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东溪古镇位于重庆市綦江区城南50公里的琵琶山麓,距贵州习水边界只有30多公里,是渝黔交通的必经之路。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曾在东溪设丹溪县。由于过去在丁山河谷两岸开采铁矿,东溪河水呈红色,故名丹溪。撤销丹溪县后,设镇于綦河东面,故称东溪。东溪曾是一个水码头,可经綦河直达长江,销往黔东的食盐由东溪转运,故曾有盐道之称。由于水路、陆路运输方便,这  相似文献   

2.
正石堤古镇位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与湘西毗邻,是渝东南的边陲古镇和水陆交通的交汇点。石堤傍水而居,得酉水、梅江之便,上可由梅江到秀山,经龙潭河去酉阳;下可顺酉水入湖南沅江至常德,进入洞庭湖可达汉口、长沙等地。因此,早在宋末元初,这里已开辟为各类土特产品出口的商埠;到明清,石堤水运发达,酉水河上来往船只十分繁忙,沿江两岸停靠船只数百艘。从乾隆起,这里设"厘金局",每年"厘金约银一万两",可见当时石堤物资贸易交往的盛况。  相似文献   

3.
正走马古镇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西部,西邻璧山区,南毗江津区,昔日素有"一脚踏三县"之称;又因其建在一座形似走马的山岗上而得名,过去亦称"走马岗"。据史料记载,走马古镇在东汉时期就有人聚居,到了宋代,人口渐为稠密,而明清尤甚。古代自有重庆通往成都的驿道(又称官道)以来,走马古镇一直是白市驿与璧山来凤驿之间的必经之地。由于璧山来凤驿与古镇有几十里山路,山高林密,时有盗匪出没,凡是由重庆去成都方向的商贾行旅,到镇上后必在此  相似文献   

4.
正云安古镇古名汤溪,位于重庆市云阳老县城汤溪河上游16公里,曾是著名的产盐大镇。早在商周时期,汤溪先民就有"以盐泉助食"的生活习俗,后又创造出利用天然盐泉或岩盐煮盐的方法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汤溪隐士扶嘉率乡民凿井汲卤煮盐,汤溪盐业由此进入人工钻井发展时期魏晋时期,郡县井盐产地以"井"命名,今云安地始置"云安井",云安地名即源于此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年),云安井改置"云安监",设  相似文献   

5.
正双江古镇位于重庆市潼南区,因镇内有两条小溪,一条叫"猴溪",一条叫"浮溪",两溪环绕,故名"双江"。古镇建于清代初期,目前还保存有几条老街,全长约千米。老街宽窄不一,宽的如正街,可并行几驾马车;窄的如老猪街,只能容两三人并行。路面的青石板历经岁月,已显现出斑驳痕印。古镇的清代建筑遗存丰富,有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禹王  相似文献   

6.
正万灵古镇,原名路孔,位于重庆市荣昌区东部。相传明朝时期,一位叫曾傲的道人来到这里,见青山环绕,树木葱茏,遂决定在此建庙。他沿河岸进山,发现岩坡上有6个孔,于是往孔中倒入糠壳,几个时辰后,便见糠壳从河里冒出,于是取名"陆孔河"。后又传为路上有孔,更名为"路孔河"(今名"濑溪河"),路孔由此得名。清嘉庆八年(1801年),在此正式设置有官员管理的集镇。2013年,路孔更名为"万灵"。  相似文献   

7.
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郁山镇,一座以产盐而著称的千年古镇。早在夏商到春秋时期,郁山就有巴族先民的活动遗迹。西汉时期,郁山属涪陵县(今重庆市涪陵区)管辖。宋绍定元年(1228年),因当地玉山盐泉有"盐泉流白玉"之美誉,故名玉山镇。明景泰元年(1450年),为避讳当时皇帝朱祁钰的"钰"字,玉山镇更名为郁山镇。郁山作为我国著名的古盐场,从汉代开始,就有了征收盐税的盐官。唐代,郁  相似文献   

8.
<正>洪安古镇位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部,与湖南省花垣县边城镇(原名茶峒)隔酉水河相望。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所描写的边陲小城,就在这一地区。洪安地处渝、湘、黔交界处,称为"鸡鸣惊三省"之地。过去曾是荆棘丛生、野兽出没的小山堡,俗称"三不管嘴嘴"。仅有几户人家,两个简易的码头,各  相似文献   

9.
正巫溪县的宁厂古镇是千年盐场,步入其中,可见盐泉从岩上飞流直下。从春秋战国开始,这里就有先民逐盐而居。唐代时,宁厂被列为全国"十监"盐场之一。宋代时,因宁厂产盐规模大,故设大宁监,置井监使。到明洪武年间,宁厂盐产量居四川产盐总量的五分之一。从清康熙到乾隆的100年间,宁厂盐业发展更大,盐灶增至336座,熬盐锅增至1008口,号称"万灶盐烟",有"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之美誉。  相似文献   

