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庆龄在重庆艰苦的岁月里,以她极大的爱国热情领导“保卫中国同盟”,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障碍,致力于战时医药救济和儿童福利工作,为支援抗战募集大量的资金、物资援助八路军、新四军及广大民众,以各种方式向国外报道中国人民抗战的真实情况:为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内迁,全国各大报社、通讯社相继迁入重庆。许多新闻记者和文化界人士纷纷来到山城,在这个战时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舆论中心苦心经营,重庆的报业随之在全国舆论界居于主导地位,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正国民政府颁令征集兵员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为了争取游击战区及沦陷区的壮丁,国民政府军政部根据1939年2月兵役会议决议,制定了《游击战区募集志愿兵壮丁》,并于7月公布施行,要求各战区长官组织招募处所,开展募集工作。据此,第一战区成立边区、豫东、  相似文献   

4.
正抗战时期,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曾经历了日机长达6年多的大轰炸,但这座英雄的城市并未屈服。在硝烟弥漫的重庆上空,中国空军与来犯日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血与火的拼杀,一次又一次地冲向日军轰炸机群编织的火网,以"向死而生"的精神,英勇保卫着重庆。这一时期,曾有中国空军的多支部队、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中美空军混合团、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等先后进驻重庆地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也是复旦大学110周年华诞庆典之年。抗战时期,复旦大学历经"学府长征"入驻战时首都重庆(复旦大学当年举校搬迁,是驻留重庆时间最长(8年)的学校,也是目前唯一在重庆建有纪念馆的学校),不少中国的文化名人和著名教授也因此来到重庆,与之缔结了十分深厚的情缘。今逢这双重历史意义的契机,故刊此文,以兹纪念。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6月,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与荷兰外交大臣提玛曼斯达成协议,约定荷兰将在中国重庆设立总领事馆。重庆成为继北京、广州、上海和香港之后,荷兰使领馆在华的又一个驻地选择。其实,重庆与荷兰的情缘,早在70多年前就开始了。陪都重庆的新任荷兰公使1942年1月8日清晨,一辆小轿车停在了重庆旧城中心南面的望龙门码头。同时,一艘蒸汽轮  相似文献   

7.
覃言 《红岩春秋》2013,(3):79-80
黄埔军校是1924年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时,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培养出了大批军事人才。1937年底,随着国民政府从南京迁到重庆,黄埔军校毕业生也云集四川。为了黄埔子弟入学方便,1938年夏,国民政府在小龙坎覃家岗成立了重庆中正学校,作为黄埔子弟校。中正学校是当时重庆的一所名校。起初,学校分设中学部和小学部,中学部为春秋两季招生,男女分班,另设女生  相似文献   

8.
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空前危机,引发了国人对西北边疆开发建设的广泛关注。卢沟桥事变后,国难当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进入新的高潮。这一时期,有识之士纷纷成立学术团体,如西北研究社(兰州)、中国边疆问题研究会(重庆)、南开大学文学院边疆人文研究室(昆明)等;创办了一些专业报刊,如《边疆研究通讯》(四川)、《中国边疆建设集刊》(重庆)、《边铎问题》(贵州);出版了一批学术著述,如徐益棠《非常时期之云南边疆》(1937年)、卫惠林  相似文献   

9.
李新是著名中共党史专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他革命人生的开端,在重庆川东师范学校。1934年秋,李新(原名李忠慎),考入了重庆川东师范学校。川东师范成立于1906年,是重庆进步思想的摇篮和学生运动的基地。李新家境贫寒,大哥在“九一八”事变后毅然赴东北参加义勇军。特殊的家庭环境养成了他独特的性格,他到川东师范两年的时间里,成为年轻的学生领袖。李新从开始组织“布衣协会”,到“众志学会”直到“重庆学生联合会”,显示了他突出的组织才能和不屈的抗争精神。布衣协会的产生源于校服事件。川东师范读书要发官费,发的标准很高,…  相似文献   

