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全国非基督教运动高涨的背景下,中共山东党团组织成立了山东非基督教同盟。同盟建立了覆盖全省的组织,开展了散发传单、公众演讲等活动,在社会上营造了反基督教的气氛。山东非基督教同盟的工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同盟组织活动不力、人手不足、生存环境恶劣等是重要原因。山东非基督教运动体现的问题在早期中共组织动员群众的活动中较有普遍性,但中共一直坚持运动,并使之促进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村民自治进程快速推进,农村基督教的组织结构、传教方式、活动空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督教作为社会实体,与其他社会实体处于相互关系之中。由于基督教价值取向与活动方式的独特性,不可避免地与其他社会实体产生矛盾和冲突。随着基督教徒人数的增长,特别是“老板基督徒”等新群体的出现,基督教已经成为农村社会不可忽视的力量,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纪律处分产生的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凸现了高校存在法治观念淡薄、管理模式僵化、缺乏应有的理论指导等问题,管理规章的"越位"或"缺位"、权力行使不规范、学生权利保护和救济制度缺失则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所在。"有权利必有救济",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的听证制度、申诉制度和诉讼制度就是从制度操作实践层面解决受处分学生的权利救济问题。  相似文献   

4.
行政活动中的公民权利保护与救济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定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的立场,对行政活动中的公民权利保护与救济进行了历时性和现时性的一般梳理,并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保护与救济进行了国际比较.文章阐述了中国行政救济的历程,具体分析了当前中国行政活动中公民权利保护与救济的方式和途径.最后,根据普遍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行政活动中公民权利保护与救济亟需正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是学生维权的法定权利救济制度,在构建和谐高校中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存在申诉处理机构行政色彩偏重、学生申诉受理范围偏窄、申诉的正当程序不完备、申诉之后救济途径缺乏、高校对败诉学生缺乏人文关怀等不符合和谐高校理念的问题.因此,在和谐高校视野下,应当从明确申诉处理机构、扩大申诉范围、规范申诉程序、完善救济渠道、关爱败诉学生等方面完善学生申诉制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些城市的少数中学生胸前时常挂起基督教信仰的标志——十字架。与前些年流行各校的“属相算命”、“指纹识别性格”和“拜佛求爱”等迷信活动不同,有的学生眼下竟然进出寺观教堂参加宗教活动,有的私下读起了《圣经》和《要理问答》等宗教书籍。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与家庭、学校和社会不无联系,应该引起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7.
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是学生对自身利益没有借助公力救济或公力救济不畅的情况下而采用的救济行为,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具有群体性、组织性、行为的过激性、突发性、破坏性和主体结构单一性等特点,对于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法社会学控制,主要是通过对其预防与处置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周琳 《唯实》2014,(10)
我国现行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存在制度规定缺乏统一性、权利救济范围相对狭窄、权利救济管理机关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救济秩序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等问题,完善公务员权利司法救济制度要确定司法救济权,构建独立的救济机构、明确司法救济的范围和时机,确定司法审查标准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抗战期间,山东抗日根据地水旱虫雹等自然灾害接连不断,面对严重的天灾,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确立了防灾、救济与发展生产相结合的救济方针.山东根据地的救济活动,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巩固了根据地,为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作为基督教的外围组织,在传教的同时也发挥着社会服务的职能,为中国城市社会的现代化作出了一定贡献。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作为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分会,秉承了基督教青年会的社会福音思想,从教育、实业、生活方式等方面给近代天津城市社会注入了现代化的气息。同时,天津基督教青年会还承担了一部分社会服务和调节等公共职能,部分地弥补了政府职能的缺失,成功地构建起了一种独立于政府和民众而又沟通两者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1.
顾棣 《党史文汇》2006,(7):35-3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合国战后救济总署 (简称"联总" )即开始对二战中受害国的灾民进行救济活动.中国是受日本法西斯强盗侵略时间最长、遭受损失最大的国家之一,是联合国救济的重点国.  相似文献   

12.
丁智慧  谢科 《理论建设》2011,(6):109-110
我国有关商业秘密救济制度的立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核心,以刑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行政法规等为辅助的一套法律制度,构建了民事、行政和刑事多个角度对商业秘密进行救济的法律框架。就几种救济途径比较而言,行政救济具有主动、简便、灵活的优点,发挥着刑事救济和民事救济等其他救济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警钟长鸣     
《正气》1998,(9)
不信马列信宗教周尚亿被开除党籍神池县烈堡乡大井沟村农民党员周尚亿从1996年开始信仰基督教,至今已参加过数次基督教聚会活动。特别是1998年2月他被烈堡乡党委任命为大井沟村党支部副书记时,本人隐瞒参加基督教聚会活动的事实,对党不忠诚,在党内形成极坏的...  相似文献   

14.
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是一个国家公务员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由于我国素有重义务轻权利的传统,在国家公务员法律体系中对于公务员的权利保障和救济制度之申诉、控告和申请仲裁的权利保障等,基本上被排除在司法救济之外,表现在法律制度缺位、救济渠道单一等方面。因此,只有加强立法保障、确立司法救济、完善行政救济以及强化特别权利保障,才能更好地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5.
西方人的慈善、信仰和中国人的信仰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颜廷池  傅红 《探索》2004,(6):88-90
慈善行为是以行为人的经济状况为基础的,抛开国情进行中美慈善活动的对比是脱离实际的、不科学的。对基督教的历史作用要作具体分析,美化基督教文化、贬低东方文化是一种偏见和误导。在中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正确对待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司法最终原则,亦称救济原则,是确定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关系的重要准则。行政复议活动虽然是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与救济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不是最终的救济方式。当事人对行政复议不服的,除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外,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  相似文献   

17.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有汉、回、土、藏等14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4.8%。宗教方面,全县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和基督教四大教,其中,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影响广泛。全县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  相似文献   

18.
大革命时期,在国共合作的历史条件下,广东区党团组织领导成立新学生社作为团的外围机构,并以此为平台在学生中开展宣传国民革命、推动广东非基督教运动以及引导学生走向工农等工作。与此同时,广东区党团也十分注重通过新学生社发展有阶级觉悟的进步学生进入党团组织。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宗教工作事关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德宏州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典型的边远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德宏毗邻的缅甸是佛教国家,有近90%的国人信仰佛教,4.49%的人信仰基督教,3.51%的人信仰伊斯兰教,0.5%的人信仰印度教,1.0%的人信仰泛灵论.中缅边境线德宏段长达503.8公里,有600多个村寨与缅北地区相连,信教群众在边境沿线跨境而居,基于民族同源(跨境而居),信仰同宗、交往频繁,无论是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都与境外教会有着十分特殊的关系,尤其基督教和天主教均受境外控制,使边境地区的宗教活动与境外缅甸、泰国以及其他宗教活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影响.宗教活动容易被他国和各种社会组织利用,沦为宗教渗透、西方敌对势力分裂、和平演变的工具.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边疆问题、贫困问题等交织一起,给边境地区基层党建带来压力,给维护国家安全、边境和谐安宁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20.
20年代初,中国的青年学生发动了一场非基督教的运动。这场运动的产生有其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但在客观上它是继五四运动之后的又一次反帝爱国运动。上海的青年学生始终站在这场运动的前列。非基督教运动的第一饱基督教,自唐代开始传人中国,但其发展缓慢,几度遭受封建统治者的重大打击,几乎毁灭。直至1807年,以马礼逊为代表的新教的传入,基督教才又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发展起来。鸦片战争以后,其势力又从沿海向内地扩张。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加之五四运动的洗礼,广大青年学生接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