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5月4日,由凤冈县委、县政府,县茶叶发展中心主办的"锌硒茶"凤冈首届茶王大赛决赛举行,全县16家茶叶企业28支茶样参与"茶王"角逐。经过专家组专业评审打分、现场公证,娄山春茶叶专业合作社选送的扁形茶获得扁形茶"茶王"称号,娄山春合作社理事长罗明刚也实现从一个返乡创业农民工到"茶王"的蜕变。罗明刚是凤冈县人,曾在广东等地打工8年多,2007年返乡创建凤冈县娄山春茶叶专业合作社。茶产业是一个投资大、见效慢的产业,从基地选择到茶苗选购;从加工厂修建到加工技术的学习;从包装运输到市场营销;从有机认证到品牌打造……罗明刚经历了无数艰辛和困苦,用8年时间将合作社打造成小有名气的集茶叶种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2月底,央视《走进中国》播出了《养生藏茶的奥秘》,再一次让人们的眼光聚焦到茶叶上。当茶叶作为健康饮品走进大众视野时,人们也开始探索着茶与养生的关系。回顾历史茶从药用到品饮茶在中国的应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相承启的阶段:药用、食用和饮用。现在,茶叶主要是以品饮为主,但同时又兼有药用和食  相似文献   

3.
喝茶     
正曾听人讲洋话,说西洋人喝茶,把茶叶加水煮沸,滤去茶汁,单吃茶叶,吃了咂舌道:"好是好,可惜苦些。"新近看到一本美国人做的茶考,原来这是事实。茶叶初到英国,英国人不知怎么吃法,的确吃茶叶渣子,还拌些黄油和盐,敷在面包上同吃。什么妙味,简直  相似文献   

4.
黔风 《当代贵州》2009,(10):3-3
发展茶产业,对贵州意义重大. 茶业是"一呼百应"的产业.茶叶可加工性强、产业链长、关联度大,涉及到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以及茶医药、茶化工、茶旅游、茶饮食、茶文化等多个领域.大力发展茶产业,将极大地促进贵州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的发展,带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日前,笔者有幸到云南大理采访、作客,那里居住着崇尚纯洁、勤劳勇敢的白族人民。白族人日常居家喜欢喝“烤茶”.这种茶烹制起来十分讲究。烤茶时,先在火盆里傲着木炭'或木桑,烧沸一壶.开水,然后把一只「仅有拳头大小的沟、雌放在久旁烧烤, 持到一定火候时枚入茶叶,并要不断·摇段,使茶叶均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湄潭县抢抓中央、省、市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和"东茶转移"的发展趋势,坚持"特色在茶,优势在茶,希望在茶,出路在茶,成败在茶"的理念,把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着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动湄潭由茶叶大县向茶叶强县跨越。一、围绕转型升级,做足实践文章湄潭把茶产业作为关乎未来全局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进行谋划,提出了"6456"和"两地三区一中心"的发展目标,即力争到2015年,全县实现  相似文献   

7.
正水城县依托独特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茶叶产业作为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多措并举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六盘水早春茶,喝着喝着,春天就来了。"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为"水城春"茶做出了最佳诠释。"高山云雾出好茶","水城春"茶叶以色翠、质厚、香高、味醇广受茶友喜爱,"春未到、  相似文献   

8.
贵州茶叶,早在唐代就享盛名,陆羽<茶经>将播州、思州列为全国六大产茶区之一.播州、思州均在今天贵州的遵义县、岑巩县境内.明代,贵州的名茶如贵定的云雾茶和都匀毛尖茶已列为朝廷供品,进入宫廷内府.到清代,贵州茶叶已大量外销到川、湘、桂、粤诸省,色、香、味诸堪与杭州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媲美.1915年,都匀毛尖茶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优胜奖,198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相似文献   

9.
秦涛  李唯睿 《当代贵州》2014,(35):52-53
正湄潭农商行把思想统一到"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出路在茶、希望在茶、成败在茶"的发展理念上来,全力支持茶产业发展,加大对茶叶产业的信贷投入。发挥信贷资金的资源配置作用,引导和扶持地方特色农业走上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道路,直至其成长为地方经济支柱产业,是一个地方金融机构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湄潭农村商业银行所扶持的客  相似文献   

10.
正品茶、爱茶、懂茶,今年53岁的张子全制茶40余年,用执着与坚守诠释了一位都匀毛尖传统制茶大师的梦想。"毛尖茶叶味道香,不遇机会不得尝。年轻人喝了精神爽,老人喝了寿也长……"这是记者在都匀市毛尖镇贵云山茶叶发展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听到的歌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始终坚持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茶产业效益不断提升,促进了茶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茶叶成为全省最耀眼的绿色农产品名片。"要喝没有污染的茶,就到贵州来!"今年全国两会上,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向全国发出邀请。一时间,贵州"生态茶""干净茶"吸睛无数,引得省外茶叶经销商纷纷来黔"觅茶"。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省各类春茶总产量达到15.8万吨,各类茶叶产值282.3亿元,已经为茶农带来  相似文献   