10.
正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重庆一跃成为战时首都,随着国民政府移驻重庆,许多高校纷纷迁渝,大批进步青年学生会聚这里。这一时期,纪念大会、火炬游行、文艺和体育活动等各种纪念五四运动的活动,对动员全国民众进行抗日救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舆论宣传鼓舞人心全民族抗战期间,重庆的各大报章杂志为纪念五四运动,纷纷开辟专栏、专页,增发专刊、画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热潮。在重庆的报纸中,《新华日报》和《中央日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1938年5月28日,《新华日报》重庆分馆成立。10月25日武汉沦陷后,重庆分馆转为总馆,存续时间近5个月,在《新华日报》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目前,关于《新华日报》重庆分馆的记述散见于相关人员回忆文章等史料中。这些资料简要记述分馆成立时间、印刷和发行情况,普遍存在描述创立时间不清、机构名称不明、  相似文献   

12.
正重庆位于中国西部,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历史上,重庆西连三蜀,北通汉沔,南达滇黔,东接荆襄,有隐握长江上游之牛耳,西南诸省之锁钥之称。在中国地理版图上,重庆处于腹心位置,既是中国西部与中部、东部结合点,又是联结中国西部地区西南、西北的枢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作为当时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的重要力量,重庆史家在其史学研究中重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特殊性,关注史学研究的现实性和科学性,赋予史学研究的民族特色与爱国主义精神,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立场,其史学研究表现出独特的学术特点和风格。  相似文献   

14.
15.
李俊 《红岩春秋》2024,(2):41-47
<正>在渝考察梁思成到达重庆的第三天,即1939年9月11日,就准备和刘敦桢等人考察重庆市区古建筑。然而,当天上午出发前突遇敌机空袭,大家连忙躲入防空洞中。由于三小时后警报才解除,市政府派来的社会局科长余英伟也已经离开,当天的考察未能成行。9月12日,在又一次空袭警报声中,梁、刘等四人正式开始了对重庆古建筑的考察。  相似文献   

16.
李俊 《红岩春秋》2024,(1):41-47
<正>刘敦桢、梁思成是中国古建筑领域的研究型大师。20世纪30年代,二人在北平中国营造学社分别任文献主任和法式主任,足迹遍及北平、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浙江、云南、四川等省市,考察建筑物超过2000处。他们以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国古建筑进行调查研究,取得前无古人的成果,开创出中国建筑学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起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指引下,旅居国外的爱国侨胞是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支持国内抗战的呢?他们为夺取民族抗战的胜利,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和牺牲呢?笔者在检索这方面资料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海外华侨具有爱国爱家的光荣传统,他们远离祖国,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九一八事变后,在祖国危难、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爱国华侨即与国内同胞一样,同仇敌忾,以满腔的爱国热情,义无反顾地为抗日救亡的神圣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当时,我国海外侨胞有1100万,他们满怀赤子之心,为祖国抗战事业竭心尽力.他们从舆论上进行声援,捐赠资金和物资支持国内抗战,还组织华侨义勇军直接参加抗战.在抗日战争期间,爱国华侨对国内抗战,特别是对坚持华中敌后抗战的新四军,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和道义上的巨大支持.爱国侨胞,是支援祖国抗战的一个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正李德生一生戎马倥偬,抗日战争时期在三晋大地上留下了不灭的痕迹。百团大战急先锋李德生(1916——2011),河南省新县陈店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军第十一师十二团团部传令兵、班长、排长,十二师三十五团供给处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鄂  相似文献   

19.
姚时珍 《湘潮》2008,(8):17-20
周立波1928年离开家乡湖南益阳邓石桥乡清溪村,来到上海,投身于左翼革命文学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与周扬、艾思奇等于1937年9月离开上海奔赴革命圣地延安。途经西安时,党组织派他与舒群转赴山西、河北抗日前线,先后为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与美国驻华使馆武官卡尔逊作翻译,并担任战地记者,  相似文献   

20.
羊枣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新闻工作者、国际问题专家和军事评论家,也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文化战士。他天赋独厚,思想敏锐,多面发展,成就斐然,为中国现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仅对他在抗战时期的主要活动和成就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