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爱辉  李洋 《前沿》2007,(1):231-233
沈从文的创作意识是十分复杂的,但经过归纳我们可以发现批判意识、乡土意识和宿命意识是他创作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首先,来自乡下的他在与都市文明的碰撞中看到了都市文明的缺陷,萌发了他的批判意识,创作了一系列都市作品。其次,越是批判都市,他越感到故乡的迷人。强烈的乡土意识令他更加怀念美好的故土和童年,创作了“湘西系列”。最后,由于受到宿命意识的影响,他通过对湘西生活和都市生活的生动再现,揭示了人生中所具有的宿命色彩的悲剧内容。这些创作意识是我们理解沈先生作品的很好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湘西题材小说中的人性唯美和都市题材小说中的"文明"肮脏,是沈从文小说中最为人称道的重要内容。从作者本人的人生际遇、情感取向及生命认同等三个方面,解释出其在对待湘西文化和都市文明选择中的坚守和退却,为真正把握作家创作上的矛盾和内心的痛苦作精神上的解析。  相似文献   

3.
正有人说,如果没有侯仁之,人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了解北京。侯仁之先生说:"我一生都在研究北京。""北京,我心中的圣城",这是已故历史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先生的一句话。这句话既是他对北京"知之愈深,爱之弥坚"最贴切的感情表达,也是他之所以穷毕生的精力、矢志不移去探索北京、研究北京的最大原动力,更是他对北京学术研究成果最充分的肯定。作为老师,侯仁之先生在其7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又像是一支坚毅挺  相似文献   

4.
贺亮明 《求索》2011,(5):215-216,22
本文认为沈从文对城市知识分子的批判与否定,主要围绕都市人道德品质的沦丧、都市人生命力的萎靡和都市人欲望的物化等三个层面进行。文章指出,尽管沈从文对现代都市文明基本上持批判态度,但他对城市的怨恨和愤怒并不是完全地否定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恰恰是现代都市的方方面面成就了现代意义上的沈从文。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的中国是所谓"主义"的时代,各种思潮和学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纵观五四时期的湖南社会,批判奴隶根性;倡导教育,开启民智;批判传统礼教,提倡妇女解放等思潮成了湖湘社会之主流。五四时期的湖南社会与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处在一个百花齐放的多元化状态,由于自然、社会生态环境的迥异,1915年前后,当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在北京、上海等地渐次开展之时,湖南仍风平浪静。延至五四,传统的保守势力在湖湘社会仍根深蒂固,居于压倒性优势,所谓"旧者仍盛,新者初显"正是这个时期湖南区域新旧文化所呈现的最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贺亮明 《求索》2010,(9):217-218,57
沈从文在他的整个创作中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心理倾斜:对"乡下人"的热忱和对"城里人"的讥讽。这些构成他文学世界美与丑的两极。尤其是在与都市文明相对照的湘西世界里,沈从文透过对种种都市"病象"的批判,表达了对复归湘西纯朴、自然、健全的人性的渴望,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都市的文化冲突中,作出了自己的抉择,显示出独特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  相似文献   

7.
石沙西 《求索》2022,(1):66-72
沈从文一生中对命运的思考、对存在的体验和感悟,与尼采的哲学思想有着一定的契合性。沈从文在新文化运动与西南联大时期,对尼采思想都有所接触和思考,这使得他对尼采的哲学思想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借鉴。然而沈从文与尼采思想的关联又具有某种斑驳性:他从冰心的作品《悟》中初步接触到尼采哲学,但直到创作《如蕤》《都市一妇人》《一个女剧员的生活》等一系列都市批判作品时,才与尼采的生命哲学有着内在的接近。与此同时,他又在《知识》中对尼采有所批判,并最终在"重造"思想中与尼采分道而行。  相似文献   

8.
法国著名思想家吉尔·利波维茨基提出的新个人主义时期的"无痛"伦理范畴既是对前个人主义时期"有痛"伦理的批判与超越,又是对民主个人主义时期无序混乱局面的拯救和应对。"无痛"伦理观在比较的意义上主要呈现了四大变迁:从被动式道德说教到主动式愉悦的慷慨,从独白式道德灌输到对话论辩式共识,从肯定性"你应该"到否定性"你不能做",从高调式责任倡导到保有底线的认同等。这种伦理变迁的分析强化了伦理在不同时期变迁的轨迹,但也放弃了对现实批判应有的道德高度。  相似文献   

9.
李国锋 《理论月刊》2014,(4):157-159,163
生态文明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的人类文明的新阶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其生成和存在的特定逻辑路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是对人类持续数千年的农业文明的"否定之否定"形式的超越,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螺旋式上升";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又是一种后现代的"后工业文明",能够修复人与自然之间"新陈代谢的断裂"。  相似文献   

