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父亲赵清晨祖籍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所在地河北省安平县。早年他投身革命熔炉,抗日战争时期,屡建战功,并火线荣升为安平县八路军抗日游击队队长,领导了一支活跃在滹沱河畔威震一方的抗日队伍。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冀中军区授予他“五一”甲等奖章;解放以后,历任安平县公安局副局长、滦南县公安局局长。在新中国成立67周年之际,打开老父亲的历史,采撷几个历史片段,以此来纪念革命先烈。  相似文献   

2.
百岁寿星孙毅老将军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可是他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我们“冀中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的同志们对这位德高望重并曾担任我会领导的老首长怀念至深。孙毅将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两度到冀中地区工作,担任冀中军区的领导职务。他第一次到冀中是1939年10月至1940年6月,任冀中军区参谋长。第二次是1945年11月到冀中,任军区司令员,一直到解放战争胜利。孙毅将军在冀中工作期间,冀中区的对敌斗争取得重大胜利,整军治军及根据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呕心沥血、舍生忘死,为冀中的抗日斗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  相似文献   

3.
正冀中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之一,是晋察冀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平汉、平津、津浦、石德四条铁路干线之间,素有"华北粮仓,京津门户"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侯玉田为开辟冀中革命根据地、组建河北游击军、创立冀中抗日武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曾任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的贺龙多次谈到:"冀中抗日武装的发动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应归功于冀中的党员及广大人  相似文献   

4.
王炯 《党史博览》2008,(7):39-43
父亲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后,父亲成为吉鸿昌的副官 1914年,我的父亲王再兴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城。1925年,他在米脂县东街小学读书时,结识了共产党员毕维周等人,开始接受革命思想。  相似文献   

5.
<正>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在他的回忆录里多次提到我的父亲周保中。他说:"周保中将军是东北抗日联军的统帅,是威震敌胆的民族英雄。在东北沦亡的14年当中,特别是在杨靖宇将军牺牲之后,他率领抗日联军,出生入死,独撑危局,是人们心目中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民族危亡匹夫有责1928年,党中央为培养干部,把在中央特科工作的父亲派往苏联莫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6,(8)
正从小我最怕的人是父亲,但最爱的人也是父亲。怕他,因为他对任何事都很严苛;爱他,因为他给予周围人润物细无声般的温暖。父亲致力于金融服务工作已经33年了,"忙"是我对父亲工作状态的唯一感受。记得上小学时,每天早上父亲骑着"大二八"送我上学,充满欢声笑语的十分钟路程成了我们父子二人每天最长的独处时间。再  相似文献   

7.
我的父亲王铭勋,曾是孙毅将军的老部下。早在抗日时期的冀中分区时代,我父亲就在孙将军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战斗。那时,孙毅将军是参谋长,我父亲是作战科参谋。后来,在晋察冀军区三军分区、晋察冀军区七纵,孙毅将军都是我父亲的上级。新中国成立后,我父亲在军委军校部和总参训练总监部工作时,孙毅将军又是该部的领导。由于长期的工作关系,我父亲和孙将军很熟悉,简直就像一家人,孙将军就像长辈一样一直关心、鼓励我父亲进步。  相似文献   

8.
我的家乡安平县地处冀中平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初期是冀中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1938年4月21日冀中区第一次党代会在此召开。5月初冀中行署、冀中军区、八路军三纵队(63军前身)和冀中各群众团体相继在安平成立。在八年抗战中,全县先后有8689人参加了八路军或地方抗日政权。2269人为国捐躯,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共产党员470人。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武强县是晋察冀边区冀中区模范抗日根据地。1942年“五一”大扫荡后,日寇对冀中人民群众施行了灭绝人性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环境十分残酷,我党我军的活动非常困难。 1942年,我14岁,在本村孙猛寺小学念四年级,担任本村儿童团团长。除上学外,还担任党组织的地下通讯员,负责站岗放哨、进行革命宣传等。我从小失去父  相似文献   

10.
1941年,在庆祝冀中军区八路军三纵队成立三周年之际,毛泽东亲笔题词:"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坚持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为更好地反映冀中人民抗日斗争的伟大史实,冀中区党政军主要领导程子华、吕正操、黄敬等,发起了"冀中一日"写作运动.  相似文献   

