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十八大开启中国新篇章.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全球化的前提下,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在准确把握全球化发展新趋势及新特征基础上,正确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以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加注重扩大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力,争取更多的控制权与领导权.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德国通过自由竞争、政府的有限干预和社会保障等举措,确立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从而合理地界定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充分发挥了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保持了经济的强大活力,体现了社会公平,保障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德国模式对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化转型与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政治曾经是历史上最为成熟的文明,是中国国情的历史渊源。中西政治在公共生活、政治权威、法律权威等方面有本质的差并,客观上给民主建设带来困难。本文概括了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五大核心文化力,比较了中西政治文化传统的三个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政治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儿童福利体系建立已经60多年,但就制度特征来说,仍然是“狭义”的儿童福利,而不是普惠型的儿童福利.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流浪儿童、困难家庭儿童、孤儿和弃婴、残疾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大病儿童等群体已经达到一亿以上.中国儿童福利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来解决这些新的问题,儿童福利的制度安排明显缺位.未来中国儿童福利应从国情出发,通过“津贴+服务”的形式,在福利的目标群体上从特殊儿童向全体儿童扩展,建构普惠制儿童福利模式.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道德基础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在劳动关系中的体现,西方道德文化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道德基础的一个重要来源。西方道德文化中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所要求的道德基础进行了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6.
"中国模式"是中国经济转型经验的浓缩和结晶,其内涵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在国家演进与能力构建过程中充分发挥强国家的制度优势;在国家与市场的协调互动中建立起新型混合经济体制;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保持了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有效平衡;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维系了国家的自主性。在经济转型深化阶段,中国模式面临着重大挑战,提升中国模式的战略选择在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入调整经济结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政府、市场及社会互惠共生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转型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正处在转型性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这种转型性发展是一种结构型转型,即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根本性、全方位的改革,同时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以革除积淀在某些制度、体制中的弊端,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转型性发展的基本形态,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只能靠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深层次转型来解决,只能靠进一步扩大开放、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化大趋势和人类文明大潮流来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转型性发展需要深层次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种社会制度衰落的时代是一个过渡的时代,而全球化是这一过渡的动力和表现。它表现为两个基本进程:1全球化推动着并表现着价值规律的衰落,即资本的世界性扩张的进程推动着普遍的经济相互依赖和劳动的社会化,而这将否定资本存在的价值形式;2.全球化推动并表现为民族国家的衰落,而民族国家正是资本主义的摇篮和政治经济权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高航  祝颖  张伟红 《发展论坛》2002,(10):77-78
7月9日,山东省社科联在济南举办了首次“21世纪社会科学家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会的30多位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就全球化条件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问题与走势、加入WTO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等专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形成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观点。一、全球化条件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问题与走势关于全球化的内涵与影响。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全球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的最优配置。全球化是经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的外贸市场经济,中国封建社会的农业手工业市场经济,可以称为“前市场经济”或者“不发达的市场经济”,这是市场经济的第一阶段;近现代的大工业商品市场经济是第二个阶段;“现代化以后”的金融市场经济是第三阶段。中国真正建立起工业化体系是在1949年以后,因此经济转型有三个特点:第一个转型是20世纪初,从传统的农业手工业经济转向现代工业经济,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初步形成了现代工业体系,而90年代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己经开始了“后现代化”——“新经济”,现在,理论界所说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概念的转换,实际上是指西方的“传统工业经济”与“新经济”的关系。因此,当我国从传统的农业手工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型还没有完成,第二个转型也已开始了,要从还没有完成的工业经济向新经济转型,这是两个转型的重叠,也是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这就是中国社会经济的特殊性。第三个转型是在上述两个转型中还包含着改革开放以来从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向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1.
福利经济制度是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成果.福利经济制度注重人本思想,具有内在的经济社会发展观.保障全体公民权益、致力于社会整体福利改善和提高的福利经济制度及以福利经济制度成就的良好社会信用,支持了福利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持续竞争力.福利经济体系是福利国家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中国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并推进城乡与区域的统筹发展,社会保障经济建设自是当前之重.学习和借鉴福利经济维系社会公平的再分配制度机制,完善和强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和维系社会公正的道德与经济基础,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着力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浪潮正以不可抗拒之势席卷全球,并使各国的经济运行发生了巨烈的变化,这对100多年前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导致我国现实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贡献不大的根本原因及功能缺陷 ,最后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政策建议 ,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许兴亚 《学习论坛》2004,20(10):13-16
我国现行的所有制结构无论是政策上还是理论上 ,都还没有找到一个统一的所有制基础 ,需要深入地进行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统一的所有制基础 ,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 ,重新建立起来的个人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以来,市场经济、全球化与党的建设问题相继成为党建学界研究的热点,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学者们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研究视野逐渐拓展,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但从思维观念看,亟须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把握;从研究视域看,需要“从党的建设看全球化”进一步转变为“从全球化看党的建设”;从认识水平看,需要从策略层面上升到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进程中,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面临着一个如何正确处理弘扬本民族的法律文化与吸收外来法律文化,建立符合国情、民情的法律制度与加强国际间法律合作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如何确定其法律发展的道路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以法律发展的多样性和趋同性作为其立足点,即在求同存异的过程中,寻求多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武燕 《学习论坛》2003,(3):36-3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所应坚持和遵循的正确道路。同时指出 ,人类社会进入 2 1世纪的时候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弄清楚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究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哪些实质性影响 ,怎样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对于拓展当代社会主义理论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一、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为我国社会主义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了良好…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态势与我国的文化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浪潮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意识形态个性和民族个性提出了严峻挑战,但也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全球化态势下我国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个性原则、兼容原则与创新原则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既不能闭关锁国、唯我是尊,也不能机械模仿、盲目照搬,而是对这种挑战作出积极的回应,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制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福利政策一直是澳大利亚工党社会政策的支柱.实际上,早在殖民地时期工党成立之初,这种政策已为各殖民地工党所认可和赞同,将之作为争取执政、改良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联邦工党正式成立后,自然接受了这种立场,并将福利建设作为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党意识形态的现代化,工党也调整了福利建设的思路,改变了传统的全方位提供保障的做法,将权利与责任一致作为福利建设的首要原则,逐步从消极福利过渡到积极福利.事实证明,工党在完善基本保障前提下的调整不仅逐步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理解,也为后来经济的持续繁荣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