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0年秋天,邓小平乘船离开重庆,去法国勤工俭学.1949年秋天,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前委书记的邓小平和他的亲密战友刘伯承率领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挥师大西南的"重心"--四川.由西南山山水水养育出的、对西南情况较熟悉的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二野去解放、经营大西南,是众望所归,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初期西南地区的社会救济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刘伯承、邓小平奉命进军大西南,西南局成立后,邓小平任第一书记,主持大西南的工作,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西藏、贵州等地区,人口近七千万。大西南不仅面积辽阔,而且情况复杂。由于解放大西南的战争还在进行,军费开支浩大,  相似文献   

3.
正新中国成立之初,以邓小平、刘伯承、贺龙为主要领导的中共中央西南局进驻重庆,带领西南人民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为西南地区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重庆留下了他们领导西南建设的光辉业绩,也留下了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确定了三位首长的排名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36号的市委大院,曾是西南局所在地,属于原国民党时期的"大溪别墅"区。1949年11月,西南局在二野进军大西南至湖南常德时正式成立,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分别  相似文献   

4.
西南局往事     
正1950年2月,春寒料峭。重庆远郊的歌乐山林园隘口、沿成渝公路两旁,站满了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刘伯承、邓小平率重庆党政军各界领导在此迎候主持西南工作的另一位领导人——贺龙。早在进军大西南之前,中央就确定了西南的人事安排:邓小平、刘伯承、贺龙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第二、第三书记,刘伯承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贺龙、邓小平任副主席,贺龙任西南军区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在进军大西南的过程中,他们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进入四川,刘伯承、邓小平率二野从湘西入川到重庆,贺龙率一野十八兵团由陕南入  相似文献   

5.
资讯     
正重庆新增两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新命名的11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重庆市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司令部旧址和重庆特园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入选。9月9日,基地授牌仪式在秀山县洪安镇举行。秀山洪安是刘邓大军进军四川、进军大西南的第一站。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曾三顾特园,与民主人士共商国是。  相似文献   

6.
《当代党员》2011,(7):22-22
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消灭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势力,粉碎蒋介石割据西南的阴谋,实现大陆的全部解放,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任务。在党中央的部署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第二野战军进军大西南。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重庆,成为重庆党组织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部署第二野战军向西南进军。二野前敌委员会(以下简称"二野前委")决定由第三兵团进军重庆和川东南,并任命了重庆市党、政、军领导机关的负责人。二野副政委张际春任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二野第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任重庆市长、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重庆警备司  相似文献   

8.
唐灿 《红岩春秋》2023,(12):56-59
<正>1949年1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发起西南战役,解放重庆之战拉开帷幕。在进军大西南的钢铁洪流中,严大芳率领第95团,八天八夜强行军1600里,由全军殿后部队变为先头部队。其后,95团佯攻黄桷垭,智取海棠溪,为解放重庆立下了不朽功勋。进发1949年10月,受“大迂回、大包围”作战方针迷惑的蒋介石,错误判断解放军必从北面入川,先占成都,后攻重庆,于是从台湾飞抵重庆坐镇指挥,布置数道防线。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之初,商业贸易、财政金融经济形势极为严峻,如何保证进军西藏的物资供应,成为一个举国关注、需要西南各省区同心协力的重要政务。其间,毛泽东在北京点题,邓小平、贺龙在重庆决策运筹,廖志高在西康执掌,大打"茶叶牌",稳定了西康局势,争取了群众,支援了解放军进藏。  相似文献   

10.
刘红峰 《党史纵横》2014,(12):45-47
正1949年6、7月间,第二野战军前委在南京召开扩大会议,研究进军大西南的具体作战部署和城市接管等问题。期间,刘邓首长找陈锡联谈话,郑重交待:重庆解放后,由你陈锡联担任市长、市委第一书记兼军管会副主任。当时,陈锡联担任二野第3兵团司令员,之前从没有干过地方工作。"三招"稳定社会秩序1949年11月30日,第3兵团解放重庆。当晚,陈锡联就带领兵团机关随部队进入重庆。12月3日,重庆市军管会正式  相似文献   

11.
1950年,成都、重庆刚刚解放不久,中央即决定修筑成渝铁路.1950年6月15日,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挖下第一锨土.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政委的邓小平在成渝铁路开工典礼上致辞:"我们进军西南就下决心要把西南建设好,并从建设人民交通事业开始做起."  相似文献   