10.
<正>清泉乡位于乌江边上,地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过去叫清溪场,始建于清初,在清咸丰年至民国时期,是生漆交易的重要集市。民国24年,成立清溪乡。1980年地名普查中,因清溪在地区内有重名,故更名清泉。清泉乡是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地方,街上民居多为清末至民国时期所建,石板老街有近1公里。由于乌江岸线陡峭,江边建筑多为干栏式民居。沿石阶上到正街,房屋毗邻而建。由于地势狭窄,部分民居从空中挑出,用立柱支撑,架于石板路之上,形成骑楼式建筑。  相似文献   

11.
正高家镇位于重庆市丰都县东北部,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掘和调查证明,早在5万—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远古人类在这里生息。据文献记载,在春秋中晚期,巴人经鄂西清江流域进入川东地区,征服了土著民族,成为部落盟主,遂在丰都建立"巴子别都",在高家镇则居住了一个分支。后历经汉、唐,这里都有巴人聚居的遗迹。至宋代,有高氏夫妇开店于此,渐成集市,称高家店。后发展成大镇,遂改名高家镇。  相似文献   

12.
<正>北泉镇金刚碑街区的发展,同缙云山南麓的煤窑开采和运输相关,也同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内迁重庆相联在清康熙年间,缙云山煤窑开采的煤炭用骡马驮至金刚碑,然后从这里用船只运送各地。到清同治年间,煤业兴旺,骡马成队,帆樯如林,为马帮和船帮服务的马房、栈房也日渐增多,形成了一个销售转运煤炭的集镇。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内迁重庆,北碚作为重要的迁建区,许多机关、院校迁到此地,靠近北碚的金刚碑也再次热闹起来。这里地处小溪幽谷,古榕参天,实为栖身居家的好地方,于是不断有人来此建房居住,一些  相似文献   

13.
慈城镇位于宁波市西北部,是杭州湾跨海大桥进入宁波市区的第一站。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濒临宁波市中心的慈城,镇域面积10257平方公里,总人口5.9万,下辖41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随着“经济强镇、旅游重镇、人居名镇”这一战略目标的不断推进,慈城,正如同璞玉一般,日益闪耀出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14.
司门前镇位于隆回县西北部距县城63公里,东西北三面高山矗立,南面丘陵起伏,林地广阔,是一座山青水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的湘中古镇。明洪武五年(1372年),隆回巡检司设于司门前辖隆回八都,司门前为一都,巡检司衙署前视野之地,称司门前。自清代以来,司门前镇共出进士4人、举人19人,著名的当首推“文武二魏”,即文有魏源、武有魏光焘。魏源是清道光二十四年进士,先后做过江苏东台、兴化县令和高邮知州,是我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人物中最优秀代表。他的“师夷之长技以…  相似文献   

15.
由市委提出创建港城文明和港城文化的战略构想与目标,正在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作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组成部门,港城文明和港城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现实意义.为此,本刊记者对我市的历史文化古迹作了一些专访.采访的第一站便是千年古镇慈城.负责慈城镇文物管理的慈城镇领导和原江北区文物管理老同志介绍了慈城镇古老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李庄位于宜宾市乐郊19公里的长江南岸,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李庄距宜宾公路20公里,距宜宾机场27公里,距火车站22公里,形成了水、陆、空立体快捷的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17.
榆中县青城镇位于榆中县北端,黄河南岸,属川水地区,总耕地面积1.44万亩。青城又名一条城,位于黄河兰州段下游50公里处,陆路距离兰州110公里,白银23公里,是古丝绸路上的重镇,也是西北商贸集散地。青城历史悠久,地理条件优越,历代文人墨客荟萃,商贾云集,创造了灿烂的青城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遗迹。  相似文献   

18.
<正>出贵阳城,南行过有高原名珠美誉的花溪风景名胜区,在莽苍的崇山峻岭,如碧波奔腾的万顷山涛中,突兀一座古朴典雅仪态端庄的古城,它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青岩。古镇历史悠久,文教名扬,人才辈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文景观,清雅绮丽的自然风光,神秘的远古遗迹,古朴的民风民俗,使它成为贵州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共同构成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9.
《党史纵览》2014,(10):F0002-F0002
正安徽省铜陵市大通镇位于八百里皖江中段,古名澜溪,建镇千年,历史上曾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安徽"四大商埠",有"小上海"之美誉。全镇面积70.72平方公里,辖6个村、3个社区、3个居委会,人口2.3万人。大通山形水胜,  相似文献   

20.
旧时重庆磁器口人有句谐音格的双关语:“饭吃完了喊tian。”有钱人家是把碗向丫头大娘一伸,喊“添”。升斗小民就只有“喊天”了。磁器口金沙街有处喊天堡,住的是些吃合合米,烧把把柴的穷人。到了大旱年辰,不仅升斗小民,就连平常自诩不愁柴烧只知喊“添”的人户,也要喊天老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