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行》2016,(3)
正当前,社会治理中公平正义的现状与党的政策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心理预期还存在一定差距。社会不公的现象不仅制约着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发展,也给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造成了不良影响。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原因在于社会存在的不公问题。而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是彰显公平正义。一、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治理的核心价值取向,培育治理主体对公平正义的信仰作为社会治理的理想准则,公平正义一直为古今中外的智者  相似文献   

2.
网络治理既要顺应网络社会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障网民的言论自由和网络社会的民主氛围,实现自由和民主价值,又要以网络社会的良性互动、健康发展为导向,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网民的人身财产权益,实现安全与秩序价值。在法治视域下,分别对政府的网络管理行为和网络社会主体的网络行为进行相应规制,能有效实现网络治理的自由、民主价值和安全、秩序价值的平衡和协调。  相似文献   

3.
风险社会视角下,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不确定性事件突发,优化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有利于增强政府抗逆力,有利于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针对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应用中存在的政府与社会边界模糊、忽视城乡社会异质性等问题,可将群众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促进政社良性互动;深化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建设,通过网络化社会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真正建成城乡一体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合理构建乡村社会未来的治理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语境下,面对乡村社会治理中暴露一系列现实问题(冲突),构建乡村社会未来治理模式的价值取向应彻底摈弃“乡政村治”的制度性缺陷,确立“治理”、“对称”、“制衡”和“统筹”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进城务工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其跨界性和独特性呼唤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对该问题的治理。从网络化治理视角审视进城务工女性心理问题的治理现状,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存在着治理不足和孤岛化治理的困境,应从倡导公共价值目标,明确各主体责任分工,加强网络沟通协商,健全监督机制四个方面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联动的进城务工女性心理健康治理网络。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关于老子的治理思想研究中,研究者对于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论述,但系统地阐述其治理价值取向的研究并不多见。通过从治理的价值取向方面深入探讨老子的治理思想,发现这一古典的治理理论中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即伦理上的“上善”价值取向,心理上的“无欲”价值取向,利益上的“不争”价值取向和行为上的“无为”价值取向。老子治理思想的价值取向理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但其中的合理成分对于当代中国治理实践及其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治理数字化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引擎,然而,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实践存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与失衡的问题。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容易引发数字鸿沟、数字孤岛、信任赤字和数字安全隐患等问题。因此,应探索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社会治理数字化实践中的耦合关系,有效回应社会治理数字化的实践议题。把数字公平、数字协同、数字信任和数字安全等价值理性要素作为社会治理数字化的实践遵循,通过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构建社会治理部门的数字化协同机制,强化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的认同机制,夯实社会治理数字化的“安全底座”等举措,全方位推动社会治理数字化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向奔赴”。  相似文献   

8.
《协商论坛》2023,(3):36-40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强调要“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构成要素和重要支撑。市县政协作为人民政协的基层组织,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职能,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需求、价值取向、主体要素等方面高度契合。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功能优势并将其转化为治理效能,对丰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实践、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芬 《岭南学刊》2020,(4):57-63
积极探索推进社会治理方式方法与机制体制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治理实践的重要特征之一。以广州、深圳为典型案例,从治理的动力来源、推进的责任主体、中国特色治理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厘清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所遵循的行动逻辑,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需进一步优化完善的路径,能够为各大城市下一阶段的社会治理创新提供经验借鉴与思路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公正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公正问题。基于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政府职能以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根源,从公共政策的公正价值取向出发,政府在治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应有所作为:政府职能方面,注重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价值导引上,以人为本,更加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网络社会是基于信息节点而形成的新型社会形态。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信息化延伸,网络社会矛盾实际上是对现实社会矛盾的折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这种关系,使得网络治理要借鉴现实社会治理的具体思维。当下,网络治理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价值导向,加快网络法治进程,重视舆情疏导,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多元文化时代价值观变迁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对一元价值观的解构不仅挑战着道德价值的和谐一致性,导致个人价值主体的强化和社会价值整合力的下降,而且冲击着法律规范的合法性根基。社会价值观由此将经历从传统的一元价值观向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并存,从一元价值观到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取向共存,价值评价标准由重义轻利到务实求利的变迁。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社会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将公正作为首要价值取向,将发展作为基本价值尺度,将和谐作为最高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3.
网络信息安全既涉及到法律层面问题,又涉及到社会治理层面问题。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应充分结合我国网络信息发展的现实情况,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网络依赖程度,逐步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规制,推进网络空间的社会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网络群体性事件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政府、社会、市场及其内部之间新的利益与价值关系。其在现阶段井喷式出现,有着技术与社会建构双重作用。网络群体性事件呈现出公共性成长与流失的混合态势,政府的倒逼式回应与引导失效使得我们重新探寻虚拟社会治理权威的再生产路径,即独白转向对话,建构嵌入式治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与网络虚拟世界治理的共生共长。  相似文献   

15.
《大连干部学刊》2013,(5):62-62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网络社会时代。网络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对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的公共治理体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只有在形成关键的共识之后。才能对网络社会的治理体系和手段进行完善。这些关键的问题至少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网络社会的基本属性:网络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状态。网络社会的复杂性与可治性问题。网络社会中个体的身份属性与个体权利问题。网络社会治理与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陈建华 《前沿》2009,(1):22-24
社会公共政策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公共利益无疑应当是一切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政策以解决问题为依归,但不同的价值观指导下的政策效果可能就会不同。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其实是一个多元的价值构成,有公平与效率价值、稳定与革新、法治权威和民主参与等价值之间的平衡和矛盾。这些价值取向组成了一个价值包,从而形成了社会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多元结构。  相似文献   

17.
矛盾纠纷定位于调解优先是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化社会治理的安全基础,且与中国特色现代化社会治理的价值取向相一致。调解优先是治理方式的优先、治理时空的优先、治理效果的优先,且具有微观、中观、宏观等方面的多项社会功能。在警务实践中,以“调解优先”为新形势下矛盾纠纷处置方式的首选,转变认知和强化能力则是基层民警提升常态化矛盾纠纷调解效能的重点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静  罗双燕 《传承》2014,(10):68-69
作为大学生开阔视野、更新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渠道,网络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政治觉悟、道德观念。高校不仅要看到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拓展、方式创新上的积极作用,也要积极面对网络道德领域的失范现象,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提升自身的价值引领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刘东杰 《桂海论丛》2012,(4):100-103
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治理机制,二者具有统一的社会目标——社会治理。但因二者在内在机制、价值取向、运作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二者的协调陷入困境。协调两种治理机制,是建立科学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要从合理调整基层政府管理职能,培育基层群众的自治观念和增强基层自治组织的利益聚合与表达功能三个方面入手加以协调。  相似文献   

20.
政府绩效评估秉持了公共服务质量的综合性评判,是国家治理以政治理性服务于技术理性的一种绩效价值证成。评估执行偏差凸显了传统绩效治理与政策供给的偏误效应,央地府际合作的政策制定与网络化运作塑造了绩效评估政策的治理结构,网络化治理与央地公共资源竞逐的配置结构制约评估政策的有效执行。传统时期政府绩效评估的治理悖论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与评估措施对接的错位,绩效评估的推进程度与价值期待尚存差距两个层面。从"政策、结构与行动"框架审视政府绩效评估执行偏差的网络化治理效应,需要形成评估政策执行偏差矫治的网络治理合力,消解绩效评估归因偏差与供需匹配失衡的政策执行悖论,建构评估治理的网络监测技术系统,实现跨区域的信息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