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求恩同志国际主义精神 ,追求真理献身真理的革命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 ,对工作极端责任和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的精神 ,精益求精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等 ,在 2 1世纪 ,仍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中曾指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党自诞生以来,涌现出了千千万万个先进典型,他们的人品堪称世人学习与  相似文献   

3.
《乡音》2013,(1):60-60
李向东出生于医学世家,他的父亲曾是白求恩医生的助手。白求恩医生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他的父亲,他从小就受父亲的言传身教,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小时候父亲经常教导他,要以白求恩大夫为榜样,以德行医,精益求精,对待病人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父亲还教导他,行医要先做人,没有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4.
孙钦雷 《春秋》2014,(5):22-25
正毛泽东主席的一篇《纪念白求恩》,让中国和世界都知道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但对于被陈毅元帅誉为"活着的白求恩"的罗生特,很多人却不甚了解。罗生特的经历和白求恩非常相似,同样是医生,同样是"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而罗生特比白求恩在中国的时间更长,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至今,在他战斗过的苏鲁大地,人们仍传颂着他的事迹。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亨利·诺尔曼·白求恩的名字早已家喻户晓。在白求恩祖国加拿大,虽然他的名气不如在中国那么大,但也是名震一方的“大人物”。今天许多加拿大人都知道中国有一本人人必读的经典著作《纪念白求恩》,白求恩这位加拿大大夫是中国人学习的榜样。诺尔曼·白求恩大夫以其伟大的人格、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中国人民的信任和爱戴,特别是他放弃优厚待遇和恬静舒适的生活条件,远离故乡和亲人,到战火纷飞的中国抗日前线,这是崇高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是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我与许多来过加拿大的中国人一样,一定要去白求恩故乡走一走,看一看,这是每一个中国老百姓的良好愿望和对  相似文献   

6.
50年来,雷锋精神、雷锋形象在不同时代折射出不同的特点,但雷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没有因时代更替而变异。在物质日渐富裕的今天,更需要精神支点。把弘扬雷锋精神作为常态来推进"两富"浙江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刘引 《广东民政》2008,(7):22-22
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在送温暖、献爱心筹集抗震救灾资金时,许多群众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海内外华人、企业家、文体明星都有大额捐助,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8.
在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再一次重温了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一文,加深了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多做贡献,是我们共产党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先进性的具体表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信念,更应该是我们共产党人应当树立和毕生铭记的价值观。从精卫填海的神话,到大禹治水的传说;从诸葛亮鞠躬尽粹,死而后已,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张思德的埋头实干、艰苦奋斗,到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从孔繁森的献身雪域高原,无私奉献,到牛玉儒的心系百姓、两袖清风…  相似文献   

9.
重读《纪念白求恩》李力安党中央和江泽民同志几年来多次强调共产党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又号召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重新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纪念白求恩》赞扬了白求思毫不利己专门...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道德人”的价值观日益暴露其局限性,必须加以扬弃。要以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宗旨,建立以“经济人”为基础的新的价值观体系:肯定和鼓励“利己利人”的“经济人”的价值观,大力提倡“利人利己”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同时弘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理想人”的价值观,坚决批判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一步一步地实现人生价值观的升华。  相似文献   

11.
<正>民众之所以又爱这些低俗的东西,主要是源于对正统说教的不满、对官员腐败的不满、对社会不公的反感,以及长期以来对官方宣传的不信任而引发的逆反心理主流被边缘化和道德教育的失误有关道德教育的失误突出地表现为过分强调崇高道德,忽视道德层次性。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道德教育过分强调利他主义的原则,过分强调先人后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公而忘私等属于崇高范围的道德规范,并不是说这些道德规范不应当提倡,而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对道德底  相似文献   

12.
在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成为中国共产党领袖之后,毛泽东建构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生哲学体系,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又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辈子做好事”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锲而不舍、挖山不止的“愚公精神”是人生克服和战胜困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3.
<正>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深刻影响着国人的道德品格塑造,至今仍是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弘扬雷锋精神已成为新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雷锋精神内涵丰富,包括勤劳节俭、尊老爱幼、扶危济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品德,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爱憎分明的社会公德,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以及忠于职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中华民族衡量人才的标准历来是坚持德才兼备。道德不仅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也是治国的要领。我国有优秀的道德传统,先秦儒家就讲见利思义、以义节利、反对见利忘义。还主张: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为官的要公忠体国;个人讲见义勇为;商人要做到童叟无欺。我们共产主义道德更讲要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句古话:“善要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真恶。”因此,从很早很早的时候起,我们的祖先就筑起了善不留名的传统美德,竖起了恩不图报的道德标准。远的有功成退酬的鲁仲连,近的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叔叔。报刊上时不时也登载这种古风古韵的好人好事,对“无名英雄”称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笔者在一家大报“名家轶事”栏目中读到一篇文章,题曰《葛优家的电话》,初见题目,不禁令我这个平素看报看题欠称职的读者眼前一亮,这电话也能成为洋洋洒洒一大篇文章的素材,且非说明文,莫非这部电话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比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或者有其它以小见大的事情,带着这样的思想准备开始读起全文,可是,一开头冷不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对中国妇女的影响无疑是全方位的,其中价值观念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正是由于改革开放,女性判断事物好坏的标准由单一逐渐变为多元,主要表现如下:1、在个人与集体关系方面,价值取向多元化。过去,追求个人利益和价值的行为被认为是自私的、不应该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最高价值标准,集体主义是个人行为的最高准则。“铁姑娘”战斗队和“三八”女子作业班的奉献精神为楷模。现在,中国女性社会生活中没有了单一的精神楷模,追求个人利益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其中个人利益获得较大、实现自我价值更充分的人反而倍受…  相似文献   

18.
<正>落笔写下"重建"二字,心头不免有些沉重。众所周知,我国曾是一个文明古国,孔孟的"礼义仁智信"长期以来是中华子孙的高贵信仰,史上甚至出现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动人景象,即使在上个世纪60年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精神还风靡祖国大地,人们深为"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而自豪。时至今日,竟然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许多同胞为此感慨、困惑和纠结。  相似文献   

19.
吴华 《前进》2023,(2):53-56
<正>1938年3月,加拿大共产党党员、医生亨利·诺尔曼·白求恩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为边区群众送医送药、防病治病,满腔热忱为抗日军民服务。80多年过去了,白求恩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大地,融入革命精神之中,成为人们心中一座不可磨灭的精神丰碑。在白求恩同志曾经战斗、挥洒汗水和热血的晋察冀边区,山西白求恩医院“重走白求恩之路传承白求恩精神”主题党建品牌的生动实践,让这一红色精神虽时过境迁仍历久弥新,在为人民服务道路上依然熠熠生辉,更加彰显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摘     
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它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它的核心是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要求共产主义者和一切革命者,要无限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大公无私,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劳动,对工作,极端负责,刻苦钻研,遵守纪律,维护秩序,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关心党和群众的利益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为了党、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必要时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对人民,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