部门就个税起征点问题,召开了全国人大历史上首次立法听证会。与此同时,各地人大召开立法听证会,公布法规草案的消息也频频见诸报端……留下了一连串民主立法足迹的2005年,堪称一个前所未有的“民主立法年”。  相似文献   

19.
格日勒图 《前沿》2008,3(2):29-30
十七大报告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反映民心,符合时代潮流。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对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健全法制,让政府依法行政.“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概括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并做出具体部暑。要“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要加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公开运行。明确提出了“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剥”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党内民主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加强政治协商等。  相似文献   

20.
杨安和 《前进》2002,(5):6-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有法可依的局面已经基本实现。在我国的法制建设已经取得巨大进步、依法治国已形成广泛共识的今天,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是对治国方略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