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自然的含义。自然,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地讲,就是整个宇宙,也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狭义地讲,是指人类社会以外的宇宙,和人类社会相并列。按照人对自然的影响和作用来区分,自然可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2.
原生自然是指原本存在的自然,供给人生存条件和资源,二者存在供需关系。通过人的行为而改变了的自然是人为自然,人通过劳动将自然物制成物品,二者出现了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原生自然对人类的供给和容纳人类的供给是无限的,供需完全可由市场调节。随着人改造自然的加深,原生自然向人为自然转化,无限自然向有限自然转化,市场调节的作用受到限制,需要由政府宏观调控来解决。  相似文献   

3.
自然主义思想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与核心价值。自然首先是指自然而然的原则,其后具有自然界的含义。道家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是自然界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的立场来看待自然,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和谐共存,人与自然本质同源,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反对片面强调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对矫正现代工业文明破坏自然的弊病有重要意义,对当代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生态文明、建构环境伦理具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4.
当代环境问题的凸现,要求我们重新理解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实质关系.西方环境伦理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基本上是沿着两个理论方向,即自然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而展开的.自然主义主张面向自然去寻找环境道德的理论根据,而人类中心主义则倾向于回归人自身去确立这种根据,双方都没有解决好这一理论问题.而类哲学从人的实践本性出发,以"双重生命"观点为理论核心,从"人"的角度深刻地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性质.类哲学在一定意义上重新阐发了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性质,实现了对西方环境伦理学的理论超越.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07,(9)
环境价值是价值域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特别在当今条件下,对环境价值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对我们珍惜环境、保护环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般来说,环境是指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自然条件的总体,有狭义和广义之  相似文献   

6.
人类活动必然引起环境的变化,但对环境的破坏则不是不可以避免的,为了人类的生存繁衍以及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确立人对自然的道德观念,确立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做到在开发利用自然中保护和建设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7.
现代工业和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已经超过自然本身的吸收能力、补偿能力、再生能力和恢复能力,使人类不得不思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进而挖掘当代人类社会经济走向不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深层根源,探求人类可持续发展道路、方式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必须有充足的物质资料。要获得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对自然的干预过程。人类干预自然会产生两个方面的效应:一是正面效应,又叫积极效应;一是负面效应,即消极效应。人类干预自然的正面效应是指人类通过对自然进行改造,使自然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类干预自然的负面效应是指人类在干预自然过程中对自然界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使自然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人类干预自然的负…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生产活动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是人民的愿望,是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拓展深化,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0.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是由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两大要素所构成的复合系统。“天然自然”是自然界中未经人类改造的淳朴部分,如山川河流、野生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风雨雷电等等,而“人工自然”则是天然自然在人的实践作用下被改造成的人造部分,如工厂农场、圩堤水库、高楼大厦、公路铁道等等。人类要最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得致力于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复合环境系统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人类几百年追求发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引起人们的深思:是真正发展了,还是退步了,是得到了,还是失去了?如果考虑资源的损失、环境的破坏和人自身所受危害付出的代价,所谓发展还称得上是真正的发展吗?21世纪即将到来,人们应该对自身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重新进行评价和审视,即面对新世纪应该有一个全新的、理性的社会发展观。一、倡导伦理的自然观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坚信自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改造和征服的对象,人是自然的主人,让自然为人类造福是人类的伟大业绩,屈服自然是人类动物性和奴隶性的表现,改造自然的英雄倍受赞扬。于是便逐…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的形成是自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人类社会也是整个自然历史的组成部分。而人,一经产生又有其独立的交往行为,个人生活于社会中,必然要与他人和他物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这便是交往的产生。"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又严重影响到了经济健康、顺利地发展。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与经济能否健康快速发展,二者密切相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对经济和人类带来的不良影响已取得人们的共识。但是,客观上还存在不少理论难题,在实践中出现了许多不容易解决的矛盾。为此,本文就环境、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这一命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思考。一、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环境是指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生态平衡系统的复杂体系。本文所说的环境主要是指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14.
人类明的发展不仅仅是社会历史的演进,还是人与自然变化的过程。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背后隐藏的是基本价值的危机,即道德法则与生态法则的失衡。为了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们重新认识到了以“自然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为核心的儒家“普通和谐”观念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所谓人性“恶”,并不是指那种杀人越货、极端残忍的恶行、兽行,而是指人的自私自利、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等自然本性。这种本性既有合理的一面,又有不合理的一面。合理的方面是,它既是单个人为满足和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需要,也是整个人类延续下  相似文献   

16.
人类文明的发展不仅仅是社会历史的演进,而且还是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一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对生态环境的蚕食.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的背后隐藏的是基本价值的危机,即道德法则与生态法则的失衡.为了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们重新认识到了以"自然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为核心的儒家"普遍和谐"观念在现代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光  高恒建 《世纪桥》2010,(11):42-43
古代赫哲族认为人类生命与自然万物具有同根性,处于天然的联系当中,老子将这种关系称为"人与天一"。"人与天一"是一种天人合一论,这种合一合于天,合于自然,其所提倡的是一种物我同体肯定、天人浑然不分的自然状态,其所强调的是人类与自然的亲和性,是天人在相互协调中共生共荣。为了保护这种天人共生共荣、人类与自然和平发展的局面,古代赫哲族禁止利用人类的长处去恣意破坏自然界固有的秩序、残杀其他物类的做法。而深受地理环境影响的赫哲族传统文化又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积极的保护珍爱所处的地理坏境,这种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使得古代的赫哲族与地理环境相互和谐、统一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基于对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一种追求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存智慧."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与西方现代生态伦理思想有着很多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9.
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发展.或者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自然环境的发展为前提的.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其客观规律性,人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同时,人类以自身的智慧与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界留下人的印迹.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要尊重自然规律,要取之有度,否则就会破坏自然环境而受到惩罚.这就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本文结合历史教学相关内容,探讨历史学科的环境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0.
道德环境及其优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道德环境及其基本特征从一般意义上讲 ,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 ,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 ,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从哲学角度来说 ,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它是相对于人类主体而言的 ,离开了人 ,就无所谓环境。而道德活动作为人所特有的一种活动是离不开人 ,也离不开人类社会的 ,道德环境也就是相对于人及其所进行的道德活动而言的。道德作为一种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的形成、发展离不开环境 ,随着道德活动的不断发展 ,道德评价标准以及维持道德的行为规范如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