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食堂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是当时所谓的“新生事物”。1958年8月,伴随着人民公社在全国各地的遍地开花,公共食堂在农村也如燎原之火迅猛发展起来。公共食堂的命运是与如火如茶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息息相关的。伴随着“大跃进”的失败,与之紧密相连的公共食堂也最终宣告结束。从1958年8月到1960年6月,农村公共食堂经历了一哄而起、难以为继、强行恢复到彻底终结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食堂是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探索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伴随着"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而骤然兴起的"新生事物",是建国后极"左"路线的产物.它从1958年夏的普遍"大办"到1961年夏的基本解散,历时三个春秋,演绎了由盛到衰的短命历程.事实已经证明,"大跃进"和农村公共食堂的大办,是党中央和毛泽东领导农村工作中的一个严重错误.其教训是惨痛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1958年下半年起,自古以来一直是各家各户分散做饭的中国农民,忽然全都拥至新开办的公共食堂就餐.至是年底,作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新生事物的公共食堂,全国达到了345万个,在公共食堂吃饭的人口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90%以上,5亿中国农民吃起了名副其实的大锅饭,为这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那么,这年的农村公共食堂是如何兴起的?  相似文献   

4.
罗平汉 《共产党人》2007,(11):50-51
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全国各地农村纷纷建立公共食堂,几亿农民吃起了大锅饭。公共食堂既限制了农民的吃饭自由,又是典型的平均主义,可在人民公社化运动后一段时间,公共食堂却被当做“共产主  相似文献   

5.
王健 《世纪桥》2008,(21):26-30
<正>农村公共食堂是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伴随着"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而骤然兴起的"新生事物",是新中国建立后极"左"路线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徐功献 《党史博览》2013,(12):27-30
农村公共食堂是20-50年代中共在探索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程中,伴随“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而骤然兴起的“新生事物”。到1958年底,全国农村共建立公共食堂340多万个,在食堂吃饭的人口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90%。公共食堂办起来后,尤其是公社化后曾一度实行“吃饭不要钱”的供给制,而且提倡“放开肚皮吃饭”,这种建立在绝对平均主义基础上的公共食堂,其弊端很快就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7.
王永华 《党史纵横》2002,(10):33-35
从1958年到1961年,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的开展,我国农村公共食堂经历了由兴盛到衰落的过程。农村公共食堂是怎样演绎其历史命运的?它为什么能够产生?它为何只存在三年就夭折了?它留给后人的教训是什么?!大办农村公共食堂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1年冬,全国掀起了一个以兴修水利、养猪积肥和改良土壤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当时片面地认为高级社的规模已不适应大办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需要。,-./年2月,党中央在成都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各地据此开始…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食堂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安徽省农村公共食堂的发展过程是全国农村公共食堂发展过程的缩影。本文通过对“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安徽省农村公共食堂兴废虏史的详细考察和梳理,从中管窥全国农村公共食堂的总体概貌和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9.
历史是面无情的镜子。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就善于从自己的历史中总结经验。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号召成立公共食堂。这一历史已成过去。但在改革开放实践“三个代表”的今天,研究公共食堂这一历史,可以从中吸取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一、四川农村公共食堂成立的由来四川农村公共食堂是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伴随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而兴起来的,是极“左”路线的产物。毛泽东发动“大跃进”从根本目的上讲是为了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了早日实现由社会主义向共产…  相似文献   

10.
徐水县是河北省中部的一个县,它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以"共产主义试点,"独树一帜,闻名遐迩.它对于全国范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影响广泛且深刻.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成果学术界对“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不过当时仅仅是作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子目进行研究的,真正将农村公共食堂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进行比较深入广泛的研究,则是20世纪90年代末的事。20多年来,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取得  相似文献   

12.
<正>毛泽东是建立人民公社的大力倡导者,也是较早觉察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了不少乱子的领导人。1958年10月中旬开始,他通过召开干部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到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影响人民公社的健康发展。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他主持召开郑州会议,开始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7,(3)
正“人民公社大食堂”在年轻人看来,是个新鲜事物,但是对六七十岁的人来说,却再熟悉不过,并且已经存在于他们的记忆深处。当年,“大跃进”催生了一个“新生事物”,就是农村的公共食堂。那时的农村就像机关、部队一样,男女老少到点儿后就去食堂排队打饭,家里的锅碗瓢盆也没了用武之地,于是便“砸锅炼钢”。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同时也是较早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运动中出现严重问题的中央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三面红旗"各自提法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随后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俗称"三面红旗",到1962年底形成了"三面红旗"从提出到实施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1958年北戴河会议,是指1958年8月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是“大跃进”运动发动起来之后召开的一次会议,它对“大跃进”运动的进一步展开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产生了直接的重要的作用。会议前的形势北戴河会议前,经过一系列中央会议,“大跃进”运动已经全面地大规模地开展起来。正如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上所说:“去年三中全会,今年南宁会议、成都会议、党代表大会,提  相似文献   

16.
陈云与困难时期的粮食进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正芒 《党史天地》2007,(10):22-23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在粮食上高估产、高征购加上办公共食堂放开肚皮吃饭的浪费,再加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粮荒很快威胁着中国。在严重困难时期,陈云力谏从国外进口粮食,为度过粮荒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徐水县是河北有中部的一个县,它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以“共产主义试点”独树一帜,闻名遐迩。它对于全国范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影响广泛且深刻。  相似文献   

18.
公共食堂是 195 8年“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 ,是一种曾一度轰轰烈烈地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新生事物”。它从 195 8年夏的普遍兴起到 196 1年夏的基本解散 ,历时 4个年头 ,其间经历了从蓬勃发展到艰难地维持、固守 ,再到实事求是地予以解散的曲折历程 ,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简单分析 :一、一哄而起——视为共产主义幼芽而倍受青睐早在互助合作运动期间公共食堂就已经萌芽 ,那时一些农民为适应集体劳动的需要 ,曾实行“合伙做饭”、“集体吃饭”,到合作化后期普遍成立高级社之后 ,随着生产集体化规模的扩大 ,许多农业社兴…  相似文献   

19.
我国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严重损失,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党中央和毛泽东很快发现了错误,并进行了深刻反思,这方面人们似乎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拟就这方面谈点看法,并以此纪念毛泽东诞辰98周年."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在实践中受挫以后,毛泽东从1958年底到1959年7月,多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央全会,制定了一系列纠正错误的方针政策.为了从理论上总结经验教训,从1959年12月10日到1960年2月9日,毛泽东组织了一个读书小组,先后在杭  相似文献   

20.
以1958年8月毛泽东提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和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为标志,"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极短时间内骤然兴起,迅速席卷神州大地.从此开始,到1982年在全国取消政社合一的体制建立乡政权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