12.
<正>印江自治县茶叶发展变革探索新路子,16家具有代表性的茶企及政府共同出资组建国有混合制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抱团发展。茶叶是大自然给予印江的最好礼物,独特的气候、海拔、土壤非常适合茶叶生长。梵净山翠峰茶色泽嫩绿鲜润、匀整、洁净、鲜醇爽口。然而,印江"散户"的种茶模式,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种植面积盲目扩大,管理技术却没有跟上,茶叶品质得不到保障。以至于印江翠峰茶的"好口碑"却没有迎来"好市场"。  相似文献   

13.
刘彦青  李悦 《当代贵州》2023,(25):12-13
<正>5月21日是国际茶日,茶的话题再一次受到关注。在茶叶传播的世界版图上,中国西南是最初始的原点,随着这种生命力极强的山茶科植物在不同的地域落地生根,也逐步在影响着各地的经济、习俗、饮食及文化,世界近30亿茶饮爱好者用不同的品饮方式诠释着茶叶之芳香。茶是“生活之词根”,茶叶既有农产品属性,更有文化属性。茶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4.
金忠秀 《当代贵州》2023,(25):16-17
<正>随着普安、水城等地早茶“炒”醒春天,湄潭、都匀等47个茶叶主产县抢节气、抢时令,把开春好茶送进市场。每年,“茶未上市客先到”的景象都在贵州各大茶叶产区上演。贵州春茶产量、品质连年提升。今年茶叶市场需求旺盛,大批外地客商涌入贵州茶山抢收新茶。“今年我们普安接待的外商超过千人,茶青市场价上涨,给茶农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普安县茶叶协会会长、普安红集团(公司)董事长黄仕洪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15.
<正>湄潭县是贵州茶叶第一县,2014年当选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并获得全国重点产茶县第2名。如何扬湄潭茶之名,打造黔茶航母,引领黔茶出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一、充分发挥湄潭茶产业在贵州茶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一)茶文化优势湄潭茶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记载。清代湄潭眉尖茶成为贡茶。1939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开创了近代贵州乃至中国茶科研的示范。1940年,浙江大学西迁带来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种茶历史悠久,千百年的茶叶生产、加工、贸易、饮用、食用,17个世居少数民族参与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贵州茶文化。中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而贵州又是中国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地区之一。五千多万年前开始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造就了贵州特殊的地貌和气候条件。千百年的茶叶生产、加工、贸易、饮用、食用,17个世居少数民族参与和创造  相似文献   

17.
傅传耀 《当代贵州》2005,(22):29-30
历史上,黔北大部分地方是“其味极佳”的茶叶生产地。今天如何发掘当地悠久的茶文化,拓展黔北茶叶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作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黔北百万亩茶海的战略构想,其中一些观点亦可举一反三,给人启迪。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约623万,占全国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的8.9%,意味着每9个农村贫困人口中,就有一个来自贵州。怎么帮助农村群众致富?5月30日,由遵义市人民政府、贵州省扶贫办主办,湄潭县人民政府、遵义市扶贫办承办的"茶与扶贫"论坛在湄潭中国茶城主会场举行。论坛现场就如何使一个贫穷且生态脆弱的地区摆脱贫困,同步实现小康目标展开讨论,政府官员、企业家和不同领域的专家一致认为:大力发展茶产业,把茶叶销路打开是扶贫的绝佳之路。"事实上,‘茶与扶贫’的关系很简单,如何打开茶叶的销路、卖  相似文献   

19.
韦倩 《当代贵州》2017,(45):32-32
10月9日,都匀市毛尖镇一品茗山庄的负责人许绍龙忙着盘点收入。"这个小长假,营业额10多万元。"许绍龙乐呵呵地说,"除了卖茶叶,现在公司还增加了餐饮和住宿业务。"毛尖镇因独特的气候适宜茶叶生长,是都匀毛尖茶的主产区。以茶促旅,以旅兴茶。都匀市以毛尖镇作为茶旅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区,实施茶旅"一山、一湖、一园、一寨"战略。  相似文献   

20.
<正>250家贵州茶企历时26天,行程近5000公里,沿着延伸西北的丝绸之路,弘扬贵州茶文化,推介贵州茶品牌,加快黔茶出山步伐。茶产业是贵州传统优势产业,也是近年来贵州省重点打造的五张名片之一。贵州茶产业经过10多年发展,已成为贵州农业的第一大产业,茶园总面积达700万亩,承接了东茶西移大势,并成为中国茶叶的原料中心,正加速形成中国绿茶加工中心。为深化贵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及地区茶文化交流,弘扬贵州茶文化,服务贵州茶产业,加快黔茶出山步伐,今年7月,贵州再次开启"丝绸之路·黔茶飘香"之旅。250家贵州茶企历时26天,行程近5000公里,从重庆、西安、兰州、太原、西宁到呼和浩特,这条延伸西北的丝绸之路成为贵州茶叶走向世界的又一个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