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学者吕坤,其书房题为“远美轩”。何故取此名?他解释说:“天地间之祸人者,莫如‘多’(多欲)。令人易多者,莫如‘美’(美物诱惑)。美色令人多欲,美官令人多求,美室令人多居,美田令人多置……皆祸媒也……予有一室,题之曰‘远美轩’,而匾其中曰‘冷淡’。非不爱美,惧祸之及也。夫鱼见饵不见钩,虎见羊不见阱,猩猩见酒不见人。非不见也,迷于所美,而不暇顾也。此心一冷则热闹之景不能入,一淡则艳冶之物不能动。”吕坤官至刑部侍郎,为官清廉,甘于淡泊,政绩颇佳。其“远美轩”之释,内涵丰富,见地精深,饱含人生哲理。此文成于400多年前,今天读来,仍发人深思,可  相似文献   

2.
清代甘肃籍文学家朱克敬《雨窗消意录》中载有这样一则故事。吴门叶天士桂精于医,求者如市。一日,肩舆出,有乡人揖道左求治。叶停舆,诊之,曰:“六脉均调,奚病耶?”乡人曰:“某所患者贫病也。闻公善治奇疾,故来求耳。”叶曰:“诺。”因令拾道旁橄榄核种之。“苗茁乃告我。”乡人如教。叶自是制方必用橄榄苗,病家求橄榄苗必于乡人,乡人益昂其值,期年,遂小康焉。  相似文献   

3.
人才史鉴(三则)峻岭管仲论用人不求全责备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文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公曰:"鲍叔牙可乎?"管仲对曰:"不可。夷吾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  相似文献   

4.
古代思想家陈宏谋在《从政遗规》中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则知所以持身矣。”指出了掌权者应怎样为官、用权、做事。 一、清——清清白白为官。这是对为官者最起码的要求。自古以来,清官都具有廉和公的特点。 领导干部清白为官,廉是根本。古人云:“廉者,政之本也,民之表也;贪者,政之祸也,民之  相似文献   

5.
葬也该平淡     
人之生也平淡,死也平淡,葬也该平平淡淡。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观的主旨,就是对于人类的个体生命的必然归宿———死,有其惊人成熟的、彻底面实的洞察,因而就有珍惜人生的意识,有了一种追求超脱豁达的人生观。《菜根谭》对此有精辟的凝炼和高度的提升。曰:“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巨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如何看他不破而怀贪生之虑?如何看他不重而殆虚生之羞?”又曰: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意思是…  相似文献   

6.
程应峰 《廉政瞭望》2023,(21):65-65
王绩生前,自撰墓志铭。他写自己“有父母,无朋友,自为之字曰无功焉”,“不读书,自达理,不知荣辱,不计利害”,“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他还说自己“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王绩给自己写墓志铭,将自己写得跃然纸上,活脱真实。  相似文献   

7.
戒贪篇     
戒贪篇吴正中(其一)公则生明,诚则抚众;勤可兴业,俭可养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多占曰"贪",受贿曰"污"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人贵廉洁,人贱贪污;为民官者,切切记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做官只是一时一地,做人才...  相似文献   

8.
王尧 《前线》1994,(12)
近读《资治通鉴》,一则“唐德宗入民居问乐苦”的故事耐人寻味:德宗外出打猎,偶入一民家,问百姓因何丰年不乐?民答曰:诏令不信。非税而诛求者殆过于税(有点象今天的乱摊派),云“和籴”(议价购粮?)而实强取之,曾不识一钱(连“白条”也不给打)!于是“上命复(返  相似文献   

9.
<正>文学史上以一文一诗奠定地位者不少,王籍就是其中一例。他曾在吴越之地为官,纵情江南山水之乐,留下著名诗篇《入若耶溪》,中有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种以有声写无声、以喧闹写寂静的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比如王维名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即属风格相延、高明互见。若耶溪位于绍兴,王籍之后,名人咏诗若耶溪的很多,如唐代孟浩然、李白都有,但再无耳目一新之作。直到宋代,王安石还对王籍诗作念念不忘,写下“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之句。  相似文献   

10.
唐代名臣张说的《钱本草》曰:“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役神灵,能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同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为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使无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知伤神,切须忌之。”张说,字道济…  相似文献   

11.
郭庆晨 《党课》2014,(19):82-84
清代学者戴远山曾为去云南赴任的友人写过一副贺联,联曰:“诗堪如画方为妙,官到能贫乃是清。”作者以诗品之清衬官品之清,鼓励做官的友人一心为民谋福,不要计较自身利益得失。这是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当然也表达出作者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2.
如果我们愿意简单地看待生活,则无论凡夫俗子,还是富翁贵胄,其生命需求都不外“日求三餐,夜求一眠”。这显然不是生命的全部,但肯定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因此,我以为,每天能否睡个好觉,也该是人生是否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准。西洋人塞万提斯曾有妙语:“睡眠是饿者之肉食,渴者之饮料,冻者之温暖,热者之凉快;它令一个牧羊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今年90岁。安逸散淡的晚年生活已有30年,是年高老迈的幸福之人。古人曰: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今百岁老人屡见不鲜,可谓盛世人长寿。我的体会是,养生根本在平衡,心态和谐助寿高;静动劳逸相结合,常用大脑人不老。  相似文献   

14.
侠骨柔肠山愈秀(散文)○马宇龙故乡有山曰龙泉。水乃龙泉之灵,木乃龙泉之骨。柔媚如梦者,杭州之西湖;骨骼嶙峋者,陇东之崆峒。龙泉集侠骨、柔肠于一身,浑然天成。龙泉之奇树异木中,有一古柏,巧夺天工。其蜿蜒于龙泉绝壁之上,生于岩间,不沾沃土,虽历经千年却老...  相似文献   

15.
黄河因水黄而得名,但在小浪底却是另一番景象——"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当黄河之水流经至此,由动转静、由浊变清、由满含泥沙变为生机盎然,便会使人发出"静一静,可澄清"的感叹。"静"的奥妙对自然界如此,对  相似文献   

16.
经典语录     
正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清·陈澹然《寤言》)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东汉·王符《潜夫论》)  相似文献   

17.
<正>什么样的人品最高?答曰:"不诿过者。"古人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饰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不诿过,在真理面前勇于否定自己的谬论、谬误,改正自身的缺点、错误,这是共产党人无私  相似文献   

18.
愚公移山     
《当代党员》2009,(9):69-69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相似文献   

19.
闲暇无事,看《东坡志林》,觉其中的《记三养》一条颇有意思.现抄录如下,“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招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很明显,这段话的中心意识是  相似文献   

20.
上猎于苑北①,遇樵夫,问其县,曰:"泾阳人也②。""令为谁?"曰:"李行言。""为政何如?"曰:"性执。有强盗数人,军家索之③,竟不与,尽杀之。"上归,帖其名于寝殿之柱。冬,十月④,行言除海州刺史⑤,入谢,上赐之金紫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