12.
正尽心竭力经营西南1950年2月,贺龙由成都驱车至重庆就任西南军区司令员。刘伯承、邓小平率西南和重庆党政军各界领导到重庆远郊的歌乐山林园迎候。这是他们进入西南以来的首次见面,三人紧紧握手,雄心勃勃,准备在大西南"搞出一个样子来"。就这样,贺龙和两位战友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西南的建设中。改造国民党军队。西南战役中,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达90余万人。为了保持西南地区的稳定、防止出现社会动乱,贺龙等西南军区领导遵照毛泽东关于对这些部队要"包下来"的指示精  相似文献   

13.
帙明 《党史文汇》2006,(1):25-28
1949年12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第18军军长的张国华带领所部胜利完成成都战役后,进驻川南地区第二天,中央军委任命张国华为川南行政公署主任.1950年1月10日,在他到职的第四天,就接到中共中央西南局打来的电报,要他立即赶到重庆曾家岩西南局驻地.到重庆后,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邓小平和刘伯承、贺龙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关于"进军西藏宜早不宜于迟"的指示,决定由张国华率领第18军执行和平解放西藏的伟大历史任务.1月24日,中共中央批复决定组成以张国华为书记的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田姝 《红岩春秋》2014,(8):8-11
正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作为小平同志曾经学习、工作、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重庆与其有着不解之缘:1919年,少年小平初到重庆参加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学习,并于次年跨出国门,开始了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革命征程;1949年,二野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部进军西南,继而以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身份坐镇重庆、主政西南,建立了不朽功绩,两年零八个月  相似文献   

15.
正1949年10月,参加完开国大典的刘伯承、邓小平被毛泽东请到了中南海,二人被要求即刻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根据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作战方针,11月1日,酝酿许久的西南战役打响。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第二野战军主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发起川黔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了国民党军宋希濂、罗广文部的川东防线。11月30日,解放重庆,并乘胜进击,迅速控制了从简阳到邛崃的大片城镇,截断了国民党军南逃路线。  相似文献   

16.
宋毅军  刘杰  冯婧 《世纪桥》2010,(14):8-13
<正>1949年7月14日,邓小平第一次来到北京(当时称为北平),他和刘伯承等人受领进军大西南的任务。1950年起,直至他1952年8月奉调北京工作,他在西南度过了三个七一党的生日。1950年七一党的生日纪念:召开纪念大会,发表关于主要讲党员作风和与党外人士合作问题的讲话1950年的七一,是邓小平在西南度过的第一个党的生日。6月13日,邓小平在重庆主持召开中共西南  相似文献   

17.
1950年1月3日,新华书店西南总分店在重庆黄家垭口创办了第一家新华书店门市部。岁月悠悠,50多年过去了。中国外文局离休干部延立祥曾多次深情地向我讲述了当年进军西南,艰苦创业,完成在西南建立新华书店的往事,特别是小平同志和西南局首长们对出版发行事业的重视和亲切的关怀、重要指示,及小平同志亲自听取他的工作汇报情景。抗日战争时期,延立祥就在太行山区根据地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49年初,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作出了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为解放大西南主力的部署。延立祥参加解放天津、接管国民党办的书店,建成天津…  相似文献   

18.
文俊 《红岩春秋》2020,(6):22-24
正1949年4月渡江战役胜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占领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5月,第二野战军先后接到中央"准备两个月后以主力或全军向西南进军,经营川黔"的命令及解放和建设云南、西康、西藏的任务,积极准备进军西南。  相似文献   

19.
正"我父亲朱南平弃文从戎,参加了西南服务团,跟随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参加剿匪。从此,他在涪陵安家,初心不改,扎根涪陵,乐于奉献,是我永远的榜样……"2020年6月16日,在重庆市涪陵区老干部局和《巴渝都市报》举办的"初心故事会"  相似文献   

20.
1949年,在解放南京、上海后,中央决策,命令刘邓大军入川解放重庆,解放西南。不久,中共中央西南局在湖南常德组成,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分任第一、第二、第三书记。那时,我是西南服务团新闻出版中队的一名普通战士,进军到湘西芦溪后,正在休整待命。一天.中队指导员雷勃同志召集大家传达上级命令:“准备出发,到重庆办报。”有同志问:“办什么报?”“新华日报!”场内立即沸腾起来。“新华日报是西南局的机关报,我们将在邓政委领导下工作。”同志们从心底发出欢呼声,充满着自豪感。1949年12月10日,《新华日报》在重庆创刊了,在办报的过程中,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