10.
文化理想、文化批判、文化创造与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与人相伴而生、相和而成、相随而行,是人特有的一种生存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文化自觉就是人本身的自觉,亦即人对人的本质力量和实践活动的"自知之明".文化自觉既是一种现实情态,也是一个历史过程,它生成和存在于文化创造之中并通过文化理想和文化批判表现出来.马克思对私有制和异化劳动进行了历史考察与批判,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描绘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图景,开启了20世纪文化批判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风雅颂>中对以学院知识分子为代表的都市的批判和传统乡村社会的赞美,是近年来知识分子批判思潮的文学表现,其思想动向值得思考.在知识分子自救的道路上,阎连科选择了回到乡村.在中国文学的书写传统中,乡村总是意味着诗意的存在,田园牧歌的美好,而都市却是邪恶的地方,是美好的对立面.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乡村书写非常发达,而城市书写却相对贫瘠的原因.当都市里受挫的知识分子彷徨徘徊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个曾经养育了他们的、也是曾经被他们猛烈批判的乡村, "回家"便成了陷入困境中的知识分子唯一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蒋笛 《求索》2012,(10):112-114
民间礼俗,是依托民俗民风而存在的礼,是礼乐文明与民间风俗习惯相结合所诞下的产物。老百姓将礼乐用于民间礼俗活动中,通过"乐"来彰显"礼"。另一方面,在某些时候,民间礼俗对礼乐文明也并不是全盘吸收,而是采取了了"批判地吸收"的方式:在将其精华融入到民间礼俗中的同时也对封建礼教的某些糟粕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在曾经被称为"三晋"的这块土地上,承载了中华文明最古老、最厚重的历史。"仁者,恒爱之。"推动人类文明历史进步的一个核心力量就是"爱",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恒久的博大的爱。  相似文献   

14.
两宋时期.都市文明经历了重大转型和调整.一方面,州县城市普遍突破原有政治性质所构成的限制,开始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文明形态;另一方面,商业市镇的广泛兴起和发展,标志着新的都市形态的出现.随着城镇类型的分化和等级关系的重组,都市文明的结构体系也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并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中国古代后期都市文明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祁建 《北京观察》2008,(3):61-64
明清时期,北京建有众多的碧霞元君庙,其中最著名的五座庙号称"五顶"。大概在明代就已有"五顶"之说。《帝京景物略》卷三"弘仁桥"条载:京城的元君庙,"麦庄桥,曰西顶;草桥,曰中顶;东直门外,曰东顶;安定门外,曰北顶。盛则莫弘仁桥若,岂其地气耶!"其中乾隆年间之后,南顶之称由弘仁桥元君庙转移到大红门外元君庙。北京的"五顶"环列于京城,既是过去许多北京人寄托精神信仰之所,又是民俗活动之地,同时也是商品交易之处。因此,"五顶"在明清及近代北京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6.
实现"GDP万亿倍增"既是"复兴大武汉"战略的题中之义,也是其不可逾越的一个战略步骤。本文阐述了武汉实现万亿倍增的战略意义以及实现万亿倍增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论述了武汉实现万亿倍增的现实基础。通过分析北京、上海等七个GDP过万亿城市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武汉实现万亿倍增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早在2004年,北京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宜居城市。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提出:要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十三五"时期,北京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上取得重大进展"。"宜居"是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本质要求,也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一、北京的宜居水平较低自北京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梅里美小说中的伦理意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江浩 《理论月刊》2006,(9):118-120
梅里美是十九世纪法国最富有艺术魅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中短篇小说多描写不羁个性与世俗法则的冲突,文明与野性的对立,给读者以强烈震撼。本文认为,梅里美正是借此讴歌了生命的庄严与活力,以启蒙时期的人道主义的观念、民间道德以及英雄主义理想对资产阶级文明的虚弱苍白、道德迷失进行批判,呼唤淳朴自然人性的回归,从而构建了美在自然和谐,真在诚信无伪的道德理想。其创作浸透着浓厚的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深刻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努力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是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也是浙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施洋 《探索与争鸣》2003,(12):43-44
上海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开埠通商之地,其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小刀会起义作为20世纪以前发生在上海且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对上海城市破坏最为严重的一场战争,其爆发、兴起及失败都与当时上海社会的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结果也在诸多方面对上海城市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较之于太平天国时期除捻军以外的其他民众起义而言,上海小刀会起义多年来一直受到学界较多的关注。为进一步促进该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