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破产实施的难点与出路王辉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企业破产的现实性和必要性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势必要建立企业破产制度。破产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是市场经济的繁荣来自竞争,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在当今中国,只要敢于面对现实,就必须...  相似文献   

2.
狄娜 《瞭望》1996,(40)
企业破产,一个曾经令人惊诧的字眼,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终于以法律的形式闯入我们的经济生活且已有8个年头。尽管人们今日对破产还仍抱有种种疑虑,但它已在建立企业劣汰机制,规范破产行为,保护债权人、债务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破产,是商品经济社会的自然现象,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但破产的出现对破产债权人、债务人乃至整个社会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要顺利推进破产实施,国家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以《破产法》为主体的企业破产制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优胜劣汰已经成为必然,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将日益增多,完善破产案件中“债权人会议”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一、“加大力度、完善机制”势在必行破产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从全国来看,国有企业破产的试点城市从1994年的十八个城市扩大到今年的五十个城市,从上海来看,国有企业破产户数从94‘95年的15家,发展到现在的43家,是前两年总和的近三倍。国有企业破产试点的力度正在逐步加大,并已成为当前经济改革中众人瞩目的“热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告诉我们,兼并破产是体现市场原则的重要方式,是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要求;是推进企业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是上海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的要求;是国有资产优化重组的重要手段和…  相似文献   

5.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已进入攻坚阶段,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对一些资源枯竭、效益低下的矿山和一些产品没有市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以及浪费资源、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国有企业实行关闭、破产,是市场竞争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关闭、破产企业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企业关闭、破产工作的顺利实施,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有企业形成…  相似文献   

6.
竞争观念     
说起竞争,人们就会想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获取高额利润而互相争夺、互相倾轧、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致使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的可怕情景。的确,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黑暗、罪恶和悲剧都是与竞争有联系的。但是,仅仅看到这一点是不全面的。还应该对竞争的产生及其作用做点具体分析。第一,竞争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而是一切商品经济的特征。只要有商品生产,就必然有竞争。在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竞争,手工业行会组织的出现就是为了抑制竞争的。只是到了资本主义阶段,竞争才发展到最激烈的程度。竞争导致  相似文献   

7.
企业要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模化扩大再生产,其资金短缺,实力不足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负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条件,负债经营已成为企业吸收生产经营活动资金,使企业资产不断得到补偿、增值和更新的一种手段。企业负债经营,是指利用债权人的资金进行生产经营,以期获得收益的一种行为。负债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对现代企业经营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负债经营具有缓解企业资金紧张,调节余缺的功能。企业资金来源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负债资金,一部分是权益资金,当企业权益资金不足时,企业可充分利…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企业对市场经济特殊反应而形成的竞争文化。存在决定意识,存在也决定人们的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烈的竞争压力和赢得竞争的强烈要求,迫使企业通过努力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去凝聚队伍,增强素质;通过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用良好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去展示企业独特的个性,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进而取得社会的承认。可以说,正是市场经济的压力和企业对竞争的独特理解塑造了真正的企业文化,强烈的目的性和竞争性是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不是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9.
财团战略中的银企一体化经营刘筱,张龙平银企一体化经营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大财团经济中的普遍现象,它伴随着近代市场经济发展中金融与产业资本自然融合过程而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到垄断竞争阶段必然的产物,其典型特征是企业职能中融人了银行投资融资职能。由于银企一...  相似文献   

10.
贫富差距是市场经济高效率发展和人与人之间平等竞争机制的必然产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阶段。社会高效率的发展需要人们持久的竞争动力。正是由于有差别,人们才去努力奋斗,争取与他人的平等,争取超过他人。由此,竞争和高效率必然打破事业上的绝对平等,形成新的贫富差别。在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平等机会的情况下,各人努力的程度和付出的劳动不同,以及一些外在原因的作用,这种不同程度上贫富差别的存在是必然的,取消或人为地抹煞这种差别,将导致人们竞争积极性的丧失,使社会失去活力。可问题是,由于寻租收入以及改革不配套而形成…  相似文献   