11.
<正>我的父亲李兆麟曾在东北战场为驱逐日寇顽强战斗了14年,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将领。父亲生于1910年11月2日,原名李超兰,进行抗日救国地下工作时化名李烈生,在参加抗联后化名张寿篯。父亲志向高远,面对国土沦丧、政府无为的严酷现实,一腔热血的他曾在书箱上镌刻下"运思出奇,横扫千军"八个大字,表达收回祖国河山的雄心壮志。父亲的战友冯仲云将军曾经撰文评价他:"寿篯在北满享  相似文献   

12.
正1923年7月15日出生在河北省静海县一个贫农家庭里的冯志,原本名叫冯禄祥。他自幼父母双亡,只在本村小学上过4年学,11岁时辍学务农。七七事变后,15岁的冯志怀着抗日救国的强烈愿望,离开家乡,参加了八路军,被分配到冀中军区第9分区政治部。1942年5月1日,侵华日军纠集日、伪军5万余人,在飞机的配合下,出动坦克、汽车几百辆,由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次亲自指挥,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  相似文献   

13.
<正>我的父亲张甲洲曾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总指挥。而这支诞生于1932年5月的队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学霸"回乡组织抗日父亲1907年出生,天资聪慧,用现在的话说,是一名"学霸"。他5岁上学,1923年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省立齐齐哈尔第一中学,1928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甲部(理科),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30年下学期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政治系。从中学到大学,接受了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14.
马拉 《红岩春秋》2014,(5):41-45
正李德益大儿子李方荣,正在家里书房的桌上,用父亲传给他的那种漂亮字体,给朋友写一幅"老来不生气"之类的书帖。李方荣今年65岁,父亲当年因病逝世时,正是他这个岁数。他说:"1986年我碰到苏葆桢,他说他认识我父亲;老书法家徐文彬,是我父亲的老朋友。在重庆,认识和晓得我父亲李德益的人,实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父亲金茂岳于1906年5月5日出生,病故于1987年7月17日。他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我仍然特别怀念他。父亲在世时曾说:"以前大家叫我老金,现在怎么称金老了?"弟弟胜利说:"那是尊称,现在我都是老金啦。"哥哥说:"我在延安时候同学们就叫我老金。"爸爸说:"无论是老金、金老,还是金局长、金厅长、金院长、金主任、金队长……我一直是金大夫。"当时,我还调侃地说:"我也是金大夫。"父亲慈  相似文献   

16.
1940年,我随丈夫高存信从延安来到战火纷飞的冀中抗日根据地,在冀中军区政治部民运部工作。 1942年5月,敌人抽调了约5万日伪军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疯狂的五一大“扫荡”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集中“扫荡”我深县、武强、饶阳、安平四县,企图一举消灭我冀中军区领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16,(12)
正关于党章的记忆,最早是上小学时,我在父亲的书架上看到的那本看不懂的红皮书。父亲是一名煤矿工人,那本红皮书是在他入党的时候,党支部书记送给他的。老书记在煤矿工作了一辈子,退休的时候,推荐父亲任党支部书记。父亲说,他接过的不仅仅是一本党章,还有老书记对党的优良传统和光荣使命的传承。记忆中,父亲很忙,每天除了吃饭的时候在家,基本上都在矿上值班。他常说:"井下有工人在采煤,不看着他们升井,我心里不踏实。老书记在的时候,也是这么守着我们升井的。"  相似文献   

18.
1942年,日寇对我冀中区“五·一大扫荡”后,冀中抗日根据地被敌分割、蚕食变为抗日游击区。我冀中八路军与地方游击队,化整为零开展地道战,变平原为山地,形成房连房、户连户、村连村三道阵地与防线。冀中的广大干部,特别是基层区、村干部们出谋划策,多昼伏夜行,在群众的掩护下与敌伪开展斗争。 8月底9月初,组织上为了保存力量,以利再战和准备反攻,决定在部队掩护下将冀中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57位开国上将中,吕正操没有红军经历,他1937年5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爆发不久即脱离国民党军队参加革命队伍。1937年10月担任人民自卫军司令员,1938年5月担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在冀中平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发展和坚持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功勋卓著,成为一代抗日名将。  相似文献   

20.
正"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共产党员、著名爱国抗日将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吞山河的就义诗。诗如其人。在吉鸿昌将军短暂的一生中,不仅以其铁骨铮铮、英勇善战让敌人闻风丧胆,还以其体恤民情、正直清廉令人们敬仰。1920年5月,吉鸿昌的父亲得了重病。吉鸿吕回家探望,看到父亲那依依不舍的眼神,他知道父亲有话要讲,便说:"爹,您有啥话尽管说,孩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