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东方学家李希霍芬在巨著《中国》首卷中,首次将"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以及印度的丝绸贸易的西域道路"称为"丝绸之路",从此这一概念广为传播。近百年来,经不同时期不同学者不懈的努力,"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个相对于"陆上丝绸之路"的独立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接受。不同历史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包括南海起航线和东海起航线两条干线,它穿过东  相似文献   

2.
《求知》2018,(11)
正丝路文化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也是世界的。因此,涉及影响当代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古丝路文化,自然会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笔者将中国古代几大丝绸之路发展史进行梳理,试图澄清当前学界关于"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混乱运用。一、影响当代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乃至东西方的古代丝绸之路1.西北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期,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  相似文献   

3.
古丝绸之路     
正丝绸之路的命名是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中因该路线是为向罗马运送丝绸的目的,而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德文是Seidenstrassen,英文作Silkroad。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司马迁的《史记》将此称作"凿空"之举,历时13载,走过甘肃、青海至新疆塔里木盆地。公元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行300余人,携带大量金银、丝绸、牲畜。此时匈  相似文献   

4.
《各界》2022,(1)
冬季新品激活文旅市场,暖冬行动开启惠民盛宴 2021年12月3日,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旅集团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疫情下丝路文化实景演艺创新发展论坛"上,陕旅集团重磅发布四大冬季旅游新品: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冬季版冰火《长恨歌》,在原版基础上提升舞美、灯光氛围营造,实现了北方冬季室外实景演出零的突...  相似文献   

5.
蔺姝 《学理论》2015,(8):74-75
中印两大文明体系源远流长,其碰撞交流的历史甚为久远,而丝绸之路就如同一条彩带,将中印文化紧密联结在一起。丝绸之路从古至今在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印关系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印两国在丝路当中的文化交流不仅为两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第一部地理著作《禹贡》曾这样描写中国的边界:"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这说明了要想探索未知的世界,传播文明,就必须向西穿越广袤无垠的流沙,向东渡过大海。这是一条艰苦卓绝的路,在漫长的岁月里,从汉到唐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勇气和毅力不断地跋涉与测量,完成了属于中国人的地理大发现——"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古都长安的"丝绸之路"像一条飘逸的丝带,将东方文  相似文献   

7.
张枫逸 《民主》2014,(7):61-61
<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6月22日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陕西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周魁英表示,丝绸之路涉及陕西的7处文物点,不会因为申遗成功而涨价。(6月23日《华商报》)丝绸之路,见证了东西方之间的融合、交流和对话;大运河,印证着中国自古以来  相似文献   

8.
正自中国领导人2013年10月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后,国际舆论立即对这一新提法产生浓厚兴趣。2014年月12日,中国外交部将这一概念阐述为"加强海上互联互通以及发展海洋经济"。有外媒据此将这一概念形容为,中国欲在世界市场上"重新包装"。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当地时间13日发表香农·蒂耶齐的署名文章称,起初,"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专门针对东盟提出的。但是,中国与斯里兰卡高官会晤期间也提出这一  相似文献   

9.
正一、航运外交的法治合作基础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东盟国家时倡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  相似文献   

10.
<正>一、航运外交的法治合作基础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东盟国家时倡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由此可  相似文献   

11.
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下简称"一带")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政治、经济、能源安全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2015年成立的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也称欧亚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一盟")目前正在为促进地区发展一体化发挥着作用。基于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中俄两国领导人与2015年5月8日在莫斯科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由此"一带一盟"对接关系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12.
正一、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优势及其面临的挑战(一)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优势1.悠久的海上丝绸之路留下丰富的历史遗迹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和平、财富与文化交流之路。在先秦至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向亚欧输出丝绸,输入香料和珠宝的商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输出陶瓷和茶叶,输入象牙、香料的商路。明清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是输出中国瓷器、茶叶、五金,输入白银、香料的商路。所以海上丝绸之路也  相似文献   

13.
“科学社会主义”一词在中国出现,是由“科学的社会主义”一词逐渐演变而来的。 1903年9月,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中国达识译社”译出日本幸德秋水著的《社会主义神髓》一书,由浙江潮编辑所1903年10月5日在日本东京出版发行。此后,该书又有两种译本出版:一是1906年蜀魂遥(生)译,由中国留学生会馆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一是1907年3月创生译,由东京奎文馆书局出版。从当时的译文来看,《社会主义神髓》第二章和第四章中都使用了“科学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1),(2),(3)……标识,每页单独排序。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一)著作的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页码/出版者/出版时间。责任方式为"著"时,省略"著"字,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引用翻译著作时,省略作者国别和译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15.
<正>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一)著作的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页码/出版者/出版时间。责任方式为"著"时,省略"著"字,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引用翻译著作时,省略作者国别和译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对实现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沟通域外的南北方陆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已为大家所熟知,然而有一条与丝绸之路相媲美、传播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国际通道却少为耳闻。这  相似文献   

17.
<正>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一)著作的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页码/出版者/出版时间。责任方式为"著"时,省略"著"字,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引用翻译著作时,省略作者国别和译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18.
<正>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一)著作的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页码/出版者/出版时间。责任方式为"著"时,省略"著"字,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引用翻译著作时,省略作者国别和译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19.
正韩毓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2005-2006年,任东京大学人文学部特任教授(讲授"唐宋以来经典文献选读"),2007-2008年任纽约大学访问教授(讲授"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主要作品有《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重读毛泽东,从1893到1949》《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人间正道:中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文学卷》《龙兴:五千年的长征》等。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时期中国学者撰写的《马克思传》,对比李季、萧灼基、张光明所著《马克思传》:在"社会主义与阶级斗争"的近代语境下,为传播社会主义,史学家李季描绘了一个辗转于"战场"和"研究室"的马克思;由于亲历苏式经典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变化,经济学家萧灼基塑造了一个作为伟大革命导师和社会主义经济变革引路者的马克思形象;国际共运史专家张光明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理论界的思想解放,强调以平和、公正的心态对待马克思,从历史视野出发刻画了马克思作为伟大思想家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