11.
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党委书记职责的再认识南铁材料厂王建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加快转机建制的步伐,国有企业走向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对企业领导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的改革实践证明,作为一名企业的党委书记,如何处理好与厂长的关系,找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李国娇 《学理论》2009,(11):37-38
任何一种社会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它们反映了社会多样的文化传统以及人们多样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等。在市场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大发展的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成为一个显著事实,多样的价值观念在交流和竞争中必然引发价值观念的冲突。本文主要从主体需要、主导地位、生存方式方面来探析价值观念冲突,体现它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3.
郑扬 《瞭望》1994,(19)
破产制度的核心,就是要求企业不仅拥有法人财产权、自主经营权,更重要的是能够承担经营风险、履行社会责任。为此,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学会运用破产法律手段,促进和保障企业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这需要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利益主体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体制改革带来的权力和利益的调整与再分配,使以往一些被人向往的职业失去了光环,一些社会底层人物已腰缠万贯,财大气粗,社会分配差距加大,社会心理失衡现象大大增多。而且,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公司的破产率提高,失业率增加,人们择业更加多向,人生的不安定问  相似文献   

15.
高泉 《理论导刊》2001,(5):62-63
一、破产制度的淘汰作用企业作为以一定财产为物质基础的人的群体组合,并非是一种永恒的社会存在,在历史的任何瞬间,总有一些企业开业问世,也不乏一些企业破产倒闭。企业这种盛衰枯荣,生存消亡的运动构成了经济实体的新陈代谢,并由此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万古不变的真理。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我们要增强其活力,就必须遵守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即新陈代谢规律,不仅要允许有生,还要允许死。破产制度通过法律强制手段,取消已经丧失存在意义的企业的主体资格,使之淘汰出市场,一方面能够维持和推动整个市…  相似文献   

16.
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科技与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郭上沂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样,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发展市场体系的目标是要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为此,需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们的社会逐渐接受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与死的辩证法,有关方面对一些经营不善,长期资不抵债,确实扭亏无望的企业加大了破产力度,已形成经济领域中一个新的景观.而1995年,又继之而来一股更惹人注目的兼并浪潮.长春一汽集团收购沈阳金杯汽车公司,不论其规模和影响都创造了国内企业兼并之最;上海今年1-6月,又有30户企业被兼并,涉及到5亿元资产转移和1万多职工安置;河南省平顶山市今年1—7月,有14家企业被兼并;河北省邯郸市今年上半年完成兼并的企业已有11家开始正常运营……破产兼并浪潮的此消彼长,这些实践共同体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合理配置资源、盘活存量资产的一种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这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困难,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发展,符合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党和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和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搞好职业培训,拓宽就业门路,推进再就业工程。”十五大以后,各地对下岗分流、减人增效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提高。经过宣传教育,广大职工也能较正确地认识到,搞市场经济,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导致部分职工下岗甚至失业,是正常的、必然的。但…  相似文献   

19.
兼并,就是把别的国家的领土并入自己的国家或把别人的产业并为已有.兼并自古以来就有之,在原始社会里,有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兼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有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王朝与王朝之间的兼并,也有奴隶主与奴隶主之间、地主与地主之间的兼并.而经济上的兼并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则是人类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才形成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各商品生产者为了取得有利的产销条件,在各个方面进行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一部分企业胜利,另一部分企业失败直至被获胜者兼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兼并,具有"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的性质,这种兼并的结果一方面促  相似文献   

20.
发展民主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发展民主,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办事。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主性的特点,要求经营活动的主体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的特点,要求在整个社会实行公平竞争。只有发展民主,才能使参与市场竞争的方方面面享有公平竞争的权利,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在竞争中掌握本领,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要求实行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